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飛 吳 翔 符靈芝
(湖南省郴州市三醫院內分泌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糖尿病是由胰島素的分泌出現異常及內分泌的功能存在缺陷而引發的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絕大多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1]。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極易發生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低血糖及體質量增加等情況。因此,在對這類患者進行治療時,用藥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磺脲類藥物具有較強的降糖作用,但也容易引發低血糖的現象。而雙胍類藥物則可能導致服藥者出現乳酸中毒的情況[2]。阿卡波糖屬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它能有效地延遲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西格列汀是一種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它對葡萄糖的依賴性較為明顯。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聯用阿卡波糖和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2月~2015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62例,女性患者有48例,其年齡為37~71歲,平均年齡為(44.5±6.7)歲,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關于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11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55例)和實驗組(5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患有Ⅰ型糖尿病的患者。②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患有嚴重精神性疾病的患者。④不愿遵醫囑服藥、自行調整服藥劑量或停止服藥的患者。⑤不愿參與本次研究或拒絕簽訂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使用阿卡波糖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阿卡波糖和西格列汀為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阿卡波糖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50mg/次,3次/d,連續治療3個月。西格列汀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100mg/次,1次/d,連續治療3個月。在此期間,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嚴格控制飲食、血糖監測、體質量監測、運動指導、用藥指導及對癥護理等常規護理。
①臨床療效。②空腹血糖(FBG)水平。③餐后2h血糖(2hPG)水平。④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⑤體質量指數(BMI)。
①治愈:患者HbAlc水平的降低幅度在1%以上。②有效:患者HbAlc水平的降低幅度在0.3%~1%之間。③無效:患者HbAlc水平的降低幅度在0.3%以下。治療的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 s )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5%,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2%,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在治療前,兩組患者FBG水平、2hPG水平、HbAlc水平及BMI之間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兩組患者的FBG水平、2hPG水平、HbAlc水平及BMI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改善,且實驗組患者上述指標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低血糖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發病機制與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胰島素分泌功能受損等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控制飲食和口服降糖藥的方法來治療糖尿病。在諸多2型糖尿病口服類藥物中,磺脲類藥物具有較強的降糖作用,但也容易引發低血糖的現象。而雙胍類藥物則可能導致服藥者出現乳酸中毒的情況。阿卡波糖屬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它能有效地減慢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但又不會降低人體吸收葡萄糖的總量。西格列汀是一種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它對葡萄糖的依賴性較為明顯,即血糖的水平越高,該藥的藥效就越強。此外,西格列汀還能有效地抑制胰島β細胞的凋亡,刺激其分泌胰島素,進而起到調整血糖的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聯用阿卡波糖和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筆者使用阿卡波糖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阿卡波糖和西格列汀為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兩組患者的FBG水平、2hPG水平、HbAlc水平及BMI較治療前均有明顯的改善,且實驗組患者上述指標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生低血糖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聯用阿卡波糖和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章丹,孫霞,徐海燕.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3,22(09):471-472.
[2] 黃家慶,徐衡,黃家曄,等.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04):454-456.
[3] 郭偉宏,趙燦,李紅梅.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1):1187-1188+1211.
[4] 包亞明,陳干明.阿卡波糖與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胃腸道相關激素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08):966-969.
[5] 葉瀟,張倩,曹瑛,等.西格列汀與阿卡波糖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08):6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