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鵬
(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 楊浦 200092)
高校綜改背景下青年教師的利益需求
趙 鵬
(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 楊浦 200092)
在高校綜合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高校教師隊伍的擴大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的利益需求不斷增加,其物質性、職業性、發展性、尊重性等方面的需求表現得尤為強烈。
高校綜改;青年教師;利益需求
高校青年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不久,職稱和收入水平比較低,教學任務繁重,課題項目少,又面臨著結婚擇偶、住房、子女教育以及贍養老人等問題的困擾,由此可見高校青年教師的生存狀態很差。然而,大多數高校青年教師的主要收入源于學校的薪酬福利,高校的薪酬福利關系著青年教師的生活質量、社會經濟地位和商品購買力,因此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的高薪福利需求尤為強烈。
由于住房分配政策由福利分房向貨幣補貼轉變,經濟收入偏低與房價猛漲的不協調,現有住房供給不足且管理渙散,以及青年教師自身住房觀念陳舊以及差異性的需求,大多數青年教師處于“房奴”或“蝸居”的狀態,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任教的青年教師,所以青年教師在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特別突出。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高校綜合改革的推進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青年教師的教學壓力倍增,主要表現在教學工作量過重、教學時間不足以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壓力等方面,所以高校青年教師強烈要求緩解當前的教學壓力。
科研成果的質量和數量不但是衡量其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同時也與其職稱晉升、職業生涯發展以及未來的科研之路緊密相關。目前,我國當前的學術評審制度對前期科研成果薄弱的青年教師來說不利于他們的科研、學術成果的積累,同時學校的科研經費與學術資源往往集中在精英手中,這使得青年教師在申報課題和發表學術論文、出版學術論著時面臨著巨大困難[1]。因此,青年教師在緩解科研壓力方面的需求表現的非常強烈。
當前,多數青年教師對高校現行的考核體系表示不滿,強烈要求考核指標人性化。隨著高校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對教師的衡量和考核已經越過教學層面,在目前的考核中更加注重高校教師的科研產出,科研成果成為重要的考核指標。特別是高校青年教師,其科研成果的產出直接與職稱晉升相關,主要包括論文的發表、橫縱向研究課題的申請、學術專著的出版和專利發明等,所以當前高校青年教師要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將更多地精力放到科研項目上。
在部分深訪案例中,一些青年教師不滿高校現行的職稱評聘標準和條件,他們認為職稱評聘應該實行分類評聘考核,對教學型、教學科研并重型、科研型等不同類型進行區別;科研指標的考核在職稱評聘中所占的比重較大,而教學考核指標的考核所占的比重過少,應突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術水準;職稱評聘的考核結構不盡合理,應對高校教師實行動態考核。此外,不少高校的職稱評定中仍然存在著“論資排輩”的現象,甚至出現“權力說了算、學術靠邊站”“只認職位高低、請客送禮評職稱”等所謂的潛規則[2]。
隨著高等教育發展和高校改革的推進,高校教師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加入到其中,無形之中加劇了高校教師間競爭性,激發了青年教師強烈的進取心和事業感,他們在文化素養、知識結構、職業成長、教育培訓以及科研能力方面的需求愈發強烈。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的尊重需求極為強烈,主要表現在受到他人認可的需求、表彰獎勵的需求以及提高校內地位的需求。在受到他人認可的需求方面,主要包括學生、同事和領導等群體的認可度,大多數青年教師認為在職業發展中學生、同事和領導的尊重和認可非常重要。在表彰獎勵的需求方面,主要是對青年教師個人努力獲得的肯定和褒獎。因青年教師入職時間較短,且在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上還有待提高,所以大多數青年教師在表彰獎勵方面不占優勢,而青年教師認為自己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應該得到肯定和褒獎。
在部分深度訪談的案例中,一些青年教師反映所在高校在校區擴建中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造成高校青年教師面臨子女入學上學的困擾。同時,青年教師正處于職業發展的積累期,其教學、科研及行政的工作量比較大,缺少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此外,青年教師的收入水平較低,多數青年教師處于收支失衡的狀態,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有限,又擔心子女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青年教師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需求較為強烈。
從統計情況來看,一定解決博士配偶工作的高校占33.8%,有條件解決博士配偶工作的高校占30.9%,未提及博士配偶工作安置的高校占35.3%[3]。當前高校教師的配偶工作解決的需求較為強烈,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的高校任職的青年教師。目前多數高校所提供的教師配偶工作崗位處于飽和狀態,高校可提供教師配偶的工作崗位較為緊張,加之有限的崗位會更多地考慮到人才引進,此外,在部分能解決高校教師配偶工作的高校中對于教師配偶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條件,如學歷、專業、年齡等,所以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的解決配偶工作的需求表現的特別突出。
[1][2]姜捷.論高校青年教師的壓力問題及其緩解對策[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1):123-130.
[3]朱振亞,汪陽春.新建本科院校引進博士門檻及待遇研究[J].重慶高教研究,2014(4):38.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不同社會群體利益訴求和思想狀況調查研究”(14ZDA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