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光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0)
臨床檢驗基礎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以及實用性的課程,其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比較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實驗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優化,才能有效提升實驗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首先,教師要根據選課的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實驗內容,將原來教學內容中的血液一般檢查以及脫落細胞檢驗等內容保留下來,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增加一些儀器操作內容,將凝血性疾病和出血檢查等劃分到血液學檢驗內容中,將胃液檢驗等內容刪掉,這樣才能充分地突出臨床基礎檢驗學實驗內容的重點,使其不會和其他課程的內容出現重復現象,從而增加其內容的實用性、科學性以及系統性[1]。在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必須要與臨床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一些特異性較差以及靈敏度較低的檢驗方法刪除,選擇使用一些臨床上非常常見的檢驗方法。以尿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驗為例,以前在實驗教學中,往往選用膠乳凝集抑制法進行操作,而現在應該選擇膠體金免疫檢測法。由于當前許多臨床上的儀器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實驗教學內容中,要增加血液粘度儀以及白細胞分析儀等儀器操作的內容,這樣才能使得實驗內容更加接近臨床實際,從而充分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豐富學生的臨床知識。
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并能夠有效培養其創新意識以及探究精神。例如,在開展紅細胞計數這一章節的實驗課時,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解紅細胞計數的方法以及基本原理,然后再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對以下問題進行討論:如何才能獲得比較準確的紅細胞計數結果,哪些因素會對計數結果的準確性造成影響,怎樣才能合理地處理兩次結果誤差較大的現象等[2]。而每個學習小組討論結束以后,可以由小組長進行總結發言,將本小組的討論結果公布出去。在所有小組長發言結束后,教師要對討論情況、各個小組的結論與觀點進行總結,指出其中存在不足,以及改正的方法,并且要表揚以及鼓勵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的優點,之后再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操作。除此以外,還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以及PBL教學法等。
學校可以利用一些現有的儀器設備資源,建立一個開放型實驗室,這樣學生就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參與到各種科研活動中[3]。通過實踐發現,學生在參與了大量的科研實驗后,可有效鞏固其所學的理論知識,也可提高其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升其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并且能有效培養其整體的科研素質,提升其全方面的能力,而這一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將來的就業渠道變得更加廣泛,使其能夠研、學與產等多方面進行發展,從而為其將來的臨床以及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通常情況下,傳統的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往往是應用驗證性的實驗法,所選取的實驗大多數都是基礎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是被動地進行操作,這樣不但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影響了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4]。對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附屬醫院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帶領學生們開展現場情境實驗教學,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感受臨床的操作情境,能夠將實驗室教學與臨床實驗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其實驗操作能力,也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
通過學生在學校實驗室的操作是遠遠無法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其所學知識的,教師不但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而且也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實驗的機會,可以開展實驗技能比賽,這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進行更多的實驗操作,不但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而且也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實驗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與學習能力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評價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方法。以往實驗考核方法主要是任課教師選擇實驗操作內容,學生完成操作,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分,并將分數計入到總成績中。但這種考核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只是對學生最終的實驗操作情況進行考核,并未考查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學習態度等,也不能綜合地對學生作出評價。教師應改革與優化實驗考核方法,可以將學生的考核成績劃分為考試技能考核占20%,學習態度與出勤情況占10%,期末考試占50%,實驗操作及實驗作業占20%。在具體實驗考核時,學生要針對實驗查找一些文獻與資料,對研究的現狀與背景進行詳細地闡述,再設計出個人的初步解決方案,并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與討論,最后再由實驗教師對總體情況進行評分[5]。
總之,加強臨床基礎檢驗實驗教學的改革,不斷地優化實驗教學內容,完善實驗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優化考核方法等,可有效提升實驗教學水平,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探究精神以及創新意識,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檢驗人才。
[1]徐慧,郝艷梅,禹莉,等.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完善[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17):2693-2694.
[2]高媛,南玉龍,程江.《臨床檢驗基礎》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16):2450-2451.
[3]裴惠臨,黃伏生,黎安玲,等.遞進式教學模式用于臨床檢驗基礎實驗教學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8):2805-2807.
[4]王富偉,魏愛婷,李彥娜.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資源與醫療資源合理整合的研究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1):11-12.
[5]陳秀敏,王富偉,張志梅.醫學檢驗技術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