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光 殷雪婧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山東 青島 266000)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是一種安全、無創的檢查技術,在判定血管變異、血管疾病及病變組織與血管的關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該技術的空間、時間分辨率均較高,因此圖像的清晰度較高。目前,為患者進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檢查所用對比劑的種類和劑量在臨床上已有較統一的認識,即在患者的右前臂肘靜脈注射400mgI/mL的對比劑碘海醇。但是,以何種速率為進行此類檢查的患者注射對比劑才能達到最佳的成像條件尚存在爭議。為了探討在對患者進行胸部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用不同速率注射對比劑的效果,我們將在我院進行胸部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的78例受檢者根據注射對比劑速率的不同分為A組、B組與C組,并分別檢測其主動脈的強化峰值及到達峰值的時間、肺動脈干的強化峰值及到達峰值的時間、主動脈及肺動脈的Tb200等指標,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中的78例研究對象均為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進行胸部CT增強掃描的受檢者。在這些受檢者中,有男性57例,女性21例,其年齡為33~72歲,平均年齡為(55.6±6.3)歲,其中胸部正常者有40例,檢出肺結核球的患者有18例,檢出孤立性肺結節的患者有20例。這些患者均無血管變異、心肺功能不全等情況,均自愿簽署了對本次研究的知情協議書。根據在行胸部CT增強掃描時注射對比劑速度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A組、B組與C組,每組各26例患者。三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三組患者右前臂的肘靜脈注射總量為40mL、濃度為400mgI/mL的碘海醇。 為A組患者以3.0mL/s的速度注射對比劑,為B組患者以4.0mL/s的速度注射對比劑,為C組患者以5.0mL/s的速度注射對比劑。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中的Body Perf CT模式(140kV、84mAs,1.0s/周)對患者的肺門處進行胸部血管的動態增強掃描,掃描條件為:重建層厚為12.0mm,延遲時間為3s、掃描持續時間為25s。對3組患者分別進行肺動脈干、主動脈的強化峰值及到達峰值的時間、肺動脈干與主動脈的Tb200(CT值到達200Hu的時間)等指標的檢測。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對三組患者檢測結果的差異性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LSD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三組患者肺動脈干、主動脈的強化峰值、到達峰值的時間、肺動脈干與主動脈Tb200的指標進行兩兩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1:
表1 對三組患者肺動脈干、主動脈的強化峰值、達峰值的時間及Tb200時間的分析(±s)

表1 對三組患者肺動脈干、主動脈的強化峰值、達峰值的時間及Tb200時間的分析(±s)
組別 肺動脈強化峰值(HU)/達峰值時間(s) 肺動脈Tb200(s)主動脈強化峰值(HU)/達峰值時間(s) 主動脈Tb200(s)A 254.21±61.39/13.52±1.81 11.03±2.20 221.97±32.80/19.21±2.07 17.76±4.28 B 295.33±57.19/10.99±1.08 8.52±0.99 274.87±47.36/18.84±1.16 15.48±1.57 C 401.78±93.27/8.75±0.91 4.33±1.20 348.12±67.39/14.09±1.03 11.14±1.94
隨著注射對比劑速率的提高,A組、B組、C 組患者在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肺動脈干、主動脈的強化峰值逐漸提高,其肺動脈干、主動脈的Tb200逐漸縮短,其強化CT值到達峰值的時間也隨之縮短。在對患者進行胸部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主動脈和肺動脈的強化CT值達到200Hu以上即可判定為強化效果理想。C組患者在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Tb200雖最短,但為其注射對比劑的速率(5mL/s)過快,會使其心臟承受較大的負擔,而且其強化CT值維持在200Hu以上的時間偏短,不利于成像。A組患者在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強化CT值大多在200HU以下,也不利于成像。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在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強化峰值較高,其強化CT值維持在200Hu以上的時間較長,其Tb200較短,差異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 詳情見圖1:

圖1 三組患者肺動脈干強化峰值與時間曲線的分析
在為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進行檢查時達到優質成像的影響因素主要為使用對比劑的種類、劑量及注射速率。有研究結果證實,在主動脈夾層的動脈瘤中,以3.0mL/s的速率緩慢注射對比劑能夠較清晰地顯示病灶及其周圍組織的情況[1]。也有研究結果表明,在顱腦血管病變組織中,以5.0mL/s的速率快速注射對比劑能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到達腦部病灶,獲得理想的強化效果[2]。在臨床工作中,大多數的放射醫師提倡以4.0mL/s的速率為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檢查的患者注射對比劑,以獲得更清晰的圖像。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在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強化峰值較高,其強化CT值維持在200Hu以上的時間較長,其Tb200較短,其成像條件較理想。與C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在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其注射對比劑的速率較慢,在注射對比劑后其心臟承受的負擔較小。總的來說,與采用3.0mL/s、5.0mL/s的速率注射對比劑相比,在對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增強掃描時采用4.0mL/s的速率為其注射對比劑的成像效果最優。
[1] 陳珊紅, 陳銀眾, 趙益煉, 等. 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1(01): 345-347.
[2] 李偉東, 董玉姝. 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在顱腦血管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藥指南, 2012,14(32): 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