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丹丹 武甲
摘 要 植物在景觀設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可以改善生態環境,也可以作為主景觀或配景供游人欣賞,還可以利用其三維屬性圍合空間。以太原市迎澤公園為例,重點探討植物在營造空間和改善空間關系方面的運用體現和搭配模式。
關鍵詞 迎澤公園;植物;空間;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6-0-02
在景觀設計中,合理運用不同類型植物,可形成不同類型的功能空間:既可以圍合開敞、封閉、覆蓋等不同類型空間,又可對相鄰空間進行組織,最終形成豐富多樣的空間環境,給游人以不同的空間感受。本文以迎澤公園為例,探討植物在空間營造方面的運用體現,為今后的園林設計者提供借鑒。
1 研究對象概況
迎澤公園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大街中段,呈長方形,總面積約67萬m2。公園地勢平緩,水景占總面積的1/3。園內內容豐富,為目前太原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2 對象選擇與調查方法
本文以迎澤公園作為調查對象,重點對公園中的“迎澤沁香”“南湖醉春”“曲橋橫渚”“花溪藍谷”“霜葉秋實”“藏經映雪”及“松月清泉”等主要景點的空間風格營造和植物運用就行研究。
調查進行于3-11月,實地調查和拍照后,分析各景點的植物選擇和布置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植物在空間營造上的作用體現。
3 結果分析
3.1 迎澤公園的植物選擇
迎澤公園內主要喬木類:雪松、油松、白皮松、華山松、塔柏、檜柏、側柏、云杉、青桿、銀杏、梨樹、國槐、楊樹、欒樹、合歡、刺槐、檉柳、垂柳、臭椿、西府海棠、毛白楊 白蠟、千頭蝽、杜仲、饅頭柳、貼梗海棠、櫻桃、碧桃、白玉蘭 、欒樹、五角楓、龍爪槐、絲棉木和黃櫨等。
迎澤公園主要灌木類:木槿、榆葉梅、連翹、迎春、金銀木、天目瓊花、珍珠梅、丁香、金葉女貞、紫葉小檗、大葉黃楊、瓜子黃楊、 雀舌黃楊、豐花月季、水栒子、側柏、金葉榆、紅瑞木和膠東衛矛等。
迎澤公園花卉類:牡丹、玫瑰、芍藥、月季和美人蕉等。
迎澤公園攀援類植物:紫藤、凌霄、金銀花、葡萄、扶芳藤、爬山虎和五葉地錦等。
其中,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運用比例為2∶3,常綠植物幾乎全部為喬木;且迎澤公園迎澤公園的灌木和種類極少。
3.2 植物在空間營造上的運用體現
總體來說,迎澤公園以油松、白皮松、華山松和塔檜等常綠樹種貫穿全園,以銀杏、國槐、柳樹、楊樹、欒樹和合歡等為上木,丁香、連翹金銀木、天目瓊花等為中木,萱草和扶芳藤等為下木,初步構成復層的混交景觀。具體來說,不同植物既創造了不同類型空間,也豐富了相鄰空間之間的關系,具體如下。
3.2.1 創造空間
植物具有創造、圍合不同類型空間的作用。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態及不同的配置方式,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園林空間形式。常見的空間類型有以下幾種。
3.2.1.1 開敝空間
公園湖水中部的七孔橋空間中,主景觀七孔橋為拱橋形式,體量龐大、弧線優美。作為湖面觀景的制高點,七孔橋空間周圍為大面積水,面視野開闊,湖邊點綴垂柳、散落置石,形成典型開敞空間,既利于游人在七孔橋空間遠眺觀景,同時,四周通透的空間處理又利于七孔橋本身成為整個空間的視覺焦點。
3.2.1.2 半開敞空間
迎澤公園中的“迎澤沁香”景觀區位于公園北入口,空間兩側以槐樹叢植形成空間骨架,在此基礎上點綴大量丁香,使游人入院感受到暗香浮動的同時,東西兩側視線也被遮擋,最終將游人視線引導向前方的觀景臺和音樂噴泉,以達到不同空間的自然過渡。
3.2.1.3 封閉空間
迎澤公園中的“霜葉秋實”景觀區則是典型的植物圍合出封閉空間:在南側入口附近的近水區域,選擇以國槐,油松等大喬木為背景,以秋季觀葉、觀果的黃櫨、日本晚櫻、海棠、山楂等中小型喬木為體,并配以金銀木和紫葉小檗等喬木,整體散落群植,形成郁閉的特色秋季景觀,小徑穿行于林間,更顯靜謐。
3.2.2 植物的組織空間作用
植物組合除了可以創造不同的空間類型之外,還可以用來組織空間,如對空間進行溝通、分隔、填充等。常見的植物對空間的組織形式有以下幾種。
3.2.2.1 加強空間聯系
公園中的“五峰插云”景觀區,設置了涌泉、石水景、水石方陣等景點,且把溪流和園路相互結合,假山有潺潺流水之聲。假山的曲折園路旁種植植白皮松、連翹、丁香等植物,步道盡頭又有木棧臺,水生植物郁郁蔥蔥,在各色植物的掩映下,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這“步移景異”的空間效果之所以形成,就是依賴植物的烘托和掩映,由此聯系和擴展空間感,最易為人理解和體驗。
3.2.2.2 突出空間對比、強調空間
通過對比可使園林空間活躍,起到強調空間的作用。公園中的“藏經映雪”景觀是公園的主題景觀。藏經樓是位于公園的中心廣場金代建筑,廣場中心開敞,周圍栽種櫻花、檜柏和雪松,是櫻花與雪松映襯主題。為顯示中心廣場的開敞和藏經樓的氣勢,廣場前的筆直干道兩側列植檜柏、輔以絲棉木等叢生灌木,是干道空間狹長郁閉,由狹長的干道通往開闊主廣場中央的藏經樓,形成了“欲揚先抑”的效果,通過空間對比,更突出藏經樓強調廣場空間。
3.2.2.3 空間擴展,強化空間深度
迎澤公園將封閉的外圍墻體拆除,利用綠籬、花壇、假山瀑布和小橋流水等靈活圍合使得迎澤公園空間整體延伸,將喧鬧的城市空間與幽靜的園林空間相接。二者空間相互滲透,有機結合,通過靈活多變的景觀進行空間的過渡,更符合園林的自然情趣。
4 結論
分析迎澤公園在運用植物營造和聯系空間方面的運用體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整體空間喬木、灌木比例嚴重失衡,由于灌木、地被植物運用不足,隨處可見高大的喬木和疏朗的林下空間,導致整個空間重心上移,林下空間單調。因此,可考慮山野密林林下活動場地形成不同的植物空間,使規化設計人性化。
參考文獻
[1]齊勇新.植物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2012.
[2]羅愛軍.植物景觀設計元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田旭平.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
[4]尹吉光.圖解園林植物造景[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5]金煜.園林植物景觀設計[M].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6]李宏宇.景觀設計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7]董曉華.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8]蘇雪痕.植物景觀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