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
創業和就業是兩回事。就業是你聽別人指揮,創業是你指揮別人,所以創業是打天下,解決更多人的就業。最重要的是,創業要承擔經濟責任,創造經濟價值。這就是就業和創業之間最大的差別。
所有的創業都可能面對這樣的問題——服務的人群是誰?服務的區域、方式和服務的手段是什么?你的最終目的、最終盈利模式是什么?有人說,我們現在沒有建立最終的盈利模式,但是我們的客戶已經認可了廣告效益。如果我們的互聯網企業都憑廣告去獲取收益,互聯網可能就沒有明天了。互聯網一定有其他的方式,我們經常說“羊毛出在豬身上”,但不管怎么樣,要有一個固定的盈利模式。要知道如何說服投資者,讓投資者信服。企業不僅僅是今天、明天有很好的估值,更重要的是要長久地發展下去。
很多創業者說自己現在還不是企業家,但創業者就是要擁有企業家冒險、創新、超越的精神。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就成不了企業家。那企業家到底是干嗎的?
企業家應該要擅于發現機會,這一點非常重要。如今大多數東西都是社會原有的,只需要通過網絡把它們聯系起來。企業家最重要的一點是能把所有資源組合在一起。像開發商,只是組織者,把設計、金錢、材料等各種各樣的資源組合在一起。當南方有大米,北方有白面的時候,商人就做了一個最基本的事:把南方的米運到北方換面,再把北方的面運到南方換米。但是,這樣很快就會形成一個平衡。平衡以后怎么辦?其中有一個辦法是創造性的破壞。因為當平衡的世界出現的時候,價格差就沒了,一定要打破平衡后才能使價格重新回升。
企業家不但要創造財富,還要創造價值。如果創業者不能創造利潤,不能讓別人感到幸福,最終也會走向失敗。很多O2O產品的本質都是別人已經做過的事情,但重要的是它讓別人更方便了。比如說你忙,希望有人把飯送到家里,于是就弄了一個項目,在網上賣飯,把飯送到家門口。但之后怎么辦?是要把省出來的時間用于創造一個更新的、更具有附加值的東西。互聯網發展到最后,各種各樣的平臺形成的是價值平臺。當價值平臺成立的時候,你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家還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當蒸汽機出現的時候,法律是為馬車和牛車服務的。所以修改法律的時候說火車不能比馬車跑得快,于是所有的電影里面都是佐羅騎著馬就追上了火車。為什么?因為那個時候有更多的人依賴于馬車和牛車生存,政府不得不保護落后,而不能讓最先進的技術得到充分的發展。但是事實的結果是什么?蒸汽機快速地發展,在電之后又有了內燃機,它突破了現有的法律,讓法律進步了。
所以更多的社會制度都是依靠企業家,通過創新、特殊行為而推動社會進步。所有的創新都是在民間產生的,他們會超越政府的管理行為,他們知道市場需要什么、應該擁有什么,于是他們和現有的政治、制度條件產生對抗。
企業家應該有膽略、有戰略。技術的進步已經超越了當下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在創業的過程中,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當你的行為和現有的制度發生沖撞怎么辦?這要求我們的創業者既要有膽略,也要有戰略。在你走出第一步之前,最好想好第二步。如果沒有想好第二步,第一步有先別走了,因為你第一步邁到了懸崖邊上,第二步就得掉下去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想好如何去解決眼前的困難和未來發展的基礎,再決定去創業。
[ 編輯 代明鴻 E-mail:dmh@chinacb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