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萍 翁立立 嚴海風 封超群(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1801)
嘉定區馬陸鎮中小學生營養狀況、齲齒、視力檢查結果分析
陸萍 翁立立 嚴海風 封超群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1801)
摘 要目的:了解馬陸鎮中小學生健康狀況,為健康干預提供基礎資料。方法:2014年對馬陸鎮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進行健康體檢,重點分析營養狀況、齲齒、視力情況。結果:中小學生營養不良、超重、肥胖、齲齒、視力下降檢出率分別為2.2%、10.9%、8.5%、46.0%、37.1%。結論:要進一步重視中小學生的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
關鍵詞營養狀況 齲齒 視力 中小學生 健康體檢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of the nutritional status, decayed tooth and vis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Malu Town of Jiading District
LU Ping, WENG Lili, YAN Haifeng, FENG Chaoqun
(Ma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08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learn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Malu Town to provide some basic data for the health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students in the two nine-year schools in Malu Town were given the health examination in 2014, and the focus of the analysis was laid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decayed tooth and vision. Results: The detective rates of the malnutrition, overweight, obesity, decayed tooth and decreased vis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ere 2.2%, 10.9%, 8.5%, 46.0% and 37.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ttention should be further paid to the health problem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targeted intervention must be conducted.
KEY WORDSnutritional status; decayed tooth; vision;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ealth examination
為了解馬陸鎮中小學生健康狀況,嘉定區馬陸鎮衛生服務中心于2014年4月對轄區兩所中小學進行了全覆蓋的健康體檢,主要結果分析如下。
1.1 研究對象
對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兩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一~八年級的3 202名學生(不含九年級學生),按《嘉定區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實施方案》進行檢查,包括內科常規檢查(心、肺、肝、脾)、外科常規檢查(脊柱、四肢、關節、皮膚等)、眼科常規檢查(視力、沙眼等)、耳鼻咽喉科常規檢查、口腔科常規檢查(牙齒、牙周等)、形體指標檢查(身高、體重、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評價等)。3 202名學生中男生1 816人,女生1 386人。
1.2 方法
由進行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按統一標準進行檢查,并進行現場質控。將體檢表進行編碼,嚴格輸入。質控人員對資料進行抽樣評價,數據分析人員進行邏輯校對,確保數據質量。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作為營養狀況評價,以不同年級相應的體質指數(BMI)判斷學生營養狀況,分為營養不良、正常、超重、肥胖;視力低下判定按雙眼中心遠視力在5.0及5.0以上者為視力正常,<5.0為視力低下[1];口腔檢查至少1顆
牙齒出現齲齒者為齲齒病例。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Excel軟件,構成比為評價指標。SPSS 13.0軟件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檢驗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營養狀況
學生營養不良、超重、肥胖檢出率分別為2.2%、10.9%、8.5%。男生肥胖人數高于女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男、女生營養不良及超重檢出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年級組間男生營養不良、超重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三、四年級學生超重檢出率較高;各年級組間男生肥胖檢出率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二、三年級肥胖率較高。各年級組間女生營養不良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各年級組間女生超重、肥胖檢出率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所學校男女生營養狀況檢出率 (%)
2.2 齲齒和視力低下檢出率
兩校學生齲齒和視力低下檢出率分別為46.0%、37.1%。齲齒檢出率男女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視力低下檢出率女生高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各年級間男、女生齲齒和視力低下檢出率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齲齒檢出率隨著年級升高而明顯減少,到七年級出現低谷,說明大多數孩子正在逐步換牙。視力低下檢出率隨著年級升高亦明顯增加。

表2 兩所學校男女生齲齒和視力低下檢出率 (%)
3.1 中小學生超重及肥胖是主要健康問題
兒童及青少年超重肥胖在世界各國普遍發生,也成為我國兒童的主要健康問題,超重及肥胖不但會造成活動的不便及學生行為心理的異常,更是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的長期及深遠危害,提醒我們要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體質指數。本次調查發現馬陸鎮中小學生超重及肥胖檢出率遠高于2007年上海市徐匯區中小學生12.01%的超重及肥胖檢出率[2],三、四年級的男生體重超標率較高,要引起重視。肥胖的原因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也跟飲食、體力活動、靜態生活時間過長、睡眠不足等因素相關[3]。為此,提出以下干預措施:①加大對家長及孩子的健康教育:利用健康講座、視頻教育、健康知識競賽、室外親子活動等形式多樣的方式,讓家長及孩子對肥胖的危害有正確的認識,掌握肥胖與飲食、與運動、與睡眠等關系的健康知識,主動融入到飲食、運動等干預措施中來;②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建立進食細嚼慢咽,晚飯少吃,少吃零食的良好習慣,保障正常的睡眠時間,每次靜坐時間不宜過長,1至2小時后進行活動;③建立以家庭為基礎,以學校為杠桿的體重控制干預計劃:家庭、學校、學生、社區等形成合力,通過合理膳食、積極鍛煉、合理作息時間等形成多維度的干預措施。
3.2 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堪憂
兒童習慣于近距離的讀寫,持續時間過長而光照條
件不良時,眼睛處于高度調節緊張狀態,首先容易形成假性近視,若不注意用眼衛生則容易導致真性近視[4]。2007年上海市徐匯區小學生視力低下率為35.99%,初中生視力低下率為74.65%[2],本次調查發現我鎮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率為37.1%,視力低下率隨著年級的遞升而上升,且三年級至六年級上升速率較快。分析原因,可能與學生學習負擔較重、眼睛長時間處于疲勞狀態有關,長時間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缺乏室外體育活動等相關。針對這一現狀,建議采取以下預防措施:①組織學生學習預防視力低下的健康知識,學會科學用眼和規范、定時做眼保健操;②改善教室和學生家庭的采光和照明條件,減輕學生的眼疲勞;③將學生從繁重的應試壓力中解脫出來,讓他們走進大自然,使學生的眼睛每天得到必要的休息;④定期為學生檢查視力。
3.3 中小學生齲齒防治要推行有效措施
齲齒是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病,如不及時給防治,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本次調查發現,小學一至三年級60%以上學生有齲患,遠遠高于2007年上海市徐匯區小學生9.58%的齲齒率[2]。中小學生正處于換牙時期,齲齒的防治十分重要[5],建議開展以下三方面工作:①將口腔保健作為學校健康教育的重點工作,向學生傳授齲齒的危害與預防的保健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腔保健知識;②提高學生的有效刷牙率,保持正確的刷牙姿勢,使用含氟的牙膏和保健牙刷;③完善社區口腔醫療保健服務,進入學校進行防齲及窩溝封閉治療等。
參考文獻
[1] 李江蓉. 采用不同標準評價學生視力不良狀況科學性分析[J]. 安徽預防醫學雜志, 2008, 14(4): 297-298.
[2] 張敏, 張俊婕, 田慶豐. 上海徐匯區中小學生營養與健康狀況分析[J]. 河南醫學研究, 2009, 18(4): 346-348.
[3] 宋逸, 張芯, 馬軍, 等. 2010年中國中小學生超重與肥胖的行為影響因素[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2, 46(9): 789-795.
[4] 鐘燕, 康如彤, 劉康香. 學齡兒童健康狀況與青春期疾病的調查評價[J]. 華中醫學雜志, 2002, 26(2): 89-90.
[5] 阮世紅, 武劍, 彭績, 等. 深圳市小學生齲齒調查回顧性研究[J]. 中國熱帶醫學, 2005, 5(2): 341-342.
收稿日期:(2014-11-07)
文章編號:1006-1533(2015)04-0050-03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