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康 黃玢玢 紀亞君



摘 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必然選擇,但其培育和發展需要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選取2009-2014年江蘇省57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滬深兩市上市企業的數據為樣本,分析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影響,并根據實證分析結論提出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體系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金融支持
一、引言
2010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為了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江蘇省搶抓機遇,重點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但金融體系的支持力度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這與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現狀類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江蘇上市企業為例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文獻回顧
國外學者對金融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研究起步較早, Yingyi Tsai,Justin Yifu Linj和Lucia Kurekova(2009)運用產品創新與在不確定條件下的資本投資關系的三階段模型,得出不同資本投資關系對戰略性產業相關企業的發展具有不同影響的結論。Ramana Nanda and Matthew Po-Hsuan(2014)研究發現在股票市場發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表現出更高的創新水平,但是信貸市場的發展卻阻礙依賴于外部融資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國內學者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如下:段一群等(2009)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以銀行借款為代表的間接融資方式與發行股票上市為代表的直接融資方式對裝備業成長性所產生的不同影響。顧海峰(2011)深入分析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演進過程,提出了與產業發展相協調的金融支持體系,其中包括銀行信貸為代表的間接融資體系和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直接融資體系。劉湘虹(2014)借鑒發達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功經驗,從金融規模、金融結構和金融效率三個方面,提出了構建支持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體系的對策建議。
通過梳理國內外文獻綜述,發現金融支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至關重要。本文試圖以2009年-2014年在滬深兩市上市的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數據為樣本,考察不同金融方式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和程度的區別。
三、研究設計
1.變量設計
(1)被解釋變量的設計
本文擬選取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綜合發展狀況作為被解釋變量,擬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現金經營能力五個方面來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2.解釋變量的設計
為了更方便地考查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影響,本文將金融支持方式進行細化,選擇以下五個指標作為模型的自變量。銀行信用融資率(BF)反映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用(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總資產表示;股權融資率(SF)反映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獲得的資金支持,用(股本+資本公積)/總資產表示;留存收益融資率(RF)衡量企業內部資金的支持力度,用(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總資產表示;商業信用融資率(CF)衡量企業非主動的債權債務行為對融資結構的影響,用(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款項)/總資產表示;政府支持率(GOV)衡量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用政府補助/總資產表示。
此外,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企業的規模對企業的盈利水平及發展狀況有一定影響,本文用上市公司年終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公司的規模。
3.模型建立
式(1)中i(i=1,2,…57)表示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t表示時間;α為截距項,β為相應變量的系數,εit為誤差項。
四、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實證分析
1.因子分析過程及結果
Bartlett球度檢驗和測度檢驗數據是否適用因子分析。檢測結果顯示,Bartlett球度檢驗統計量為6364.523,自由度為190,P值為0.000,表明變量間的相關關系較強,且KMO值為0.653,按標準判斷可以進行因子分析。
從樣本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值及方差貢獻率可以看出,前8個因子對原有變量總方差的累計方差貢獻率已經達到了82.627%,因此用這8個因子來反映原有指標的信息量是有效的。
從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看出,因子4和5在a1、a2、a3、a4上有較大載荷,且這四個指標反映企業盈利方面的能力,故將因子4和5定義為盈利因子。因子1在b1、b2、b3、b4有較大載荷,且這四個指標反映企業償債方面的能力,故將因子1定義為償債因子。因子3和7在c1、c2、c3、c4上有較大載荷,且這四個指標反映企業運營方面的能力,故將因子3和7定義為運營因子。因子6和8在d1、d2、d3、d4上有較大載荷,且這四個指標反映企業現金經營方面的能力,故將因子6和8定義為現金流量因子。因子2在e1、e2、e3、e4上有較大載荷,且這四個指標反映企業成長方面的能力,故將因子2定義為成長因子。
根據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可將8個因子分別表示為20個財務指標的線性組合方程:
再根據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及其權重進行匯總,得出57家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2009年到2014年的綜合得分,即Yi。
2.回歸分析及結果
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除政府支持率外,其他解釋變量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控制變量企業規模也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其中銀行信用融資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企業績效負相關;股權融資率、留存收益融資率、商業信用融資率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
本文對上述實證結果嘗試作如下解釋:
留存收益融資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到正向支持作用。留存收益來源于企業內部,獲取方便,無需經過繁瑣的程序和支付額外的費用,由企業掌握主動管理權,操作靈活。
銀行信用融資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負向支持作用。現階段,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商業銀行為追求穩健經營,更傾向于向企業提供短期貸款。但戰略性新興產業想要獲得長足發展,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必不可少,特別是發展到成熟階段,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銀行借款很難發揮其應起的作用。
股權融資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正向支持作用。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而股權資本也偏好高風險、高收益,因此,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股權資本的投資對象。
商業信用融資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起正向支持作用。商業信用融資使得企業在信用期內可以無償使用資金,不需要支付利息,這種無息負債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合理地運用商業信用融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融資壓力。
政府支持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影響不顯著。出于對財政預算平衡的考慮,政府很難將大量的資金持續投入高風險、融資周期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因此,政府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支出力度有限。
五、金融支持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1.強化政府引導作用,實施財政優惠政策
政府可對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在內的多種稅種實施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減征或免征的方式減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的稅費負擔。可結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特點,對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項目投產后的首次所得免征所得稅,對技術轉讓后的所得減征所得稅。
2.改變理念,構建適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用評級機制
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作信用評級時,商業銀行不能照搬原有評級模式,應將能反映企業所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發展狀況、所處發展周期以及企業成長性等因素的指標列入考慮范圍,在考察企業各項經營數據的基礎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構建適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用評級機制。
3.降低進入門檻,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
為了大力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創業板市場可適當地降低進入門檻,應對上市標準和審核制度進行靈活變通,更加注重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成長潛力,在企業發展規模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上適當降低要求,盡量減少政府干預,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Yingyi Tsai,Justin Yifu Lin,Lucia Kurekova.Innovative.R&D and optim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in high-tech industries: An implication for emerging economies[J].Research Policy,2009, 38(8):1388-1395.
[2]Po-Hsuan Hsu,Xuan Tian,Yan Xu.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Cross-country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4,112:116-135.
[3]段一群,李東,李廉水.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金融支持效應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9(3):15-19.
[4]顧海峰.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業態演進與金融支持[J].證券市場導報,2011(4):57-61.
[5]劉湘虹.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作者簡介:黃建康(1965- ),男,江蘇蘇州人,江南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產業金融理論與實務;黃玢玢(1991- ),女,江蘇南通人,江南大學商學院應用經濟學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產業金融與國際投資;紀亞君(1990- ),女,江蘇揚州人,江南大學應用經濟學專業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產業金融與國際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