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每次“大姨媽”駕臨,都把我折騰得夠嗆,有時候直接撂倒在床上,痛得渾身沒力氣,沒少因此請假曠課,也錯過了多次同學聚會、室友出游。現在,每當“大姨媽”即將造訪,我就開始焦躁、擔憂,原本該絢麗多彩的大學生活,因為痛經被抹成了灰色。難道說,沒有最痛只有更痛?我該怎么辦?
河南南陽 貂小嬋
婦女在行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伴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惡欲吐者等證,并隨月經周期發作,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郁不舒、氣滯血瘀,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為治。臨床觀察發現,灸療有明顯止痛效果,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選用。
艾條灸 用點燃的艾條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內側等部位施行溫和灸,當患者感受到艾條熱度向皮膚深處灌注或出現灸感傳感時,疼痛可逐漸緩解。每次每穴艾條灸2~3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1次,連續5天,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附子餅灸 將附子研細,制為餅狀,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附子餅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10~30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1次,連續5天。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隔鹽灸 將適量食鹽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食鹽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10~30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1次,至月經結束。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隔姜灸 將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姜片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10~30分鐘,自經前3天開始,每日1次,至月經來潮、疼痛消失為止。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隔鹽隔姜灸 將適量食鹽放置于肚臍、關元穴處,將姜片放置于食鹽上,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姜片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10~30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1次,至月經結束。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隔藥灸 取紅花、蒲黃、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為細末,加黃酒少許制成藥餅,置于肚臍、關元穴處,取艾絨如蠶豆或棗核大小,放在附子餅上,點燃艾絨施灸。每穴灸3~5壯,每次10~30分鐘,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1次,至月經疼痛消失為止。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中成藥藥酊灸 取云南白藥酊或麝香風濕油或正紅花油適量,用棉簽蘸藥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或關元穴、肚臍處,然后用點燃的艾條在搽藥部位施行溫和灸,當患者感受到艾條熱度向皮膚深處灌注或出現灸感傳感時,疼痛可逐漸緩解。自經前3~5天開始,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連續5天。1個月經周期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
中成藥藥液灸 取復方丹參液或當歸注射液或紅花注射液適量,方法同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