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企業查處“三違”(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力度之強讓不少基礎生產作業單位和職工無法適應,甚至有的企業在處罰上非常嚴厲,使一些職工心理上不能接受,認為是否有矯枉過正之嫌。
這些單位和職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從現實的安全形勢看,職工個人安全意識不夠強、隱患排除不徹底、單位安全監管和教育不到位、違規查處不徹底等因素,依然是安全事故發生的主因。
今年以來,一些礦山企業大小事故頻發,在這些事故中,有的是現場作業環境不符合安全要求,卻沒有得到及時整改,埋下了安全隱患;有的是設備原因所致,在日常設備點檢過程中未能仔細認真,設備故障未能及時排查,造成安全事故;有的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將安全規章制度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就是沒有實實在在落實在行動上,對于該整改的安全隱患沒有及時整改,該處罰的違章違規行為怕得罪人不愿處罰,讓當事人視安全管理為“無所謂”,最終忽視了安全釀成悲劇;有的是典型的違規作業,這類事故比較多,如:勞保用品穿戴不規范、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作業前現場檢查不認真留下安全隱患、作業中粗心大意不按操作規程作業、班中飲酒或疲勞上班,個人掌握的安全知識不能夠適應新情況、新問題的需要等等。上述一系列情況造成的安全事故,固然有部分客觀原因,但是,毋庸諱言更多的還是主觀原因所致。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盡快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大處罰力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看了一篇文章很有借鑒意義: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因明知油箱存在問題卻不改進,問題發生后,被法院裁定向2名婦女和4個孩子共計賠償49億美元。一名美國老人在一家麥當勞吃飯時不小心被溫度高了幾度的咖啡燙傷,法院判決賠償270萬美元。兩起重判重罰讓通用汽車公司和麥當勞損失非常大,出乎了他們的預料,但也實實在在地讓這兩家公司牢記了教訓,改進的也特別徹底。由此可以看出,強有力的處罰確實能夠起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目的。

當然,企業在加大安全違規處罰的同時,還要結合實際,本著缺什么必須補什么的做法,加強職工的安全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當下開展的“安全環保,意識先行”活動,就是力爭達到這個目的;同時,還要在隱患排除、安全監管上多下功夫,對于從事安全管理的人員也應制定出相應的獎罰規定,讓安全管理人員“打鐵自身硬”和管理“有章法”,真正做到善管、會管和出成效。
企業更要把在安全管理和學習教育中獲得經驗得失分析清、總結好,將被多次檢驗認定的成效固化成制度,從制度層面加以長久推進。當下,要通過增強安全意識和加大反“三違”處罰力度,實現由不敢違向不想違和不會違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