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啶醇治療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陳映曼1**郭靜芳1陳偉強2
(1. 廣東省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產科 汕頭 515000;2. 廣東省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腦外科 汕頭 515000)
摘 要目的:觀察氟哌啶醇治療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PADBS)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我院確診治療的PADBS患者13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8例,兩組患者均給予手術、亞低溫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氟哌啶醇治療,統計分析所有患者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評估患者認知功能。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MAP 、HR、MoCA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比例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氟哌啶醇治療可有效提高外傷后PADBS患者的療效,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且無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風險。
關鍵詞氟哌啶醇 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 平均動脈壓 心率 不良反應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
*基金項目:汕頭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汕府科【2014】62號)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aloperid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
CHEN Yingman1**, GUO Jingfang1, CHEN Weiqiang2
(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aloperid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 (PADB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PADB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8 cases eac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including operation and hypothermia treatment were given in two groups, and in addition, haloperidol was giv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AP, HR, MoCA scale were also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s. Conclusion: Haloperid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PADBS, and is of benefit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out significant risk of increasing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haloperidol;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 MAP; HR; adverse reaction; MoCA
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一種臨床顱腦損傷后
較為嚴重的繼發癥,是指傷后數小時內急劇發展的腦組織廣泛腫大或膨脹,可致嚴重顱內壓增高及其它繼發性腦組織損害,嚴重時可導致死亡。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出行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顱腦損傷的發病率有所上升,PADBS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PADBS常規采用手術、亞低溫等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其療效和預后仍較為不理想。有研究顯示,氟哌啶醇治療可有效提高腦外傷患者認知功能恢復,改善意識障礙癥狀,有利于提高整體療效和預后[2]。鑒于此,為進一步提高PADBS的療效和預后,我院通過給予患者氟哌啶醇治療,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我院確診治療的PADBS患者13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8例。對照組: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2.01±6.27)歲,依據受傷原因分為交通事故40例,墜落傷22例,落物砸傷6例;觀察組:年齡23~67歲,平均年齡(42.71±6.58)歲,依據受傷原因分為交通事故39例,墜落傷24例,落物砸傷5例。所有患者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性疾病,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受傷原因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手術、亞低溫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氟哌啶醇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 常規治療。所有患者住院后進行CT檢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對癥治療,進行急診開顱去除大骨瓣減壓手術,術前給予20%甘露醇溶液250 ml+地塞米松10~20 mg滴注,手術方式以血腫清除與去大骨瓣減壓為主;術后采用半導體水循環式降溫毯進行降溫,亞低溫治療時間為傷后2~16 h,對呼吸困難者行氣管切開和呼吸機輔助呼吸,同時給予冬眠肌松合劑持續靜滴。
2) 氟哌啶醇治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后給予肌肉注射氟哌啶醇5~10 mg,2次/d,持續3~10 d。若條件允許即改為口服或鼻飼,3次/d,2 mg/次;若效果不佳,改為每2~3 d加量2~6 mg,最大劑量為24 mg/d。
1.3 觀察指標和標準
統計分析所有患者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清醒后第2 d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評估患者認知功能。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頭昏頭暈、惡心嘔吐、便秘失眠、震顫口干等[3]。
MOCA量表標準[4]:包括了注意力、執行功能、記憶、語言、視結構技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的11個檢查項目,總分30分,≥26分為正常,分數越高,認知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9.12%,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60.29%,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MAP 、HR、MOCA得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MAP 、HR、MOCA得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2)。

表2 兩組患者MAP 、HR、MOCA得分比較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比例為22.06%,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比例為19.12%,前者高于后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PADBS是顱腦損傷后的一種特殊類型繼發性損害,可導致腦組織廣泛腫大或膨脹,損害腦干血管運動中樞致其功能失調和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使顱內壓嚴重增高,進而損傷腦組織,易造成永久性腦組織死亡[5-6]。患者由于腦組織損傷嚴重或永久性損傷,在意識恢復過程中易出現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嚴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7]。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降低顱高壓、改善腦灌注壓和減輕繼發性腦損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8]。
有研究顯示,通過手術、亞低溫等常規治療可有效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有利于抑制內源性有害因子生成釋放和減少腦細胞結構破壞,對PADBS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9]。其機制是亞低溫治療具有降低腦氧耗量和減少乳酸堆積的作用,可有效保護腦組織免受內源性有害因子的損害作用,同時可減輕神經細胞鈣逆流,阻斷鈣超載所致的細胞損害,有利于改善腦細胞結構,促進腦組織的結構恢復,最終起改善腦部功能的作用。但有研究提出,常規治療雖可有效緩解PADBS的臨床癥狀,但患者的療效和預后水平仍較為不理想[10]。
我院通過氟哌啶醇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的患者,表明氟哌啶醇具有提高PADBS臨床療效的作用;同時,前者MAP 、HR、MOCA得分明顯優于后者,表明氟哌啶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體征和認知功能,有利于進一步加快患者的恢復。雖然氟哌啶醇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常規治療的患者,但無顯著性差異,表明該治療具有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風險,但仍在可接受范圍,治療過程中給予相應對癥處理后,患者基本恢復。氟哌啶醇改善患者生命體征以及認知功能,可能是通過抑制多巴胺神經元和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產生鎮靜作用,同時依據腦部環境中相關神經遞質濃度的變化調節自身激動和拮抗作用,在雙重作用下促進系統平衡狀態的恢復,有利于促進腦部組織神經功能的恢復,為恢復治療提供良好的治療條件,進而提高對PADBS的臨床療效和預后水平。
參考文獻
[1] 郝學紅, 張強. 外傷性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臨床分型及治療[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13): 3-5.
[2] 徐海波, 常潔, 石文杰. 奎硫平與氟哌啶醇治療腦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2, 22(5): 347-348.
[3] 龐其軍, 趙穎, 李新春. 腰穿置管過度引流致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減壓手術時機研究[J]. 河北醫藥, 2014, 36(22): 3462-3463.
[4] 相久全, 汪立君. 缺血性腦卒中后早期發生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27): 21-24.
[5] 郭斯檾. 大骨瓣開顱術治療110例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療效分析[J]. 中醫臨床研究, 2014, 6(12): 49-50.
[6] 林偉巍, 張帆, 薛少華. 治療急性彌漫性腦腫脹48例臨床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 2012, 20(12): 62.
[7] 王輝, 魏忠, 劉萬榮, 等. 大骨瓣開顱術對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療效分析[J]. 安徽醫藥, 2013, 17(1): 70-71.
[8] 張彥龍. 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分型及救治[J].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3, 18(3): 171-173.
[9] 孫憲偉. 大骨瓣開顱聯合亞低溫治療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19): 220-221.
[10] 陳銳, 鄒欽, 鄒云龍, 等. 高壓氧治療對小兒外傷性急性彌漫性腦腫脹預后的影響[J].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3, 41(6): 580-582.
收稿日期:(2015-03-03)
作者簡介:**陳映曼(1976-),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產科護理。E-mail:1074737505@qq.com
文章編號:1006-1533(2015)09-0028-03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971.4; R6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