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真
(福建省寧德閩醫院 福建 福安 355000)
突發性耳聾是耳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多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失調、微循環發生障礙所致。目前,臨床上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并且臨床療效較為理想。然而,采用全身用藥的方法使用糖皮質激素對突發性耳聾患者進行治療容易導致其發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尤其對于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患者來說,全身用藥會對其血糖的水平造成較大的影響[1]。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鼓室內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對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7例,女性患者有63例,其年齡為38~69歲,平均年齡為54.7歲,其病程為5h~28d。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60例)和試驗組(60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制定的《突發性耳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中關于突發性耳聾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采用靜脈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鼓室內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為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2],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對照組患者 將20mg的甲基潑尼松龍混入250ml的生理鹽水中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天,連續治療1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1~2個療程。
1.2.2 試驗組患者 ①囑患者保持平臥位,并將頭部偏向健耳側,使患耳朝上。②在耳內鏡下進行鼓膜穿刺,然后緩慢注入20mg的甲基潑尼松龍。③注藥完畢后,囑患者保持平臥體位15min,并避免作吞咽動作。④隔日注射1次,連續治療1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1~2個療程。
①顯效:患者的受損頻率聽閾值完全恢復正常,或受損頻率聽力提高30dB以上。②有效:患者的受損頻率聽力提高15~30dB。③無效:患者的受損頻率聽力未提高,或低于就診前的水平[3]。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 s )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1.67%,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癥,具有起病急、發病率高及發病機制不明確等特點。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0~25萬人發生突發性耳聾。目前,臨床上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并且臨床療效較為理想,這是因為糖皮質激素具有抑制免疫、減輕炎癥、消除耳蝸水腫、增加耳蝸血流量、抑制病毒滋生、改善內耳系統的供氧水平及缺氧狀態等作用。甲基潑尼松龍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性強、抗過敏性強、藥物濃度高、起效快等特點。此外,甲基潑尼松龍的生物半衰期較短,對腎上腺的抑制作用較小,不會在人體內殘留[5]。然而,采用全身用藥的方法使用甲基潑尼松龍對突發性耳聾患者進行治療容易導致其發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尤其對于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患者來說,全身用藥會對其血糖的水平造成較大的影響。有研究認為,采用鼓室內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治療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且不會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影響[4]。在本次研究中,為了證實這一觀點,筆者采用靜脈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鼓室內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為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用鼓室內注射甲基潑尼松龍的方法對糖尿病合并突發性耳聾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李瑞玉,郭靠山,郭煒亞等.降糖防聾方對糖尿病伴耳聾患者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影響[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2,34(12):1117-1118.
[2] 郭迪斌,李榮平,陳琥等.甲基潑尼松龍聯合鞘內注射MTX、DXM治療神經精神狼瘡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3,53(8):72-73.
[3] 劉艷慧,趙金仙,周旭等.老年2型糖尿病伴感應神經性耳聾患者與老年單純性耳聾患者的聽力損害狀況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1):2986-2987.
[4] 王艷玲,徐洪坤.中藥配方顆粒辨證治療糖尿病耳聾的臨床價值及可行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4,(14):14-15.
[5] 孔祥溢,高俊,楊義等.甲基潑尼松龍在治療急性脊髓損傷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6):68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