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子
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既是為了“自保”也是為了“突破”。但是,要想成功“走出去”搶占國際市場高地,還是要充分研究當地的法律法規、民風民俗,積極做到“入鄉隨俗”,實現本土化管理。
與時俱進,“走出去”勢在必行
“紡織服裝產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不是瞎折騰,不是趕時髦,是勢在必行,與時俱進的必然選擇。”談及紡織服裝行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河南省紡織服裝協會相關領導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
首先,有官方數據指出,中國在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結構失衡嚴重,人口更替跟不上老齡化趨勢,勞動力的老化和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而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我國傳統產業,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社會進入老齡化對該產業的發展影響更為明顯。當前,“招工難”、“用工貴”已經成為制約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再加上近年來服裝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出口利潤下降等諸多問題的困擾,可以說降低生產成本是紡織服裝產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主要驅動力。
其次,紡織服裝產業的過剩產能可以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釋放出去。除了遭遇“招工難”、“用工貴”、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等這些增加產業生產成本的問題外,紡織服裝行業還面臨著另外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即產品“高庫存”問題。從2011年開始,國內一線知名品牌的高庫存問題屢見報端,比如,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顯示,凡客誠品在2011年末的總庫存就高達14.45億元,還有消息稱:“凡客工廠倉庫爆倉,現在基本上給錢就能走,一個倉庫幾十萬件衣服都不單出,全包倉急于處理……”這兩年,運動服裝品牌高庫存問題更為明顯,有調查顯示: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特步這些一線品牌的庫存與銷售比普遍達到6:1。如何有效解決由產能過剩帶來的紡織服裝行業“高庫存”問題?實施“走出去”戰略釋放過剩產能,已經是不二選擇。
除此之外,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打造“中國+配套國家”的供應鏈,已經成為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問題,應對國內外挑戰的重要發展戰略。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傳統產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進行跨國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將我國建設成紡織強國的重要途徑。
“所以,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紡織服裝行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是與時俱進、順應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該負責人最后強調指出,國家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要創造有利條件,鼓勵和支持一部分資質不錯的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為搶占國際市場和資源奠定堅實基礎。
“一帶一路”,企業“走出去”的福音
從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到鄭和七次下西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的開辟和完善,不僅帶去了文明和友好,也促進了各國人民開展商貿往來,從而贏得了各國人民的贊譽和喜愛。如今,伴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特別是作為傳統的制造業大國,我們可以向世界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設備與技術,也更有能力為別的國家提供幫助。尤其是作為國際上主要的外匯儲備國,我們也有實力投資海外,與世界上急需資金的國家共同把握發展機遇,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所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緊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應運而生。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是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合作的整合升級,也是我國發揮地緣政治優勢,推進多邊跨境貿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可以說,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就經濟發展而言,“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構筑經濟安全發展屏障,擺脫以美國為首國家的不平等國際貿易談判,尋求更大范圍資源和市場合作的重大戰略。2015年上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可以說,“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惠及國內諸多產業,特別是作為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產業,紡織服裝產業受益更大。在該利好政策的帶動下,一些企業紛紛試水海外市場并取得良好成績。比如,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投資15000萬美元在越南設立“魯泰(越南)有限公司”,建設6萬錠紡紗及年產3000萬米色織面料生產線項目;上海紡織推進國際化實施“1+5”布局,即“一條通路,五個海外基地”,通過紡織產業“走出去”戰略,攻占國際市場的五個陣地等等。
“‘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給予的利好政策,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服裝骨干企業進行跨國資源配置主要有兩條發展路線,一是以產業資本為主導,通過綠地投資、合作進行生產力的跨國布局,打造‘中國+周邊國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二是產業資本可通過海外直接投資、并購,對全球范圍內的優質原料資源、設計創新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管理,帶動行業整體向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領域發展。”談到紡織服裝產業實施“走出去”的利好政策,河南省紡織服裝協會相關領導人強調指出,“一帶一路”為紡織服裝產業國際化布局發展帶來福音。
機遇和挑戰并存,中國企業要抱團出海形成合力
毋庸置疑,作為國內傳統產業,同時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中國紡織服裝業具有國際優勢,實施“走出去”戰略對于我們進一步建設紡織強國,鞏固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國際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面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政治發展形勢,紡織服裝業走出去發展也是機遇和挑戰并存。所以,中國企業應該保持謹慎態度,要充分正視與發達國家的一些優秀跨國企業之間的差距,結合自身實際切實做好“走出去”的可行性研究及風險控制。
首先,要結合自身實際,把握發展機遇,切忌盲目跟風。“走出去”發展戰略并非適合國內所有的紡織服裝企業,有的企業走出去就是一個“質”的發展,有的企業走出去會水土不服。所以,從自身實際出發,量身定做發展戰略更為重要。
其次,對于走出去的企業要積極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等,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國際化的管理體制和風險防范機制。俗話說入鄉要隨俗,對于走出去的紡織服裝企業要加強對當地的歷史文化、宗教制度、法律法規、管理體制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建立較為完善的企業管理體制和風險防范機制,實現本土化管理。
最后,整個紡織服裝行業要抱團出海,形成合力,這是中國紡織服裝業能否成功“走出去”的關鍵。為此,國家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結合整個行業的發展實際,制定更為利好的政策;紡織服裝行業相關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梁作用,為企業發展打造更好的服務平臺;紡織服裝企業更要有全局觀念,以民族利益為出發點,為進一步強大整個行業和自身努力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