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章程在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及其實現
◎賈黎娜(天津南開大學法學院,天津300071)
公司作為市場經濟最活躍的分子,是社會財富的最大創造者,推動著投資增長和資本積累。公司行為最重要的依據是《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公司法》是國家意志的產物,公司章程則是公司發起人或股東制定的,具有較大的自治性。從某種程度上講,公司章程比《公司法》更為重要。公司章程制定不合理、執行監管不力等因素都會影響公司章程價值的發揮,研究如何通過公司章程條款個性化設計使公司章程符合公司特點,可以使公司章程充分發揮其在經營管理中的價值。
公司章程的定義不盡相同,但一般包含以下要素:公司章程是發起人、股東的一致意思表示;是調整公司內部組織關系和經營行為的書面文件;對公司、股東和管理人員都具有約束力;是公司成立的基礎;是一種公司自治規則。
公司章程的內容分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三類。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是《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必須記載的事項,缺少其中任何一項,整個章程無效。絕對必要記載事項體現《公司法》的強制性規范要求,由此形成的章程條款不屬于公司章程條款個性化設計的范圍。相對列舉事項是指,雖然《公司法》予以列舉,但公司章程可以選擇是否記載的事項。任意記載事項是指在《公司法》規定的記載事項之外,公司章程自由記載的事項。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如載入章程,則發生法律效力,如不載入,不影響整個章程的效力。股東或發起人根據《公司法》授權創制的章程條款在性質上屬于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是章程條款個性化設計的內容。

2.1公司章程是公司獨立人格的基礎和體現,是公司治理的重要依據
公司的獨立人格體現在公司獨立于股東,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具有獨立的財產,有完整的組織架構,能夠自主決策等方面。公司章程確立公司的制度基礎,使公司獲得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詳細記錄公司資本,使公司資本成為確定的、具體的數額,使公司有獨立的財產;對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進行規定,
為公司搭建起完整的組織架構。因此,公司章程是公司獲得法人資格的基礎,是法人的獨立人格的體現。另外,發起人或股東起草公司章程時的協商和博弈,有利于公司章程對可能出現的“內部人控制”、大股東控制現象加以約束。公司章程對股東大會和監事會的監督機制、董事會的決策機制以及管理者的激勵機制等進行規定,使公司能夠順暢運轉,使公司行為更加規范。因此,公司章程為公司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2.2公司章程是公司經營活動的基本依據
公司章程記載了公司的資信能力、組織架構、承擔責任的能力和方式、公司機構的職權、公司與股東的關系以及公司與高級管理人員的關系等內容。公司章程的公開構成,公司重大信息、重大事項的披露,有利于保護股東(現實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潛在投資者)的知情權,便于股東和社會公眾知悉公司經營狀況,有利于股東行使監督權,為社會公眾的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對于債權人而言,公司章程公開便于債權人知曉公司情況,使其能夠充分、及時的行使自己的債權。對于潛在的債權人而言,公司章程公開能夠使其正確預估自己承擔的風險,并有效控制交易風險。因此,公司章程為投資者和債權人與公司進行經濟交往提供了資信依據,是公司經營活動的法律依據。

2.3公司章程是維護股東利益的基本保證
根據美國學者貝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的兩權分離理論,現代公司的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公司實際由職業經理組成的“控制者集團”所控制。伴隨著這一現象的產生,公司的權力重心會出現轉移,股東大會的權力縮小,董事會的權力擴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減弱。股東為了使公司能朝著自己預定的方向發展,可以通過公司章程條款設計來制約公司管理者,實現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制衡。發起人或股東可以協商決定公司組織結構、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組成、職權、議事規則等事項,并將這些事項在公司章程中予以記載;還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規定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選任方式、選任程序,高級管理人員的職權和應承擔的義務,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的離職、競業禁止等內容。當股東權益受到高級管理人員的侵害時,股東可以依據公司章程的規定訴諸法律。這些安排使公司章程成為維護股東利益的基本形式和制度保證。
2.4公司章程在訴訟中的價值
公司章程在訴訟中有對抗功能和準據功能。基于公司章程的公開性,股東、債權人、社會公眾及與公司進行經濟交往的人均被推定已知悉該章程中規定的內容。公司章程的對抗功能僅限于惡意第三人。例如,公司章程就經理的職權范圍作出明確規定,該公司經理超出職權范圍與第三人訂立合同。如果有證據能夠證明第三人對經理的越權行為明知,公司章程可以對抗該第三人。公司章程在訴訟中的準據功能是指公司章程可以作為訴訟裁判的非法律依據。公司章程的準據功能源于公司章程的“憲法”地位。法院在審理公司法案件時應特別關注公司章程的規定。例如,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等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公司章程,使股東利益受到侵害,股東依據公司章程的規定向其主張權利,法院在審理時應對公司章程的規定有所了解,如果董事、監事、經理行為在公司章程約束范圍內,法院可以依據公司章程條款解決糾紛。
猶如一部好憲法是憲政的前提,一個符合公司特點的章程是公司規范運行的前提。如果
一個公司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事先通過章程條款設計對公司組織、運行、監督等作出合理的安排,將有助于促進公司規范運行和內部糾紛的解決,有助于實現公司章程在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因此,在制定公司章程時應研究如何進行公司章程條款的個性化設計。
公司能夠設計章程條款源于《公司法》的授權和商法的私法自治原則。章程條款個性化設計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3.1細化《公司法》的原則性規定
細化《公司法》的規定并不意味著重復或抄襲《公司法》的規定,而是結合公司實際將《公司法》中過于原則的規定進行細化。一般是將《公司法》中過于抽象的強制性規定(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或公司決定載入公司章程的授權性規定(相對必要記載事項)進行細化。例如,《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議事規則和表決程序有規定,但規定過于原則,不夠具體。公司章程的附件中可以增加股東大會議事規則部分,詳細規定股東大會的召開和表決程序,包括通知、登記、提案的審議、投票、計票、表決結果的宣布、會議決議的形成、會議記錄及其簽署、公告,以及股東大會對董事會的授權原則等內容。
3.2補充《公司法》的空白性規定
這一方法是指根據《公司法》的空白授權性規定創制章程條款。例如,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內部組織結構取決于股東自身需求,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董事長擔任,也可以由執行董事或總經理擔任。不同的人擔任相應的職權和職責不同,對此法律并不加以干涉,完全由公司章程規定。再如,《公司法》規定,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除享有法定職權外,還包括“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根據這一授權性規定,公司章程可以根據公司自身情況規定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其他職權。
3.3利用《公司法》的排除性規定
《公司法》允許公司章程排除其任意性規范的適用,授權公司章程“另有規定”。例如,我國《公司法》關于股東行使表決權的規定,允許股東自主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行使。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認繳新增資本,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公司章程可以根據本公司情況或股東意愿約定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認繳的額度。再如,《公司法》第42條對股東會會議通知之時間的規定,“應當于會議召開15日前通知全體股東,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公司章程條款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規定,創制有利于公司管理的股東會會議通知條款。
3.4變通《公司法》的任意性規定
變通《公司法》的任意性規定是指設計章程條款時,以《公司法》的任意性規定為參照,結合公司自身情況對內容進行增減,使章程條款內容符合公司需求。例如,我國《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為上市公司提供了章程范本。除《公司法》規定的章程必須包含的條款外,上市公司可以對《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其他內容進行刪除或修改,只須向證監會說明即可。
4.1公司章程應清晰界定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
公司章程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職權進行清晰的劃定,有利于這些職位更好的發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法》在股東會、董事會等機構的職權設置方面,用語比較概括、抽象,可操作性較差。因此,在實踐中,可以針對不同事項作出明確規定并給予相關內部機構和人員明確的授權。例如,一個有多個子公司、分公司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可以作出如下規定:對外捐贈或贊助事項,應根據不同的額度,由總經理、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分別行使;當子公司其他股東轉讓其所持股權時,公司行使或放棄優先購買權,一般授權董事長行使;分支機構的設置,一般比照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權限,由董事會行使;銀行貸款融資應根據不同的額度,授權總經理和董事長行使相關權力;廢舊物資處置,一般應由董事會行使等。
4.2章程條款的設計要有前瞻性
公司章程的起草在公司設立之前,但效力不僅及于公司存續期間,還及于公司解散之時;不僅及于參與起草章程的發起人和股東,還及于后續加入公司的股東。加之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公司在不同時期對章程的內容有不同的需求,這就要求公司章程條款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例如,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之間的交流渠道多樣化。公司章程在股東大會的通知方式上可以不局限于掛號信、報紙媒體公告等方式,還可以采用電話通知、短信通知、郵件通知、官方
網站公告等方式。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2月4日發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規定,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視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公司章程可以將股東大會的通知方式擴大到QQ、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臺等新興通訊方式,同時要確保消息的真實性、發布渠道的正規性,并做好技術保障和通知回復記錄。
4.3創制章程條款應在法律規定限度內
公司設計章程條款的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是法律許可范圍內的自由。公司章程條款設計應當不與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相抵觸;不得違背法律的基本原則;不得缺少《公司法》規定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股東或發起人在設計公司章程條款時要把握好自由與限制之間的度。
如果把制定公司章程比作“立法”,那么公司章程的貫徹落實就是“執法”。公司章程制定的好壞固然重要,但能否得到有效執行更為重要。公司章程條款個性化設計能夠使公司章程更符合公司實際,增強公司章程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公司章程的貫徹落實,是公司章程價值能否得到充分發揮的先決條件。同時,公司應當制定配套管理制度,通過強有力的貫徹執行,將公司章程的精神和規定融入公司文化,融入公司經營管理的每個環節中,才能把“死”的章程規定轉變為“活”的管理能力,才能使公司章程價值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