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橋 任衛鋒|文
本文主要分析鈦行業在2016年值得關注的市場熱點,如鈦白粉相關標準公布實施為企業改造指明方向,軍工、航空等領域對鈦的需求拉動鈦材消費回暖等,看經歷了低迷的鈦產業能否在今年否極“鈦”來。
時光軸很快劃到了2016,新的一年,我們進入了“十三五”。國家有很多新的法律法規、政策條例以及戰略舉措在今年實施和推廣,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在有色金屬行業領域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鈦行業在2016年值得關注的市場熱點,看經歷了低迷的鈦產業能否在新的一年否極“鈦”來。
2015年9月11日《鈦白粉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以下簡稱“《限額》”)標準正式發布,并將在2016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適用于硫酸法和氯化法鈦白粉生產企業單位產品能耗的計算、考核以及對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的能耗控制。新標準實施后,預計淘汰的總產能將占其年產量的20%。
《限額》為企業提供了單位產品能耗的最低門檻,將促進企業積極主動地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同時樹立行業標桿,為企業改造指明方向和目標;能耗準入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評估與審查提供了依據,從項目設計的源頭把好“節能關”;同時,標準規范了單位產品能耗指標概念、能源統計范圍、計算公式等,方便同行企業之間的節能對標。標準實施后,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和提高行業總體水平,預計每年可節約170萬噸以上標準煤的能源消耗。
根據鈦白粉單位產品能耗限額要求,鈦白粉生產企業將運用各種方法實現節能減排,不但降低單位產品過程中的原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而且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企業在國內國際的核心競爭力,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更換高能耗設備等方式,把排放量降下來,在將來發展過程中,能耗、成本降低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伴隨著國家航天大飛機項目的推進及C919大機型走俏,核電中長期規劃的出臺、中國新一輪武器裝備的升級、國際航空業回暖,2015年國內工業4.0概念風行,《中國制造2025》發布,同期2015年國內海綿鈦及相關制品的價格較2014年有所回升,盡管價格依然相對低迷,但多數業內企業仍看好國內鈦制品市場。
目前我國鈦金屬行業將迎來結構性發展機遇,未來中國鈦需求仍將以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長。安泰科認為,未來鈦材需求增長將主要依靠軍工、航空等高端及新材料應用領域對鈦的需求拉動,將有力促進鈦材消費的回暖,比如大飛機制造項目,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于2015年11月份下線,將在2016年實現首飛,然后交付使用,并且已經手握517架訂單,2016年將是大飛機項目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對鈦材的需求將會逐步上升,國內鈦材生產企業將從大飛機項目受益。
新材料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之一,在2016年可謂是關鍵發展推進年,涉及高端的鈦材作為新材料重要成員,也將在2016年的關鍵年中扮演重要角色。
高端鈦材主要指基于海綿鈦加工后生產出的高性能純鈦或鈦合金產品,其應用范圍涵蓋多個領域。目前高端鈦材技術主要掌握在美、日、俄等國,具有較高的市場壟斷地位,議價空間不大,制約我國當前高端鈦材使用范圍和規模。但在我國推進新一輪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高端鈦材又將引來新一輪需求。例如,在全球范圍50%鈦棒用在航空領域,美、俄均超過50%,而我國僅不到20%,未來空間很大。2014~2020年,美國四代戰機將取代三代戰機,四代戰機F-22鈦棒材使用比例為40%,而蘇-27、F-15等三代機用鈦比例僅為17%。中國大飛機、航天空間站、嫦娥計劃都會大量使用鈦棒。
在航空工業領域,無論是民用飛機還是軍用飛機,因具有耐高溫、高強度、低質量、高抗蝕性等優良性能,高端鈦材已成為各類飛機機身以及發動機的重要材料,且其用材占比還將不斷提升。民用航空方面,民航飛機進入國產時代,中航工業此前預測未來20年我國新增民用客機數量將超過五千架,同時在求援、城市安全、農業、消防等方面對民用飛機需求也將快速增長。軍用方面,在國際軍備競賽背景下,我國繼續加強國防建設,優化提升空軍裝備水平,軍用飛機更新換代將打開巨大需求空間。
在海洋工程領域,包括船舶制造、海水淡化、海洋油氣開發、海洋能源利用等方面都將增加對高端鈦材的需求,特別是船舶制造業帶來較大想象空間,包括新建船舶增量需求以及單位鈦材用量占比提升兩個維度。
在核電領域,隨著今年核電建設重啟,“十三五”期間核電將迎來建設高潮,核電用鈦焊接管作為在核電領域用到的重要高端鈦材,在啟動新一輪核電建設后將帶來鈦材的巨大增量需求。
在汽車領域,汽車制造正邁向輕量化發展階段,高端鈦材因強度高、質量輕,在汽車材料成分中占比逐步提升。
在裝備制造領域,《中國制造2025》提出未來大力發展高端裝備,高端鈦材因其優良性能也將作為重要的新材料推廣使用,未來在醫療器械、數控機床、機器人、3D打印等方面都將得到廣泛應用。
高端鈦材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其涵蓋的行業既包括“一帶一路”戰略重點支持的“走出去”行業,也屬于“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兼具“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兩大概念,在國家戰略和政策面的推動和支持下,2016年將是我國“十三五”發展的開局之年,就中國國情而言,高端鈦材涉及的推廣應用可謂是攻堅之年,由此而導致的鈦材需求回升甚至增長的空間值得想象和期待。
2015年國內外鈦業企業風潮涌動,出現業務整頓及兼并風潮。
在鈦白粉行業,2015年5月,佰利聯募資90億元并購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企業四川龍蟒,成為全球第四大企業。同期,鈦白科技、氟產品和特殊化學品領域擁有領先市場地位的全球化學公司科慕公司(The Chemours Company),宣布完成與杜邦公司(DuPont)的拆分工作,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上市公司。隨后8月份科慕宣布,將關閉其位于美國特拉華州威明頓附近的鈦白粉廠以及位于美國田納西州工廠中的一條鈦白粉生產線。這兩項關廠舉措將減少大約15萬噸鈦白粉產量。
近年來,鈦白粉價格持續低迷和環保要求對企業的壓力漸現,部分落后產能選擇退出市場。“十三五”期間硫酸法生產鈦白粉將進行減量置換,對環保、能耗、安全生產不達標和生產不合格的企業要依法依規有序關停退出。同時,供給側改革的推進,2015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6年提出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任務,使得鈦白粉行業兼并重組速度加快,上述兩大國內外鈦白行業整頓或兼并大事勢必對2016年的鈦白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2016年,鈦白粉等化工行業作為去產能的重點領域,將迎來提質增效的機遇期。根據鈦白粉污染防治意見,將在清潔生產、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等方面提出要求。鼓勵氯化法鈦白生產工藝,單線年產能達到3萬噸以上,并以二氧化鈦含量不小于90%的富鈦料為原料。國內鈦白粉年產能過10萬噸的企業僅約10余家,而低于5萬噸的企業,合計產能有近50萬噸,如該部分產能被淘汰,將減少行業總產能20%左右,供需關系將得到改善。
在鈦金屬制品行業,我國同樣面臨產能過剩,特別是中低端海綿鈦及其制品嚴重過剩,導致全行業的整體利用率不足。在市場價格低迷暑期,企業庫存大幅攀升,而很多海綿鈦企業在項目建設時設定的0#海綿鈦市場價超過8萬元/噸,以目前的5萬元/噸來看,企業明顯虧損。2015年中航唐山天赫進入徹底的資產重組事件,將引發2016年海綿鈦及其金屬制品企業的求變,可能有一部分企業被重組兼并或是一些已經上馬的項目轉向,在供給側和去產能方面去落實中央既定的方針,這是政府層面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市場競爭令一批“僵尸企業”難以生存,必須整頓、并購以求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