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摘 要】小學階段班級建設對學生成長有很大影響,教師要做好與學生的交流,善于任用優秀人才管理班級,能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有利于學習進步。本文從班級管理、學生參與、激勵機制等方面入手,探討小學班級建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級 管理建設 學生參與 激勵策略
小學階段是人生知識啟蒙與品德素養建立階段,在此期間,學生大量時間都在學校度過,班級管理對小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由于小學生在這一時期喜歡表現,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望。對小學班級管理,教師要善于掌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學生自身和群體發展規律。在班級管理中要多以民主方式進行管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推動班集體整體教學素質的提升。
一、教師要真正懂得學生的內心
古人云:“親師者,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級教學工作開展和管理的基礎。師生之間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教師要為人師表,以自身素質鼓舞感染學生,所說所做要讓學生信服。師生之間的溝通聯絡還要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上,在班級生活上,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付出真心,關注他們身體、心理變化,對生病、情緒低落的學生能及時給予照顧安慰。在學習上更要關心學困生,要做到耐心指導,鼓勵其求學上進,這樣才能使師生關系融洽,學生能信任老師,聽從老師教導安排。小學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引發連鎖反應。比如一個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與其心智相仿,關系密切的其他學生也會受到影響,這樣教師對班級管理就無法順利進行。一個有心的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首先要能與孩子進行交流,細心觀察,體會領悟小學生心理,能懂得小學生喜歡什么,想要什么。班主任要改變家長思想觀念,要形成對班級管理就是為孩子服務的想法。這樣在與孩子進行相處,就能讓學生愿意親近老師,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做班級的主人
新課程理念中,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發生根本改變,不再是只能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的個體。學生作為班集體的組成部分,就要發揮學生主人翁作用,要讓學生將班集體當作自己第二個家。要想真正發揮學生主人作用,教師要在班級日常生活中指導學生經營管理班級。要想將班級管理好,班主任要熟悉每一個同學,從中發現管理人才,培養班干部。要想管理好班級,首先要讓班干部先管理好自己,在為同學服務過程中,能夠起到感染、示范、帶頭作用。在這樣班集體中,每個學生才會感受到自身存在價值,都會積極爭取為班級建設獻計出力,無形中增強了學生集體意識和班級榮譽感,對班級管理工作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班級建設管理上,設立目標激勵機制
小學班級建設也要有長遠規劃和實施目標,為實現這些目標,可設定相應的激勵機制,能凝聚全體同學向同一個方向努力。首先教師要設立班集體總目標,要從整體上與其他班級進行對比衡量,讓學生有清晰認識,激勵他們為了集體榮譽增強團隊意識。其次要分配給每個人目標計劃。集體榮譽的獲得不是僅靠幾個人就能實現的,需要全體努力。在實施過程中可采用分類管理方法,先與班干部進行談話,共同制定措施,要班干部以身作則,以自身素養影響帶動其他同學。之后再與其他同學逐一懇談,按照每位同學不同特點為其設定不同目標。最后在總結階段通過召開班會進行檢驗,對努力上進、進步明顯的學生以物質、精神獎勵,可讓優秀學生上臺講述自己取得學習進步的方式方法,并說說自己今后的發展規劃,讓小學生不在榮譽中迷失自己。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板報設計
班級的內部設計不應由班主任一人定奪,要在全體學生中集思廣益,多角度展示小學生思想設計,體現自身價值。班主任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從設計美學角度營造班級文化氛圍,鼓勵有能力的同學在板報設計過程中進行書畫、圖片、內容設計,然后讓所有同學共同參與。在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創造力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是一次很好的團隊協作體驗,進而加強班級凝聚力。
五、構建良好的班風
一個班級的成功管理,班級風氣的養成必不可少。班風對學生知識學習和思想道德養成有重要作用。班風的形成與全體師生同學共同努力分不開,它包含嚴明的組織紀律和融洽的學友關系,有樂觀向上的學習氛圍,同學間體現出友愛與關心互助。良好班風的形成,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用心與孩子接觸交流,在以有愛的語言、真心的關懷行動對學生產生影響,點燃學生的友愛之心、建設集體的熱心、努力學習的恒心,讓全體同學在這樣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共同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吉諾特.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說話[M].許麗美,許麗玉,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121.
[2]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12.
[3]盧勤.寫給世紀父母[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124.
[4]葛英.中學教學中賞識教育的理論及應用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