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巍然+李博+雷光程

2015年3月底,日本聯合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干事長谷垣禎一、井上義久率團訪華,與中方就重啟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達成一致,引起各方高度關注。在經過了半年多的精心醞釀與周密籌備之后,兩黨干事長如約而至,于2015年12月2—5日再次率日本執政黨代表團訪華,與中方在北京共同召開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
在京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會見了代表團。會議以“加強政策溝通、擴大互利合作”為主題,下設“強化政策溝通”、“擴大務實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三個專題會議,交流機制中方召集人、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和日方召集人、自民黨干事長谷垣禎一、公明黨干事長井上義久分別代表中日雙方作主旨發言,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副部長劉洪才參加會議有關活動。相比此前歷屆會議,第五次會議還專門設計了赴青島考察的日程,讓日方近距離感知中國經濟“新常態”,思考中日合作“新模式”,為中日關系“新發展”增添動力。
危難時刻勇挑重擔
“品牌項目”歷久彌新
近年來,中國共產黨的黨際交往不斷發展,內涵日益豐富。其中,中國共產黨與日本自民黨、公明黨、民主黨、日本共產黨、社民黨等主要政黨長期保持著各個層級、各種形式的交流合作,成為中日關系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21世紀初,中日關系因時任日本首相頑固參拜靖國神社陷入冰點。為推動中日關系改善發展,兩國執政黨代表于2006年2月在北京舉行了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一次會議,就如何打破政治僵局、推動中日關系轉圜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為兩國關系“破冰”營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此后至2009年2月,雙方又先后舉行了三次會議,為消除中日關系政治障礙、增進政治互信、促進兩國務實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逐漸成為兩國政黨交往中的“品牌項目”。

2009年以后,中國共產黨仍與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保持友好往來,但受各種因素影響,雙方交流機制一度處于停滯狀態。2014年11月,兩國政府就改善發展中日關系達成四點原則共識,重新確認雙方將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精神,克服影響兩國關系的政治障礙,繼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在此基礎上,兩國領導人多次會晤,中日關系在歷經一段陰霾后重新迎來曙光。2015年3月,日本執政兩黨干事長聯袂訪華,與中方共同宣布時隔六年重啟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會議,并再次確認交流機制在改善發展中日關系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強調無論中日關系出現什么問題,都不應中斷交流機制,必要時可靈活增加次數。中日執政黨交流再次迎來發展新機遇。
地方考察感知經濟“新常態”??企業走訪挖掘合作“新模式”
青島,是我國距離日本最近的城市之一,也是最早一批同日本締結友城協定的地方。2015年12月2—3日,代表團訪問了青島。期間,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詳細介紹了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及對日合作情況。他指出,日本是青島第三大外資來源地和主要貿易伙伴之一。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青島也在積極適應新形勢,對技術創新、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投入越來越大,同日本的合作越來越多,模式也越來越新。面對發展新機遇與新挑戰,青島同日本進一步加強合作大有可為,雙方都能從中獲得更大益處。兩位干事長對此深表贊同。
作為中日務實合作的先鋒,扎根當地的日企代表也與代表團進行了深入交流。青島松下電子部品有限公司和永旺東泰商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分別講述了他們在青島投資興業、融入青島發展浪潮的經歷。兩家企業負責人都表示,青島市政府與人民對日友好,員工工作積極努力,公司業務開展順利,企業獲得很大發展。盡管公司在2012年涉日游行中受到一定沖擊,但在山東省和青島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公司很快恢復了正常生產經營,他們均對此深表感謝。
在青島的日企代表還表達了希望兩國政府為其在華經營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的迫切愿望。永旺東泰商業有限公司黃島購物中心負責人表示,盡管日本產品廣受歡迎,但由于需要繳納關稅,價格仍然偏高,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銷路。希望兩國政府能加快自貿協定談判,為日企在華取得更大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另一家為中日人員往來提供服務的公司代表說,日本部分媒體和網絡涉華言論過于偏激,與他們這些在華日本人了解到的情況有很大出入,這對日本普通民眾對華印象和感情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也不利于日本公司在華開展業務,希望日本執政黨和政府能為此想些辦法。代表團成員聽得十分認真,表示愿回國后向日本經濟界介紹青島有關情況,推動早日締結日中自貿協定,并盡可能向媒體傳遞更多有關中國的客觀信息。

此外,“老齡化”已成為中日兩國都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兩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代表團此行參觀了中日合資興辦的新華錦長樂國際頤養中心,這里在引進日式頤養服務理念和模式的同時,也吸取了日本過度頤養所造成的老人自理能力下降、政府財政不堪重負等弊端,努力探索一種幸福感高、可持續的新型頤養模式。代表團不由感嘆,日本在應對老齡化方面先行一步,積累了不少先進經驗與技術;中國則具有“后發優勢”,可汲取其他國家的教訓,走出一條更科學合理的道路。中日兩國應互學互鑒,為雙方務實合作尋找新機遇、打造新亮點。
政治引領著眼大局
高層交往共促發展
“執政黨的視線就是國家前進的方向。”當年,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審時度勢,立足大局,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了中日關系歷史性轉折。當前,中日關系再次進入改善發展的關鍵階段。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兩國執政黨領導人從兩國關系大局出發,始終堅持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妥善處理兩國關系重大敏感問題,回應兩國人民要和平、謀發展的共同期待。
12月4日,俞正聲主席在會見代表團時指出,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建立于兩國政治關系面臨嚴重困難之際,多年來為推動中日關系改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中日關系有所改善,但這種勢頭仍然脆弱。兩國執政黨應切實發揮政治引領作用,推動雙方恪守中日關系四個政治文件和雙方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精神,真正把“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的精神落到實處,推動中日關系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谷垣對此做出積極回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5月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提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勉勵雙方為日中兩國世代友好多作努力。日中執政黨交流機制是雙方加強政治溝通、增進政治互信的重要渠道。日方愿與中方努力維護和鞏固日中關系改善勢頭,拓展合作領域,為兩國和本地區人民造福。井上從深化兩國國民相互理解的角度,表達了希望擴大兩國人員往來特別是旅游交流的積極意愿,表示兩國執政黨肩負著重要使命,應繼續大力推動兩國人文交流,確保日中關系改善勢頭不被逆轉。
在代表團即將結束訪問回國前夕,李源潮副主席會見并宴請代表團一行,表示中方主張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推動中日關系不斷向前發展。希望雙方用好執政黨交流機制,增強政治互信,改善國民感情,推動經貿合作,為中日關系改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谷垣、井上表示日本執政黨重視對華關系,愿推動日中雙方交流合作、增信釋疑、妥處分歧,為兩國關系向好發展作出努力。
與會代表建言獻策
思想碰撞亮點頻頻
12月3—4日,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在中聯部舉行。雙方對兩國關系及國際大勢的思考與探討,成為代表團此次訪華的一大亮點。
在會議開幕式上,王家瑞副主席作題為“加強政策溝通,擴大互利合作”的主旨發言,強調執政黨肩負著為國家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的莊嚴使命。當前形勢下,兩國執政黨應正確把握時代大勢,堅持和平、友好、合作、共贏的主基調;尋找雙方發展戰略更多契合點;妥善處理分歧,把握好兩國關系的未來;挖掘合作潛力,擴大共同利益。谷垣在主旨發言中指出,“共生”是唯一符合日中雙方利益的相處之道,要繼續深化兩國“共生”關系,需要雙方增進理解、深化交流、擴大共贏、管控分歧。井上在主旨發言中強調,要使日中關系改善勢頭更加穩定,雙方應多下“先手棋”,尤其是要繼續推進互利合作、深化國民交流,防止個別問題導致整個日中關系陷入僵局。
在“政策溝通”專題討論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等中方代表結合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詳細介紹“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為與會代表描繪出一幅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壯美藍圖,并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為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繁榮做出更大貢獻。公明黨代理政調會長上田勇、自民黨國際部副部長山際大志郎等日方代表則介紹了“安倍經濟學”及日本經濟發展有關情況,表示日本將繼續加強政企對話,推進有關雙多邊經貿談判,在“積極和平主義”的引領下,深化同周邊鄰國關系,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
在“務實合作”專題討論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來明等指出,務實合作是中日關系的重要基石,“求實”是“務實”的基本前提,“共贏”是務實合作的目標。雙方應秉持共贏理念,把兩國“務實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對此,自民黨副干事長松島綠等做出積極回應,呼吁日中兩國攜手推進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談判進程,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共同為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出貢獻,并加強在國際標準制定、能源安全、綠色環保等全球性課題上協調合作。
在“人文交流”專題討論中,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周長奎等表示,兩國人文交流為兩國關系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近年中日旅游、留學領域發展不對稱、不平衡現象比較突出,兩國國民感情特別是青少年間感情亟須積極引導、鞏固夯實。自民黨代理政調會長愛知治郎指出,當前兩國人員往來規模比日中邦交正常化時擴大了500倍以上,形成了多領域、多層級的交流態勢,但也出現了雙方國民因風俗禮儀、生活習慣不同導致誤解摩擦等問題,亟待雙方拿出智慧、妥善解決。
在自由討論環節,雙方與會代表還圍繞當前中日關系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兩國有關領域務實合作等話題各抒己見,通過相互探討與啟發,形成許多寶貴的建設性意見。
四點倡議啟航未來
黨際交流謀劃新篇
會議于4日下午圓滿落幕。在閉幕式上,中聯部部長助理李軍受雙方召集人委托,在中日雙方代表見證下,宣讀了《關于推動中日關系改善發展的四點倡議》。具體如下:
一是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踐行2014年11月雙方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改善中日關系。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真正將中日“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相互支持對方和平發展”的政策認知落到實處,共同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保持兩國高層交往和各領域、各層級對話,本著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克服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政治障礙,堅持通過對話和協商不斷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切實維護中日關系政治基礎和兩國關系發展大局。
三是積極為兩國加強各領域交流與務實合作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重點推動貿易投資、節能環保、財政金融、科技創新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合作,廣泛推動兩國教育、文化、媒體、智庫、旅游、友城、體育、青少年及民間團體之間的交流,進一步鞏固中日關系的經濟和社會基礎。
四是不斷深化中日執政黨交流,定期或根據需要及時就雙邊關系及國際地區問題加強溝通協調,為維護中日關系穩定健康發展、拓展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發揮積極引領作用。
倡議宣讀完畢,現場響起熱烈掌聲,表明今后兩國執政黨將繼續登高望遠,匯眾智、集群力,通過各層次對話渠道,為鞏固中日關系改善勢頭、開辟兩國合作新局面發揮更加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中日兩國是重要鄰國,在兩千年歷史長河中,中日交往既有輝煌成就,也有唏噓挫折。由衷期待兩國政黨和政治家時刻牢記自身責任,深刻認清世界大勢,正確制定國家方略,扎實推進中日友好,為本國、本地區及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亞洲二局)
(責任編輯: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