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榕|文
金鉬集團機電修配廠黨支部作為基層黨支部以工作實際出發,增強工作自覺,突出特色、創新方式、注重實效,提高了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學習教育和生產經營中心工作融合推進,其做法值得借鑒。
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鉬集團”)機電修配廠電修車間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創新學習方式、豐富實踐載體,通過開展共產黨員“四講四有”爭 “四高”和“三點一創”特色黨建活動,實現了學習教育經常化、全員化、規范化,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經營中心工作。9月6日至7日,陜西省國資委在電修車間黨支部組織召開了基層黨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現場觀摩暨推進會,樹立正面典型,推廣經驗,推進省屬企業“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向縱深開展。

固定課堂:黨員集中學習
機電修配廠電修車間擔負著金鉬集團十里礦區生產和生活供配電、100多公里的電力線路維護以及電器設備性能測試任務。現有職工62人,其中黨員19人。為實現學習教育經常化、全員化、規范化,支部建立了四種學習模式:
一是“固定課堂”集體學。通過對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的學習,支部黨員的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和規矩意識得到明顯增強。比如,外線電工技術大拿、黨員房國柱把“責任”二字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上,立足崗位,勇于擔責,遇到凌晨鍋爐突然斷電等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迎難而上。
除學好規定內容外,在學習中注重典型引導。通過再學三屆感動鉬都人物事跡和10位鉬都工匠精神,提升支部黨員的思想道德境界,培養他們敬業樂業情懷,向“四講四有”標準看齊。
二是“網上課堂”重點學。為解決好工學矛盾,支部建立了“我愛電修”微信群。支部將學習教育內容、課件、文件通知、學習動態等及時上傳,黨員隨時隨地能查看,創造了自主學習新途徑。不僅19名黨員在微信群中進行學習,車間職工也加入到“網上課堂”學習的行列。與崗位相關的《電工常用工具與導線連接》、《開展電氣試驗應注意的問題》等業務知識,也頻頻出現在微信群中。群里的共享共學,促進了車間全員思想認識和實戰技術的提高。
三是“實踐課堂”鞏固學。在車間、班組,在檢修、生產現場,技術骨干輪番上陣,言傳身教,手把手為青工傳授自己拿手的絕活。通過現場演練,實戰操作,當場點評,對標檢查,提高了青工崗位實際操作水平。新工王盼和龔一鳴代表機修廠參加金鉬集團青工技術比武,取得了電工組第一名的好成績。8月份,車間2014年參加工作的19名新工全部通過出徒考試,轉為正式職工。
四是“流動課堂”補充學。支部嚴格學習紀律,實行簽到制,因休假、工作或其他原因沒有參加集體學習的黨員,黨支部利用工余時間給他們補課,確保“零漏學”、“零掉隊”。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流動課堂”共補課16次。

班組長進行“三點一創”貼贊并公示意見及建議
在規定合格黨員“四講四有”的要求上,支部結合電修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實際,提出黨員還要力爭達到“四高”標準。即:思想覺悟高于職工,專業技能高于職工,作風形象高于職工,生產業績高于職工。為了使“兩學一做”的關鍵“做”落地生根,支部制定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考核辦法》。考核內容包括業務能力、學習修養、“兩學一做”先進模范作用等五部分,并規定涉及安全等三個“一票否決項”的個人,取消當年所有評先選優資格。每個月末組織考核,年度綜合評定,獎罰并用。通過測評,以“評”促“進”,評出黨員的公信力和先進性。
共產黨員、維修二班班長王丹丹不僅技術過硬,十余種電器測試以及各種電器故障沒有能難倒她的,而且在工作中任勞任怨,以身作則,勇挑重擔,自己身患腎結石,依然頂替同事去西安送19臺測試設備去校驗。共產黨員李金是一名值班電工,對待工作嚴謹細致、執行制度不打折扣。他總結出值班電工“三勤”工作法,即:眼勤、手勤、腿勤,有效防止了火災、短路、觸電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解決難題,黨員當先。電氣施工中架空導線和電纜放線,一般采用立式或平式放線方式,有時受工作場地制約無法順利作業,成了困擾大家的難題。車間黨員主動組成攻關小組。他們通過多次試驗改進,摸索出了使用重力旋轉器放線的新方法,減少了現場作業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量,省時省力,受到職工的稱贊。
在黨員的帶動和引領下,支部的凝聚力大大增強,職工的面貌煥然一新。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協作、奮力爭先。今年7月15日,電修支部組織了17個人參加的突擊隊,從上午8點干到晚上12點,在戶外高空作業長達16小時,速戰速決,圓滿完成了西川河南側分支線路移設工作,為露天礦水處理廠房的建設爭取了寶貴時間。
支部結合電力運行工作實際,開展了“支部書記為班組點贊,班組為黨員點贊,黨員為職工點贊,創建安全生產先進黨支部” 的“三點一創”活動。采取逐個點評點贊,結合看板可視化方式,當月貼贊、公示問題及建議條,限期整改,次月重點匯報整改情況,從車間支部到班組,班組到黨員、黨員到職工,形成一個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徹底糾改的安全生產閉環。
為使活動有效開展,電修車間黨支部針對車間四大工種,制定了38條管用的《黨員崗位安全標準》。對照標準,車間19名黨員主動帶領職工,自查不足,制定出各自的《崗位保命條款》。
外線班黨員呂喆金以前登桿掛接地線,有時上得高時都快接近高壓線了,他認為反正作業時是斷了電了,無所謂。“三點一創”活動中,師傅房國柱在點評時糾正他,作業時一定要養成好習慣,不管有電還是沒電,都要當作有電去對待。呂喆金也意識到自己的不對,馬上改正了自己的行為,不但能控制好在桿上的安全距離,而且還虛心向師傅請教,在接地線掛好后,綁瓷瓶時,還能夠掌握好綁線的力道,延長了瓷瓶的使用壽命。班長為呂喆金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的“雙提高”點了個大大的贊。
通過點贊和點評,大家相互監督,處處留心就可以學到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如今,“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在電修車間蔚然成風。今年以來,電修車間安安全全、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外線電力事故搶修16次,電器設備性能測試200余處,為金鉬集團礦區生產、生活的正常進行發揮好了電力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