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林林
(河南省安陽第一中學,河南 安陽 455000)
前言: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由于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落后于西方國家近一百年的時間。在這種屈辱的的社會環境中,有很多思想先進的中國人為了振興民族,開始探索能夠拯救祖國拯救人民的方案,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圖存運動,志士仁人前仆后繼,不斷探索救國之道。在近代史中,日本帝國主義一共發動過的三次侵華戰爭中,抗日戰爭則是徹底激發了全中國人民的民族覺醒意識,刺激了中華民族的集體覺醒。
在中國的近代史中,盡管遭受了多次世界各國的侵略,但是那些戰爭都是涉及范圍小的局部戰爭,所以中國人民并沒有感覺到民族存亡的危機[1]。但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則是要毀滅中國以及整個中華民族。所以在國難來臨時,激發了一些民族先進分子的愛國熱情,動員廣大普通百姓也投入到抗日救國的隊伍中,增加了全民族的憂患與愛國意識,使整個中華民族的集體意識覺醒。
由于社會長期的動蕩不安,導致了國家分裂嚴重,百姓如散沙般,盡管如此,當抗日戰爭號角響起時,散沙般的百姓還是凝聚到了一起,成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強大力量源泉。所以以蔣介石為領導的國民政府選擇了國共合作,并發表廬山抗日宣言,“戰端一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國共合作創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有中國人一起同仇敵愾,風雨同舟,匯成了共同抗日的洪流。
另一方面,抗日戰爭也加快了中國近代政治的轉型,在1937年8月中旬,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救國政策,而這一政策就是針對當時中國發展情況所制定的,希望通過這一政策,能夠徹底貫徹民主改革,增加抵抗日本侵略的力量。所以在國共合作后,國民政府針對這一政策進行了相應的民主化改革。例如,放寬國民黨政策,釋放共產黨員,允許共產黨員或其他各黨派人員到國民政府工作,歸還人民、報社言論自由權,聽取群眾意見與建議,創建國民參政會議。正是這些民主改革與民主化的政策,增長了群眾的抗戰激情,激發了各黨派的合作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強了中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國力。
但是,日本隨后就對侵略政策進行了調整,而國民黨也進行了政治調整,對固有的獨裁思想和反動傾向進行改革,并由中國共產黨發起了民主憲政運動,反對國民政府的獨裁主義,增進經濟、文化、思想、軍事方面的改革,倡導民主憲政,讓自由、民主的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具有解放性與民族性,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首先,日本侵華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東方的主戰場,而中國進行抗日戰爭的時間最早,歷時最長,付出的代價最高,抗擊的敵人也最多,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爭取了時間,牽制住了大量的敵人。而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世界歷史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弱勢國家戰勝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極大地激勵了更多殖民地弱勢國家為自身民族獨立與解放進行斗爭。同時在日本投降以后,中國參與并創建了聯合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不僅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還增加了中國的國際影響。
其次,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是中國人民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維護了中國主權及領土的完整,血洗了列強帶給中國人民的壓迫與屈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礎。
最后,抗日戰爭的勝利,激發了中華民族的集體覺醒,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弘揚了愛國主義的偉大民族精神,促進人民以國家及民族利益為主,激發人民不畏強暴、自強不息、同仇敵愾等情感[2]。
拿破侖曾經說過:中國是一只沉睡的雄獅,當有一天雄獅醒來時,那么世界也會為之顫抖。因此,在中國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在中國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傷害時,雄獅就在蘇醒,中國人民通過集體的覺醒獲得了自尊[3]。盡管現在抗日戰爭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這種覺醒與自尊卻不能丟失,那種中華民族偉大的團結意識和愛國精神,可以鼓勵每一位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奮勇向前,也可以激勵中華兒女,要結合實際,正確地認識自我,發揮自身特長,促進社會與國家的發展,將抗日戰爭偉大精神作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精神財富。
201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盡管戰爭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其中的苦難仍然在警醒著人們,勿忘國恥,不忘災難與先人的奮戰,堅守中國人的尊嚴,維護戰爭的勝利果實,反對惡意的扭曲歷史真相以及試圖掩蓋歷史罪證的行為,同時還要吸取教訓,努力發展國家的綜合實力,增加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及影響,讓世界都知道中國這只雄獅已經蘇醒。
結論:綜上所述,抗日戰爭是關系到中國全民族存亡的戰爭,所以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中華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今年是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70周年,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反對歷史真相被掩蓋。但是也應當從歷史中吸取經驗及教訓,告誡國人,努力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增加我國的國際地位與國際影響,積極學習,不要再讓歷史重演。
[1]鄧運山.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抗日戰爭,看近代中華民族的大覺醒[J].學術論壇,2011,05:101-105.
[2]吳寧,陳婧儀.抗日戰爭與中國精神[J].觀察與思考,2015,08:27-31.
[3]朱斌.論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辛亥革命的紀念[J].中共黨史研究,2011,10: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