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斐
主持人語:新媒體的環境下,傳媒生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帶來了研究領域不斷的拓展。傳統的隱私權理論在社交媒體平臺的場域中,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基于個人信息與數據安全的角度,本專欄作者黃曉曉提出了從權利意識的主體、規范的法律制度以及嚴格的行業自律精神三個角度來加強隱私權的維護。網絡輿情和網絡群體性事件一直是近年來網絡傳播學關注的重點領域,馬玉潔結合最新的“大學生掏鳥窩被判刑十年半”事件分析了網絡輿情的是與非,提出引導網絡輿情向健康方向發展的若干措施。肖佳妮則以“5·3成都女司機變道遭毆打事件”為例,借助輿論氧化原理框架,分析了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氧化過程分析和引導策略,研究方法較為新穎。政務微博的信息傳播模式一直是政務新媒體傳播的研究熱點,李潔等人的文章以“上海踩踏事件”為例,提出政府要增強突發事件的危機預測能力、及時向公眾發布權威信息、消除公眾不確定性因素、利用微博促使突發事件等建議對策。此外,辛娜從法哲學的角度探討了法律的道德性與道德法律化這一常談常新的話題,既有文獻梳理,又有個人見解,研究這一問題對當下我國法治建設仍有重要的啟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