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松
蛋白尿是慢性腎病的典型表現之一,其病情頑固,纏綿難愈,復發率高。使用西藥治療毒副作用大,反跳現象明顯,遠期療效不甚理想。中醫認為,腎病蛋白尿系脾腎氣虛、濕濁潴留所致。脾主運化,攝取水谷精微,輸布水液;腎司開闔,司精氣的藏蓄與濕濁的排泄。脾虛則運化無權,難以攝取精微,又難以輸布水液;腎虛則開闔失常,未能固攝精氣,又未能排泄濕濁。清不升而濁不降,漸致血清蛋白偏低,膽固醇反高,尿蛋白大量喪失。患者浮腫,顏面及四肢按之凹陷,有的可伴有胸水、腹水,胸悶憋氣,脘腹脹滿,尿量明顯減少。由于尿蛋白濃度高,易起泡沫。慢性腎病病程長久,必有淤血內停,阻滯臟腑經絡。
本病治宜健脾腎,清濕熱,化瘀血。筆者自擬“參芪苓術湯”治療腎病蛋白尿,頗有效驗,一般服藥20~30劑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尿蛋白轉陰。
組方用法 黨參、茯苓、肉蓯蓉、枸杞子、澤瀉、丹參各20克,黃芪、薏苡仁各30克,白術、山萸肉、當歸各15克,萆薢、川芎各10克。水煎2次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
方解 方中黨參、黃芪、茯苓、白術益氣健脾;肉蓯蓉、山萸肉、枸杞子補腎益精;薏苡仁、澤瀉、萆薢解清利濕濁;再配以丹參、當歸、川芎活血化瘀。諸藥合用,使脾腎得健,濕濁得祛,瘀血消散,故獲效驗。而且丹參、當歸、川芎類活血化瘀藥可增加腎臟動脈血流量,改善腎組織缺血缺氧,修復受損的腎組織,增強腎對蛋白的回吸收,減少乃至消除蛋白尿。
溫馨提醒
慢性腎病蛋白尿久不消退者,常因抵抗力差,或由于應用西藥免疫抑制藥抑制了細胞免疫功能,致患者抵抗感染的能力減弱,易招致反復感染,使腎病復發遷延。因此,患者平時應經常服用中成藥“玉屏風散”,以增強抵抗力,預防外感,減少復發,并注意改善營養,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治療期間不忌口、不忌鹽,以防食欲減退,造成營養物質缺乏,蛋白質減少,電解質紊亂,不利于腎臟的修復和腎功能的恢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