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義


“明”字原本從日,從漢代開始出現以目為“眀”的用法,眀也就是明。
如,“正大光明”是一個成語,意指心懷坦蕩,言行正派。乾清宮正殿高懸著由清代順治皇帝御筆親書的“正大光明”匾,這個“明”是由日月組成的。由于它特殊的歷史意義——這個匾的背后藏有決定太子命運的“建儲匣”,成為清王朝的一大標志。
古代,皇子之間奪取皇位的明爭暗斗相當激烈。為了緩和這種矛盾,自雍正朝開始采取秘密建儲的辦法,即皇帝生前不公開立皇太子,而秘密寫出所選皇位繼承人的文書,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邊;一份封在“建儲匣”內,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后宣布皇位的繼承人。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寶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同治和光緒皇帝沒有兒子,這種秘密立儲的辦法才失去其意義。
明孝陵的“眀”是“目”字旁的。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說完了明孝陵,再說大明湖。大明湖的“眀”也是“目”字旁的。它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魄的美景而聞名四海。“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為大明湖的四大怪。2009年,大明湖榮獲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由“明”組成的詞語有:月明星稀、明月清風、心明眼亮、山明水秀、窗明幾凈、明辨是非、正大光明……
請同學們認真書寫“正大光明”,寫的時候請注意:
正:獨體字,字身短不要寫長。
大:撇捺舒展。
光:上緊下舒。
明:左小右大上齊平。
請同學們也臨摹一遍。
責任編輯 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