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澤+邱麗英+李旭
數字出版對于傳統出版的影響,不言而喻。數字出版技術改變了傳統出版社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幾乎影響到傳統出版社圖書出版流程的每一個環節。
1.數字出版對組稿流程的影響
傳統出版業務流程中,組稿是出版流程的開始。而在數字出版中,組稿的環節不僅沒有缺失,反而有所加強,因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內容和創意的組織,是內容產業的源泉和起點。數字時代的“組稿”不是簡單地組稿或約稿,其介質也不是傳統的紙質稿件,而必須是數字化內容的組織或創作,可以在光盤上,在郵件中,也可以在博客里。在數字出版中,沒有“齊、清、定”的說法,因為可以方便地復制,作者和編輯人員不需要針對稿件進行交替地審讀和修改,可以同步或交互地對數字內容進行組織和編寫。出版物完成制作并質量檢測合格按三審制要求對整體狀況進行審核,經終審批準后即可安排發稿。互聯網平臺可以使編輯在網絡上進行各項工作,而出版信息的組織與交流不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
2.數字出版對編輯流程的影響
傳統編輯的直接工作對象是書稿,而數字出版中的編輯對象呈現新的特點:多媒體化、數字化海量存儲、隨機檢索、即時傳播等,這些特點對編輯流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出版信息的多媒體化造成編輯流程的復雜化和個性化。數字出版使出版信息由文字和靜態圖片擴展為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要求編輯流程不能僅僅局限于審讀和校對,還包括軟件的測試和評價以及審核支撐軟件的使用是否侵犯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人的權利,多媒體信息的同步監聽監看,顯示功能的反復聯合審核,對附帶的“幫助”“Readme”和“專業詞典”等附件的內容逐一審核。
數字出版物的隨機檢可以檢索海量信息,突破了紙張版面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編輯的工作量。數字出版的即時傳播增強了出版物動態變化的特點,要求編輯流程不能固定,而必須對數字出版物進行全方位、隨時隨地跟蹤,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3.數字出版對印刷流程的影響
數字出版對印刷流程的影響有兩個層次: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方便快捷、批量小。數碼印刷技術的成熟真正實現了按需印刷,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市場、客戶的需求完成印刷任務,打破以往按成本核算的保本印量,從3000冊可以降到300冊,甚至一冊或其中一個章節冊,使以前“不夠本”的優質選題可以自由地得到出版,個性化的印刷業務和出版物的品種數增多了。
其次,數字出版使出版載體從有形到無形,印刷流程甚至消失了。在網絡出版的整個過程中,信息是以數字代碼方式存儲,并按一定的格式制作,從而實現傳播形式多樣化。網絡出版通過數字化的“復制”取代了“印刷”,傳統意義上的印刷環節被“偷工減料”,消化于無形之中。
4.數字出版對發行流程的影響
數字出版將改變傳統發行業的業務活動和工作模式。數碼印刷解決了困擾出版界很久的庫存和退貨問題,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數字出版對發行環節的影響是實質性的,如網上書店,改變了傳統意義的圖書發行,取消了二級批發商和零售商,相應的發行流程被大大縮減了。盡管目前還停留在半傳統、半現代的程度,通過傳統的貨運渠道送貨,但隨著電子商務技術和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的發展,出版物的發行完全可以在網上完成。
網絡出版實質上是一種“無發行”的電子出版。其突出特點是作品的發行環節可以在網上自動完成,可以利用多媒體、遠程網絡等先進技術,加強書店的宣傳和市場調查能力,并使它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快捷、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簡單地說,出版內容提供商把信息發布到網上,而出版內容的消費者到網上去下載,“交易”雙方在互聯網上借助計算機以及互聯網來進行,信息傳播過程不需要“發行人員”去推動發行流程。
歸根結底,數字出版對傳統出版業務流程的改造突出表現在以下三點:一是出版業務流程的簡化。在數字出版技術的推動下,有些出版流程被簡化,如傳統的“核紅”環節,而且必將進一步簡化,呈現合并的趨勢。二是出版業務流程的細化。針對數字信息的特點要進行個性化的流程設置,如增加軟件的測評環節等。三是出版業務流程的一體化。盡管出版業務流程發生了變化,但是其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內容(或創意),一切出版業務流程都是圍繞內容展開的,呈現一體化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