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紅
(安徽省阜南縣人民醫院,安徽 阜南 236300)
以人為本與建設社會主義之間存在著什么必然的聯系?這是相關人士一直在研究的課題。一些學者認為,在進行研究期間,要更深層次的想到如何將以人為本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也就是說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期間,如何更好的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而這才是運用以人為本理念的真正意義,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討論一下。
一、在經濟發展期間,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經濟建設上,而是要將經濟建設作為提升人民的利益的一種方式,這正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內容。
以人為本只有在針對以物為本的情況下,才能夠體現其真正的意義。所以,以人為本的基礎則在于,要在人和物之間,將人放在第一位。由于經濟屬于“物”這個領域,因此,根據以人為本的概念,在經濟利益、經濟發展與人的利益之間,要將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說,不能只是一味的發展經濟而不顧及其他方面,而是要始終銘記,以人為本才是最為主要的目的。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理念一直是我國的基本發展路線。如果拿”以階級斗爭為綱”進行比較的話,這條理念已經是一次重大突破了。不過此理念是否能夠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根本宗旨,還有待商榷。其實相關人士在經過研究后已經了解到,由于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錯誤的理解成了要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經濟建設上,所以就造成了為生產而生產的局面,因此并沒有將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放在首位。而我們首先要知道搞生產的目的,很多人只是把它的目標定義成提高GDP,只要能把利潤做大做強就可以了。而將這種情況概括起來的話,就是生產者以“物”為基準點來進行生產建設,而并沒有把“人”放在首位。
二、在奔小康期間,不應該只是灌輸物質享受的理念,而要將以人為本理解成滿足人的自身利益。因此在發展期間,要從“人”的角度來進行發展,而不應該只是用物質水平來衡量是否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追求。不過從現實情況看,每個人的追求是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的。所以,不應該只是從單一的角度去實現以人為本,而是要從綜合的角度出發,來實現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說的詳細一些,就是不應該只是將以人為本的概念概括成為“實現人們的物質需求”,而是要從綜合性進行考量,全面的實現人們對于物質、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如果人的需求只是單一的停留在物質方面,那么實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就很容易了。不過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人們并不只滿足于對物質的需要,還有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如果當人們在滿足了物質要求以后,就會對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科技、文化等方面產生需求。其中一些人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便開始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從而通過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對于生存的需求。一位心理學家曾經提出過,可以將人的需求列為五個方面,依次為:生存、安全、愛情、尊嚴和自我實現方面的需求。而后四個方面若想實現,則必須依靠第一個方面,也就是生存需求來作為基礎。在最初的自然經濟形態中,因為生產力不足的關系,人的需求并不是很多,只要是滿足了物質需求就等于是實現了全部的需求。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逐漸提高,眼界的開闊,人們也開始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并且還會因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而不滿。馬克思就曾經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實現人們除物質以外的其他需求,便有了創立一個新社會的想法,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社會主義,以此來滿足人們的諸多需求。
三、當今社會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原則不要受到西方消費主義的影響,而且還要“以實現人的全面需求”為主要發展方向。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開始實行消費主義。而什么是消費主義?就是說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為了物質需求,而在這種理念的熏陶下,讓很多的人都變成了物質的奴隸,他們奉行“越多越好”的原則,在他們看來,買的多、用的多、扔的多才是生活的本質。而且不僅要買的多,而且還要花樣新奇。實際上,消費主義的理念其實是人們的虛假追求,這只不過是為了能夠滿足一些社會利益,從外部強行給人的一種需求。現如今,無孔不入的廣告一再的激發起人們對購買流行商品的熱情,而且還讓消費者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自己本身就非常需要這些商品。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人們已經逐漸的變成了物質的“奴隸”,腦海里只有物質,而缺乏必要的精神追求。而馬克思曾經所描繪的社會圖景則形象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的通過其他人來喚起新的需求,以便迫使他人做出犧牲,然后將其置身于新的環境,促使他進行一種新方式的享受”
而目前看來,在西方世界所推行的消費主義還是給我國的消費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只要一提及以人為本,首先就會想到要從物質的角度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一旦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就非常容易將所有的發展目標都放在那些片面的物質需求上,而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目前,要想把以人為本的原則很好的落實到消費觀念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將目標放在那些還沒有擺脫貧困的地區,使他們盡快的擺脫溫飽問題。其次,要在那些經濟實力尚可,達到小康標準的地方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工作,以便讓那里的人們更好的實現自身的需求。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能夠了解到,若想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一定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而想要更好的實行以人為本的原則,就不能只是將其僅僅的局限在對物質的追求上,而是要以“人”的利益為基準點,來全面的實現人們對于社會生活中物質與精神方面的綜合需求。
[1]中共農業部黨校調研組.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J】.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5)
[2]苑鵬.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J】.農村經濟,2011(1)
[3]鄭丹.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科技推廣中的作用機制及政策選擇【J】.農業經濟 2011(2)
[4]張維祥,董中雙.淺談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業技術推廣【J】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