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勝文
隨著廣東梅興華豐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的順利推進,廣州海珠(豐順)產業轉移工業園亦在“蛻變”:今年3月,被納入省級產業園管理,享受省級產業轉移園扶持政策;多個項目破土動工,眾多企業進駐核心區;規劃建設的埔寨農場綠色飼料生產基地已成型……豐順縣正憑借“近海臨空”的交通區位優勢及原有工業基礎,加快推進園區建設,大力培育特色主導產業,提升園區競爭力,推動蘇區振興發展。
日前,記者在豐順縣埔寨鎮五里亭看到,作為廣州海珠(豐順)產業轉移工業園核心區,往來穿梭的工程車輛,起起落落的施工吊臂,無不顯示著這里是豐順振興發展的主戰場。
豐順產業園距縣城約5公里,國道235線穿園而過,汕梅高速、廣梅汕鐵路離園區僅幾公里。隨著梅汕高鐵、大豐華高速公路、汕潮揭軌道網的規劃建設,園區的交通區位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優化。作為廣東梅興華豐原中央蘇區綠色發展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豐順產業園核心區占地10平方公里,起步區5平方公里。“園區建設自去年啟動以來,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豐順產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6.03%;稅收增速44.63%。4項考核指標均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重要指標的大幅上升,充分表明園區已成投資熱土。
今年3月,豐順產業園經省政府批準納入省級產業園管理,享受省級產業轉移園扶持政策。外在優勢“加碼”,成為園區擴能增效、加速發展的“助燃劑”。
“借助廣州海珠區對口幫扶力量,園區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豐順產業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豐華興梅產業集聚帶的規劃建設,該縣專門邀請廣州市專家團隊,目前已完成園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優化提升及生活配套服務區、主要基礎設施、電聲中小微企業創業園等的專項規劃,完成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編制工作。園區自2012年啟動規劃建設以來,已投入征地、平整土地等資金2.5億元,累計完成土地儲備2000多畝,其中今年以來新增征地1053畝,基本完成產業園首期500畝和綠色飼料基地500畝土地平整工作,年底前力爭完成生活配套區、工業大道等公共服務項目的征地任務。供水管道、110kV埔寨變電站擴建工程、污水處理廠、工業大道等配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
自啟動對口幫扶工作以來,廣州海珠區幫扶工作隊一方面面向國內外拓寬招商渠道,深入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著力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稅收貢獻大的優質項目。目前,海珠(豐順)產業園轉移園首期起步區一號地塊共引進6個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10.5億元。其中,匯威、鼎新、旺興達、中燃氣等項目已動工建設。匯威科技項目首期生產線已安裝完畢,年底前爭取試產;鼎新材料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計劃今年底投產,其他4個在建項目力爭明年底全部建成投產。今年前三季度,新簽約項目9個,計劃投資18.3億元;已動工項目9個,計劃投資 12.6億元;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億元)、稅收(2.5億元)增速均超過30%。
至目前,入園企業累計109家,投產 96 家,在建13家。產業園堅持按照“點項目”的要求,重點盯緊列入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的華于能源粉末冶金、金都電子等25個、投資56.7億元的“三個一批”工業項目,力促簽約項目落地動工、動工項目建成投產、竣工項目試產達產。
與此同時,規劃占地面積2000畝、計劃投資30億元的電聲中小企業創業園已完成專項規劃,并通過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申報答辯。創業園規劃100家以上電聲企業進駐,截至目前已有85家電聲企業報名意向進駐、首批4家企業進園建設,建成后將是國內首個電聲基地。
埔寨農場豐順綠色飼料基地項目是2015年省重點項目。園區規劃面積500多畝,已完成儲備土地500畝,目前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工作,首期已引進大北農、雙胞胎、江西聯和農牧、福建海新、廣東現代農業集團等5個項目,計劃投資6.7億元,建成后將實現產值約60億元,創稅1.2億元。到2020年全面建成達產后,園區可實現產能250萬噸、產值80億元以上,創稅約1.6億元,著力打造全省重要綠色飼料生產基地。
據了解,園區借助廣州市海珠區對口幫扶力量,合作共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分三期建設,重點發展電聲電子信息、電子醫療設備、先進制造業、綠色飼料等產業,計劃到2020年全面建成,實現年產值300億元、創稅12億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