于麗宏
(濟寧市圖書館,山東 濟寧 272137)
少兒圖書館是國家為社會提供的特殊公共圖書館,特殊的少年群體就決定了圖書館在工作性質上的特殊性。進入新世紀,國家倡導并開展素質教育,少兒館的建立和開展活動正是順應了國家對新教育理念的倡導,為少兒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交流平臺。然而,少兒館的誕生并非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多數少兒館沿襲了普通圖書館的經營模式,使絕大多數讀者覺得乏味、不接受。既然少兒館是為孩子的學習打基礎,那么就應該有更多有特色的管理辦法,不能一味按照成人圖書館那樣管理。
對少年兒童開展國學傳播活動是一項有意義的文化傳播活動,具有巨大的教育價值。古代“國學”是學校,不是一般人能夠進入學習的,具有階級性,是統治階級為自身的統治而建立的。而現代“國學”則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學術、學問以及相關文獻的統稱。開展國學,對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具有普遍的價值。
國學活動是對祖國文化、文明的一種傳承活動,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特別是針對祖國未來的花朵,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奠定堅實的基礎。想要將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必須提高國民的素質,祖國悠久的文化傳承應從少年抓起。通過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從而實現祖國繁榮強大的夢想。要實現國家的強壯必須從兒童開始進行文化傳承教育,以便為社會儲備更多健康的力量。
國家第九屆人大一次、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強調了要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在本世紀初,國家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素質教育,然而受應試教育舊疾的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并非那么順利。社會對“素質教育”進行了錯誤的理解,認為素質教育是技能教育,便走入對兒童進行技能訓練的教育誤區。素質教育是根據學習者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現代科技特點、科學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進行的教育,兒童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思想觀念尚不成熟,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利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對其施加教育影響,以引導兒童健康向上的學習,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國學傳播,有利于孩子們心靈的健康成長。國學是我國的文明傳承,適合每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而作為中國的兒童自身,對祖國的文化則有一種先天的親近感,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和對文化的吸收。
現代少兒館需具備各種業務活動條件,以便對全民開展終身學習的服務。傳統圖書館在向現代圖書館轉變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多種改革,例如經營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業務模式等,以適應全民學習的要求,為全民學習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少兒圖書館是對兒童實施教育的陣地之一,是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部分之一,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而在館內開展國學傳播活動,是少兒館眾多工作之一,擴展了少兒館的工作內容和范圍,使工作更加豐富且有深度。
我國當前的少兒教育過于集中在學校和家庭中,學校和家庭承擔了絕大部分的教育責任,教育應培養兒童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兒童健康的興趣愛好。因此,在學校會有各種興趣愛好的特長班,以發展兒童的個性。而對于普遍的社會教育形態來講,多半缺乏健全的教育體系和教育氛圍,對于少兒館的國學活動,正好能豐富社會教育形態,為社會兒童的學習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其活動內容豐富有趣,圍繞華夏文明實施教育具有熱烈的教育氣息,并且這樣的教育和兒童的生活實際中為人處事有密切的聯系,是對學校和家庭教育的補充,為兒童全面的素質教育提供可能。
現代化的圖書館能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服務,而借閱功能不再是少兒館唯一的功能,它開始向教育方向轉變。國際圖聯對現代圖書館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對社會開展教育活動,開發智力資源,受到了圖書館界的普遍認同和接受,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又都開展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服務工作。
語言形態。自改革開放后,少兒館為兒童的學習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功能,對兒童的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給予兒童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從而普及了兒童的文化知識與道德思想教育,是兒童學習的校外課堂。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中均在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知識講座與學術交流,給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也可在少兒館開設國學專題講座,開辟除學校外的“第二學校課堂”,講述我國的歷史文明,讓國學知識得以普及。
實踐形態。為兒童講學,應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可以將國學里面的一些現在仍在沿用的傳統節日,諸如“春節”、“清明”、“中秋”等進行講解,或是以沙龍的形式,或是以猜謎競賽的體驗形式進行教育活動。使得國學能夠切合兒童生活的特點,讓孩子們通過學習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從而更加熱愛民俗文化,熱愛生活。
傳媒形態。通過現代媒體工具對兒童的國學教育進行傳播,例如為少兒館建設專門的國學門戶網站,提供少兒電子閱讀服務,在電視,報紙上開設屬于少兒的國學專欄,為兒童的正確人生價值取向做出引導。
歷史體驗形態。我國悠久的歷史文明在現實中是有根可循的,少兒館可以利用歷史尋根的方法,開展多種實踐活動,例如組織去汨羅江夏令營,探訪端午節的由來,讓孩子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屈原。
國學涉及的學科領域寬泛,其傳播又是無比復雜,若僅靠少兒自身的努力是不能有效完成連貫系統的國學教育的,必須借助公共傳播平臺,覓尋廣泛的合作。
學術合作。在學術方面,可與地方各高校、科研所進行合作,共享國學資源,甚至可以邀請研究國學的相關人士開展臨時的國學講座,保障國學的專業性。因為高校和研究所對國學文化有專門的研究,可為少兒館提供專業的指導,為少兒館的國學傳播提供有深厚學術價值的文化。
聯盟合作。通過和社會各圖書館、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開展聯系與合作,共同分享各大圖書館的國學資源。一般情況下,在一線城市或者較為富有的地級城市會有少兒館,而絕大多數的中小城市并沒有開設少兒圖書館。從整個社會資源看,信息時代的少兒館不能滿足國民需求,社會對少兒館的需求量還很大。所以,廣泛的合作能夠沖破行業隔閡,充分利用相互的資源,來實現少兒館活動的豐富程度。一線城市的少兒館可以和縣市城市圖書館、企事業單位等開展聯盟合作,進行少兒國學傳播活動,也可開設少兒館分館,擴大服務的空間范圍,挖掘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協作合作。兒童的教育受到法律的保障,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全社會都應盡力配合,承擔教育兒童的任務,以保證兒童受教育的權利。而國學傳播活動是需要尋求各方面的協助,其主體具有復合性。因此,少兒館應加強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家長的聯系,為了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學習建立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兒童的成長發育。學校、家庭都可以在平時的交流中與兒童探討國學相關的話題,以此熏陶兒童的精神世界。
在圖書館所承擔的社會公共責任的引導下,少兒館應尋求國學傳播的創新路徑,加強兒童心靈教育,國學活動的開展,其傳承的是民族的精華,是祖國優秀的歷史文明,它是一種對兒童進行心靈慰藉的教育活動,是公共的文化教育,不存在功利色彩。開辟國學傳播新路徑,為兒童身心的成長打下牢固的學習基礎。
[1]麻志姜,蔣麗.關于發揮少兒圖書館德育功能的思考[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3)
[2]劉新.論新時期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建設[J].理論月刊.2006(S1)
[3]李學峰.強化少兒圖書館教育職能的思考[J].晉圖學刊.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