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榮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當前的課程結構、課程教學模式都與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采用多元化教學,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找到一條適合學生的上課形式,利用各種形式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提升。
【關鍵詞】高中化學 多元化教學
一、教師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要不斷學習,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將教學內容和手段相結合,展示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講課的趣味性,通過幽默的言辭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教師還可以在平時講課之前講一兩個關于化學內容的笑話,這樣在為化學所講內容奠定基礎的同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教師要加強對教材的挖掘
教師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挖掘,要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真正掌握化學知識點,同時在平時的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加強對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拓展,這樣既避免了教師在上課中照本宣科,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領會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必要的拓展,從這種教學模式我們看出,教材在教師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點,同時課外的內容作為一個踏板幫助學生拓展課外的化學知識滿足自身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電解鋁》的講解中,教師在開課前可以向學生詢問工業上煉鐵是怎么煉的?在工業煉鐵中要注意哪些?如對煉鐵中產生的二氧化硫是如何處理的,怎么樣處理才能不污染環境,通過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了解工業中有色金屬的冶煉,對化學知識進行拓展,并且教師通過這樣舉一反三的形式可以大大減少自身的工作量,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
高中化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實驗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化學課本的學習,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驗是高中化學的基本課程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通過實驗營造較為寬松的實驗環境,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實驗的創新,促進學生的化學興趣的培養,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該把握好實驗的節奏,在實驗前應該制定相應的目標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同時還實驗中為學生設置攔路虎,幫助學生正確解決問題,培養動手能力和團隊學習能力。
例如,在高中化學燃燒這一章節中有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磷在空氣中燃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等等這些化學實驗,教師在進行這些實驗之前可以首先讓學生弄清楚化學知識點,并且掌握好燒瓶、鑷子等等這些化學儀器的使用方法。進而組織學生開展化學實驗,并且教師在開展這些化學實驗的過程中要緊緊扣住學生的心理,讓學生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相應的結論。例如教師在實驗中可以提問學生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會發生什么現象,當中有啥物質產生,這個產生對周圍的環境有沒有影響?并且鎂條的燃燒在平時生活中用在哪些地方,例如禮花的絢爛燃燒當中有沒有鎂條,教師通過這樣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鞏固學生掌握這一章節的化學知識點。
四、教師要重視探究教學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要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一種答案,促進學生自身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高中化學探究性學習,教師要能夠多方面考慮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另一方面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不同的任務,幫助學生實現各種問題的分類思考,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便于探究教師布置相應的任務。
例如,在高中化學探究氯氣會使布條褪色的實驗探究中,教師要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自來水廠里面漂白劑的工作原理,當中氯離子是如何形成化學反應實現漂白,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啥,通過這樣循循善誘,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一個思考過程,同時教師在學生探究實驗的過程中要進行引導。例如通過控制變量法進行漂白劑的漂白實驗,如何控制變量等等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五、教師要重視合作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上課時以教師為主,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考,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生沒有動手的機會,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改變教學模式,通過實驗和教學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相結合這樣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產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學習精神,讓學生們在自由討論時都能夠表達自己的學習觀點。
六、教師要加強變形訓練
通過變形訓練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教師將平時上課所講的知識點進行混合,通過誘導性訓練可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平時的化學探究實驗中教師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一題多解、多種思路思考的能力,并且教師將題目中的條件任意變換,學生能夠根據題意選擇正確的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