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揚
作為熱播節(jié)目《最強大腦》的嘉賓,陶晶瑩很忙,而我們也好不容易約到了她的專訪,時間急促,卻聊的很開心。
“哇,你神不知鬼不覺就進來了。”陶晶瑩用老熟人一般的口氣迎接我,一句話就化解了初次見面的尷尬。這位經(jīng)驗豐富的主持人,無形間完成了一次節(jié)目的開場。
她是連續(xù)11屆臺灣金曲獎的御用主持,也是臺灣金鐘獎的最佳主持人。她是內(nèi)地和臺灣觀眾都熟知和喜愛的陶子姐,她主持的節(jié)目屢屢成為收視龍頭。她就是陶晶瑩,從92年開始做主持人至今,她不僅樹立了自己冷靜成熟又不乏嬉笑怒罵,同時富有思想性和邏輯性的主持風格,更與蔡康永、小S和利菁一起并稱為臺灣綜藝界新一代的“一王三后”。 有不看臺灣綜藝的人,也可能會在KTV認識她。畢竟,她演唱的《太委屈》和《姐姐妹妹站起來》,曾是點播率最高的歌曲之一。從業(yè)二十余年,依然能手握當紅節(jié)目的話筒是該有多么不易,畢竟,在競爭激烈的臺灣,收視率稍有落后,節(jié)目就無法生存,連昔日天王吳宗憲也不能幸免。
而在她眼里,健康也是一件和主持一樣,需要不斷努力、不能松懈的事兒。
化繁為簡的護膚美容秘籍
盡管長相算不上娛樂圈里的美女,但陶子的皮膚、身材,依舊讓不少女星羨慕不已,更何況,她還是2個孩子的媽媽。
陶子對護膚追求“化繁為簡”。在她看來,如果因為想護膚,就在臉上用十七八種護膚品,反而會讓皮膚的酸堿失衡,營養(yǎng)吸收出現(xiàn)阻塞,因此她建議,女生臉部清潔過后只要稍稍涂抹一些簡單的保濕乳液,偶爾再使用美白產(chǎn)品即可。“我比較注重保濕,因為人體內(nèi)的水分流失很快,所以要利用保濕美容液加強肌膚的水嫩度,還要注意給體內(nèi)補水,每天多喝純凈水,填補身體內(nèi)所流失的水分,以免肌膚變得干燥。”
一般女性大多會因為壓力大而導致血液循環(huán)變得較差,陶晶瑩也會面對一些工作生活中的壓力,這時候,她會選擇使用按摩油,搭配按摩手法按摩臉部,以加強臉部的循環(huán),讓肌膚恢復光澤,并且能夠利用按摩的方式,讓按摩油內(nèi)的養(yǎng)分深入到肌膚底層,改善肌膚的狀態(tài)。
飲食、運動、家庭都是“美麗心得”
陶晶瑩注重養(yǎng)生,在飲食方面一般較為清淡。以前,陶晶瑩特別愛吃麻辣鍋,甚至1個星期可以吃3~4天,所以曾有一度體重甚至暴增27公斤。但是她在七個月內(nèi)恢復苗條身材,就是靠著飲食的轉變與運動。陶晶瑩還有在餐前飲用熱湯的習慣,她認為,這樣一方面可以暖胃開胃,另一方面也能增加飽足感,使正餐吃到七八分飽,更利于健康。
陶晶瑩在飲食上還會盡量避免食用油炸類食物、高糖食物與高淀粉類的食物,以免發(fā)胖。飲用無糖豆?jié){,食用花椰菜或是其他蔬果、五谷飯等,則都是她的最愛,想必也是她能夠維持美麗肌膚和美好身材的秘訣。
至于運動,陶晶瑩每周六都喜歡和老公李李仁打打羽毛球,甚至一打就是3個小時,并且每周堅持游泳2~3次,偶爾也會和孩子一起騎腳踏車運動來維持身材。她表示,想要保持苗條,適度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可是相當重要的。
最后,幸福和諧的家庭也被陶子列入了“美麗心得”。“我很感謝身邊的家人們,以及與他們所累積的一點一點的幸福,是他們讓我每天都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從內(nèi)而外散發(fā)幸福,好的心情特別養(yǎng)人,也因此讓我的外表看起來更年輕。”陶晶瑩甚至表示,這種自然的幸福感,就是“冰凍年齡”最好的方法。
“我們的夫妻關系就像混合雙打”
娛樂圈里,很多人忌諱聊自己的感情,甚至是排斥、拒絕,陶子卻不一樣,大大咧咧地同我們聊了許多,絲毫不遮遮掩掩,反而是滿臉的幸福。
聽完故事我們才知道,原來她和丈夫李仁仁的愛情,竟然是那么奇妙卻又平凡。
說是一場“奇妙”的愛情,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兩人的相遇,竟是源于一場“狗打架”。
“我家養(yǎng)的是一條大狗。有一次,我在公園散步遛狗的時候,我的大狗跟別的大狗咬了起來。兩只狗打架,一堆白牙,那個時候,我很害怕,也根本不敢上去阻止,這時候就看到一個男生奮不顧身,手是直接插到兩個狗嘴的中間,把它們扒開,后來我才知道他叫李仁仁。”回憶起過往,陶子依舊是滿滿的甜蜜和愛意,“當時我就覺得他太man(男人)了,很有責任感,好勇敢,你可以看到那一瞬間,一個男人的勇氣,敢于承擔的氣魄。認識后慢慢的了解,我才知道,我們兩人從小生長的背景很相似,我們都很需要完整家庭的愛,因為可能我小時候爸媽工作很忙,根本沒有人陪伴,他幾乎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有這樣的共識跟共同的情趣、情感的需求,我們就想去建立一個很完整的家庭。”
奇妙的相遇讓他們在一起,而婚后的生活卻又是平凡而溫暖。“我們兩個都很愛打羽毛球,我們打雙打、混雙,有時候和其他人一起打球,有些隊友會互相責怪,‘你怎么沒接到球,你剛剛為什么不往前跑一步,我跟你講要輕輕打就好了嘛,就像是這樣會互相指責。而我們兩個在旁邊就有點尷尬,因為我們兩個的共識是:贏了一球就擊掌,如果沒接到,就互相拍拍屁股說‘沒關系、沒關系,看有沒有受傷。”陶子形容和丈夫的日常生活就像這個混雙的雙打,“球來就接,不管男女,不要分什么是男人做,什么是女人做,當你們是一個共同體的時候,誰這時候有空誰就去做。所以,當我工作很忙的時候,他就帶孩子;如果一個孩子發(fā)燒了,他剛帶去醫(yī)生那邊;學校打電話來說另外一個也發(fā)燒,他又得再去學校接另外一個,就這樣忙了一天。他說他的生活重心就是孩子發(fā)燒然后去排隊、掛號、拿藥、回家,偶爾買個菜等我。等他忙的時候就換我了,我就帶孩子。如果沒下雨那我們就帶孩子去動物園玩,和所有的普通夫妻、爸爸媽媽都是一樣的。”
平實的話語中,陶子不再像舞臺上那個星光熠熠的明星,這一刻,她只是妻子、是媽媽。
采訪后記:
一片歡聲笑語中,采訪匆匆結束,“謝謝!謝謝!”陶晶瑩并沒有起身,而是不停地用這兩個字來送我。身邊的工作人員跟著附和。直到我走到房間門口,身后的“謝謝”聲還在不規(guī)律地此起彼伏,像是臺灣國語版的《難忘今宵》。
還是嬉皮笑臉、還是插科打諢……你看,從學生一路走來到為人妻、為人母,陶子真的從來沒變,還是這般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