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睡覺之前我們總要在被窩里玩一會手機,我們聊微信、刷微博、逛淘寶,認為這樣做可以使我們更快地入睡,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挪威的科學家展開了一項調查,調查中,一些年輕人被問及睡眠的狀態、他們在課余時間看多長時間的屏幕以及用的是什么設備。被調查者普遍表示,每天的睡眠時間要在 8~9 個小時,才能保證基本的精力儲備。然而,調查結果也顯示,每天使用屏幕超過4小時的人,睡眠時間大幅縮減到 5 小時以下的可能性會增加 3.5 倍。同時,這些人也有 49% 的可能性在睡前花費超過 1 個小時入睡,一般而言,成人入睡的時間是 30 分鐘左右。除了減少我們的睡覺時間,睡前玩手機還有其他諸多危害。
影響視力
用電子產品玩游戲,很容易造成視疲勞,尤其是手機,看手機15分鐘差不多相當于看半小時iPad、看1小時電視。游戲中快速移動的有趣視標,會吸引眼球長時間不停地追隨注視,時間一長就會造成“肌性視疲勞”,而且目標色彩大小不同,眼球也要快速不斷地調整,引起“調節性視疲勞”。而游戲中刺激的畫面、精彩驚險的內容,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緊張,從而造成“精神性視疲勞”。視疲勞產生后,如果未得到及時緩解,就會造成假性近視,長此以往就會變成真性近視。
頸椎反弓
我們正常人都有頸椎生理彎曲,如果沒有生理彎曲,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稱為“反弓”。“頸椎反弓”是構成頸椎病最常見的病理基礎,高枕可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而臥高靠背看電視以及長時間上網、躺著玩手機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時間牽拉著頸椎,也會導致其曲線前凸日漸減少、變直甚至反弓。
影響智力
手機的輻射是比較大的,有屏幕的輻射和機體信號接收輻射2種。人的血液是需要維持一個正負極電荷的平衡的,屏幕的輻射會對這個平衡有細微的影響,雖然不大,但是依然是有壞處的。時間長了會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易疲憊、惡心等不良反應。長時間對著手機也會影響視力。晚上睡覺的時候建議少玩會手機。另外手機的信號接收輻射會影響人的腦部神經系統,時間長了會使智力降低。
正如以上所說,睡前玩手機帶來了諸多危害,消除這些危害的方法就是不在床上玩手機。但有些人也許無法克制睡前玩手機,那有什么方法能盡量減少睡前玩手機的危害呢?如何盡量減輕在弱光的時候玩手機產生的傷害?
手機燈光調到最低
晚上躲被窩玩手機,盡量把手機燈光調到最低,然后也不要把手機屏幕正對著眼睛,光都是直射,輻射更不用說了,最好是向下傾斜45℃左右,不要向上傾斜,這樣脖子受力大,伸久了酸痛。
千萬不要側躺著玩手機
左右橫躺著對左右眼睛的壓迫力最大,這樣下去不出一個月就會造成左右眼睛視力偏差。枕頭對眼睛的壓迫造成供血不足,時間一長眼睛就會有膨脹感,短時性影像重疊,這個不是滴眼藥水就能好的。
不要俯臥狀玩手機
俯臥對手肘、腦部的血液循環造成困難,這種方式很累,也是很容易入睡而使手機還在處于聯網狀態下,頸椎以上基本上都形成惰性缺血。
不能側著玩,不能俯臥著玩,最好的方法是仰著玩。這樣對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很合適,除了手肘累,可以用被子墊在手肘下面繼續玩,除去手機可能會砸到臉上不說,這是最好、對健康影響最小的方式。
而對于設備生產商來說,更快,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確保用戶在啟動夜間模式后,能夠對軟件設計做優化,因此硬件設備都應該配置“就寢模式”,從而將顯示屏發出的藍光和綠光轉化為黃色和紅色光線(藍光會打亂人體生物鐘,推遲人在夜晚的入睡時間),同時降低顯示屏背光亮度,讓它們擔起保護用戶睡眠健康的責任:在不改變用戶夜晚使用智能手機習慣的前提下,給用戶帶來一個更好的睡眠。
總之,在這樣一個充滿大屏幕小屏幕、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世界,除了享受科技,我們還要提防科技。睡前玩手機固然給我們帶來了諸多趣味,但我們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和健康,不能讓手機侵占我們的睡眠時間。
(摘自太平洋電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