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波
(河南省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此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進展快、致殘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點[1]。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因顱內血腫壓迫周圍腦組織,常會發生腦疝。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使用微創穿刺引流術對合并腦疝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3例合并腦疝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3例合并腦疝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這63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高血壓性腦出血和腦疝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我們將這63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32例患者,對照組有31例患者。在對照組31例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11例。他們的年齡在46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9±4.2)歲。他們的病程在3小時至5天之間,平均病程為(18.5±4.2)小時。他們中有21例患者出現單側瞳孔散大的癥狀,有10例患者出現雙側瞳孔散大的癥狀。他們中有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在3分至8分之間的患者15例,有GCS評分在9分至12分之間的患者12例,有GCS評分在13分至15分之間的患者4例。他們中有腦出血量在25 ml至40 ml之間的患者18例,有腦出血量在41 ml至60 ml之間的患者10例,有腦出血量在60 ml以上的患者3例。他們中有基底節區出血患者18例,有丘腦出血患者9例,有額頂葉出血患者4例。在觀察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1例。他們的年齡在44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1±4.0)歲。他們的病程在1小時至6天之間,平均病程為(19.1±4.3)小時。他們中有23例患者出現單側瞳孔散大的癥狀,有9例患者出現雙側瞳孔散大的癥狀。他們中有GCS評分在3分至8分之間的患者16例,有GCS評分在9分至12分之間的患者10例,有GCS評分在13分至15分之間的患者6例。他們中有腦出血量在25 ml至40 ml之間的患者16例,有腦出血量在41 ml至60 ml之間的患者12例,有腦出血量在60 ml以上的患者4例。他們中有基底節區出血患者19例,有丘腦出血患者10例,有額頂葉出血患者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去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2)以患者發際中線旁3cm處為起點,經其頂結節和顳部至顴弓處做一個馬蹄形切口。(3)切開患者的硬腦膜,并對其顱內的血腫進行清除。進行去骨瓣減壓術的方法是:(1)使用腦壓板將患者的顳葉抬起,并使其小腦幕裂孔充分暴露。(2)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小腦幕裂孔進行清洗。(3)使用腦壓板對患者疝出的腦組織進行復位,然后對其進行止血治療。(4)在確認患者顱內壓穩定且無活動性出血后,對其顱腔進行縫合,然后將其切口處的骨瓣切除。(5)使用引流管對患者進行引流,然后對其手術切口進行逐層縫合。
1.2.2 為觀察組患者先使用微創穿刺引流術進行治療,然后使用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去骨瓣減壓術對其進行治療。進行微創穿刺引流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2)使用顱內血腫穿刺針對患者的顱內血腫進行穿刺,然后對其血腫腔進行引流。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去骨瓣減壓術的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和預后評估等級的優良率。
(1)治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完全消失,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在90%以上。(2)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明顯好轉,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在50%至90%之間。(3)好轉: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有所好轉,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在10%至49%之間。(4)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未好轉,其腦神經功能的改善率在10%以下。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優:患者的預后情況良好,可正常進行工作和學習。(2)良:患者存在中度殘疾,但是能夠做到生活自理。(3)可:患者存在重度殘疾,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照顧。(4)差:患者處于長期昏迷狀態或其已經死亡。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我們使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預后評估等級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預后評估等級優良率的比較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微創穿刺引流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和預后評估等級的優良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與黃華東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5]。
綜上所述,用微創穿刺引流術對合并腦疝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確切。此療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全明范.微創穿刺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再出血116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5261-5262.
[2] 張洪濤,馬云富,楊永飛.微創穿刺與去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0):73-74.
[3] 張益民.微創穿刺引流在腦出血合并腦疝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2):192-193.
[4] 劉永生.微創穿刺引流、開顱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伴腦疝的療效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7)118-119.
[5] 黃華東,黃海能,鄧元央,等.聯合術式對高血壓腦出血合并腦疝患者預后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3,4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