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去年12月,政府明確提出,“兩年內,授權對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開發行實行注冊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兩年看似很漫長,其實很短——2015年12月出“決定”,到了2016年1月,也可以稱為橫跨兩年……看得出,注冊制很急,資本市場的改革來了。
急于推進注冊制,這里有政府的苦衷。眼下經濟下行,實體經濟資本流動性缺失,而社會資本又不愿意投向實體經濟,政府不得不進行政策調控,對社會資本進行引導,解決實體經濟流動性缺失危機。注冊制實施后,對于資金缺乏,成長潛力巨大的企業來說將有新的融資渠道,不用再向銀行家們溜須拍馬,不用擔心好東西沒人賞識,只要業績做得好就能得到資本市場認可。
注冊制下,新股上市將由之前的審批制變成注冊制,注冊制的核心是政府下放發行權給擬上市公司,企業發行股票數量、何時發行股票、以什么價格發行,均由企業和市場自主決定。
顯而易見,注冊制就是向資本市場投下核彈,毀滅一切弊端,并將深刻影響未來中國經濟。
注冊制能夠令資本市場更為市場化,大幅減少在新股發審端滋生的種種腐敗現象:大股東掠奪中小投資者的行為,擬上市公司為順利上市過度包裝,行賄地方政府或證監會以圖拿到上市指標等。
長期負責證監會發審委的副主席姚剛被抓,就是一種態度,注冊制問世勢在必行。
此外,注冊制后,未來上市公司的數量放量大增,主板和創業板的體量將從目前的3 000余家大幅擴容。帶來的結果將毀滅一切不合理的高估值,重構整個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那些市盈率動輒200倍、300倍、甚至數百倍的上市公司,至少99%都會被證偽。比如前陣子風光無限的某視頻網站上市公司,頂著國內唯一虛擬設備股概念,硬生生把市值最高推到了360.97億元人民幣,即便經歷了股災,目前市盈率仍高達827倍,市值263.5億元人民幣。未來,上市條件放寬,蟻視科技、Virglass、3Glasses等同類公司允許上市后,資本有了更多的去處,827倍市盈率也許是一座永遠翻不過去的大山。
它不是孤案,這類企業在創業板里比比皆事。注冊制后,“資本+故事驅動”的增長模式將減少,上市企業的市值將主要由企業的內生性增長驅動。從長遠來看,A股市場越來越不適合散戶生存,我們將迎來那些具有專業知識、風險控制能力和調研能力的大機構、大券商,未來如果出現中國的“高盛”,一點不奇怪。
中國的注冊制強調“擬上市公司寬進寬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是否存在過度寬松的問題,這里也有隱憂。即便是實行注冊制的鼻祖——美國,也沒有完全放開擬上市公司的審核。美國本土公司在美國境內上市時,一般必須在聯邦與州(發行或銷售涉及的州)兩個層面同時注冊,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注冊制:聯邦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主,而各州的證券發行監管一百多年來普遍實行實質審核,控制證券的投資風險。
事實上,為了保證投資者的權益,美國的雙重注冊制審核中充滿了實質審核,并不是國人想象中這么簡單。當下,政府推出注冊制更看重的是如何為中國經濟服務,讓更多企業上市融資。隨著注冊制推出并運行,未來如何最大程度保護投資人權益,也將是注冊制必須要考慮的課題。畢竟,一個只會圈錢的資本市場是雙輸的局面,只有讓投資者群體有賺錢效應,才會有更多人心甘情愿把錢投給上市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