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余囡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社科部體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8)
?
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建設與開發
金余囡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社科部體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等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從認知、技能、體能和職業素養四個項目課程模塊的應知應會目標、能力標準、鑒定與評價標準對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服裝營銷與表演方向)所采取的“專企融合”的體育課程設計進行了研究,認為“專企融合”的體育課程是行之有效的,建議:①針對不同專業可以采取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與方式;②體育課程的開發要注重融合與創新;③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專企融合;服裝設計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
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是達利女裝學院的重點專業,也是杭州市重點扶持專業(學科),是浙江省示范建設專業之一。服裝設計專業(服裝營銷與表演方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服裝營銷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服裝終端賣場銷售與管理能力、個人形象設計的能力,能從事企業服裝營銷督導、終端管理、服裝演出與策劃等活動的高技能型人才。它所培養學生的就業崗位有終端店長、品牌督導、陳列師、個人形象設計師和表演模特。
根據該專業培養目標分析其職業特征,在就業崗位中形象氣質型態在工作中占重要地位。這類工作目的在于能夠展示公司形象,促進交流和溝通。基于此該專業職業體能培養目標是把職業教育與形體訓練相結合,既注重外在美的訓練,又注重美的鑒賞力、美的情操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在課程理念上強調知與行的統一。學以致用,以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為主。通過職業實用課程的教學,構建形體技能教育與職業素質教育結合的平臺,充分展示形體訓練在校園文化建設和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形體訓練與專業教學相結合,主動服務、服從于專業培養目標,使形體訓練成為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發展的重要手段與途徑。
1“專企融合”模式的相關概念
1.1校企共同體
通常的校企之間的合作是雙方基于其各自利益在某方面達成一致,這種合作由于是各自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往往不穩定與高效,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提出,校企共同體應當以共同利益為基礎, 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為前提, 以文化共融為切入,以師資共建為核心, 以課程共定、教學共管、基地共建為依托, 有明確的合作目標、合作期限和合作規則, 合作各方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或某些環節共同投入、共同參與、共享成果、共擔風險。校企共同體摒棄了簡單校企合作的弊端,將企業和學校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學校的利益也就是企業的利益,企業的利益也被學校所重視,這樣學校和企業真正成為了一體。
1.2“專企融合”模式定義
“專企融合”是在校企共同體成立的前提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結合自身與實際的特點提出的模式,具體指學校和行業主流企業成立“三級學院”,成立的“三級學院”實際是一個校企共同體的角色。每一個“三級學院”都要有相對應的委員會。這種模式更彰顯了學校專業自身的特色,使得在這種模式下培養的學生相比于其他學生更加適合企業的生存環境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學生在學校內就可以進行真實的企業實習項目學習和培訓,使得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距離被無限縮小,學校和企業為了共同培養學生,及時反饋與改進培養方案。
1.3“ 專企融合”模式的理論依據
“專企融合”模式的理論依據主要是校企共同體理論。“專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級學院是校企共同體的一個繼承體,它繼承了校企共同體的全部特征并具有自身新的特性。校企共同體和“專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級學院之間的關系類似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中的父類和子類的關系,子類可以繼承父類的屬性,即三級學院這一實體也是一個校企共同體。一般來說,一家主流企業主要從事某個行業(專業),專業和企業的融合程度更為緊密。
2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建設
2.1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各模塊目標和能力標準
根據杭職院服裝設計專業(服裝營銷與表演方向)的培養方案要求從認知、技能、體能和職業素養四個模塊確定該專業其所需具備的應知應會目標和各模塊能力標準。
2.1.1模塊一:認知(表1)。

表1 認知模塊內容
2.1.2模塊二:技能(表2)。

表2 技能模塊內容
2.1.3模塊三:體能(表3)。

表3 體能模塊內容
2.1.4模塊四:職業素養(表4)。

表4 職業素養模塊內容
2.2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鑒定與評價標準
本課程是以實踐教學為主的課程,鑒定由應知能力、應會能力二部分組成,其中,應知部分占10%,應會部分90%(包括學習態度)。

表5 鑒定與評價標準
3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的效果
為了調查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的效果,就對體育課程的興趣、課余主動參與體育活動頻率、對體育課程的滿意度、是否提高了你的身體素質、是否提高了你的職業素養這五方面對參加課程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了解到,有99%的學生認為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使其職業素養有了提高,其中38%的學生認為有非常大的提升。有93%的學生認為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提高了其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其中32%有很大提升,沒有學生認為該課程使其對體育課的興趣下降。有91%的學生表示參加該課程的學期,其課余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增加,其中28%顯著增加。有98%的學生對該課程表示滿意,表示非常滿意的占39%。93%的學生認為該課程使得其身體素質有了提高,其中21%認為有明顯提高。
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接受并認可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并且該課程在實際操作中也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4基于“專企融合”服裝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對大學體育課程的建議
4.1針對不同專業可以采取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與方式
在社會分工日益明確的今天,大多數從業者都是專業性人才,而這樣的“專業”,使得人們患有職業病的風險大大增加。例如久坐容易得頸椎病,久站易得靜脈曲張,常常彎腰搬重物容易腰椎間盤突出等,所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開展不同的體育課程設計的非常有必要的,體育活動有助于預防甚至治療職業病。例如游泳有助腰椎間盤突出的輔助治療,乒乓球有助緩解視疲勞,舞蹈和健美操有助于形體塑造。
4.2體育課程的開發要注重融合與創新
隨著人們休閑意識的覺醒,娛樂與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體育是非常好的娛樂工具和健康促進手段。對于體育課程來講,在保證一定的身體活動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其他領域的知識與技能,例如日常生活急救措施,職業病防治,拓展訓練,體育游戲等日常生活中必需有身體活動參與的知識與技能,如此不僅使得體育課的生命力大大增強,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4.3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終身體育意識
沒有掌握一項體育技能往往難以堅持體育鍛煉。據調查可以堅持體育鍛煉的人群當中有九成以上至少掌握一種體育技能,有一半以上的人群甚至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體育技能。體育課程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運動生理學研究表明,一年以上不參加體育鍛煉,以前鍛煉的肌肉將回到未鍛煉前的水準,體育鍛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對體育的熱愛和參與往往需要貫穿終身,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奧巴馬時都說過,他堅持每天游泳一千米。如果習主席沒有游泳這一體育技能和終身體育意識,是很難堅持每天參加體育鍛煉的。
5結語
服裝設計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是為高職院校該專業(服裝營銷與表演方向)學生開設的職業體能課。該課程緊緊圍繞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適應現代社會的高等技能型人才,以能力為導向,實施系統的課程教學內容。通過學習,彌補形體缺陷,使身體協調發展,訓練造就理想體形。形體塑造集健康、形體美化、舉止、姿態和形象設計于一體,形體、形象美的訓練過程,是美育的教育過程又同樣是為身心(形體和心理)服務的,使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的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在發揮自我價值時更加追求個人品味,提高對美的鑒賞力。本課程既注重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內容過程,又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后續自我鍛煉習慣和職業素養的養成。“職場情景”教學,提高形體教學與專業培養的關聯度與教學的實效性;實踐教學通過項目教學的形式進行,建立“專企”融合模式,為學生的實踐提供真是的工作環境和真實項目、任務,以此提高職業能力和素養,以期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服務,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翁惠根.職業實用體育課程改革與建設[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翁惠根.銀行柜員職業實用體育課程改革與建設[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4]胡振浩.高職體育職業體能創新教學體系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7).
[5]徐曉斌,邵曉春,胡振浩. 浙江省高職高專體育課程改革現狀與分析[J].運動,2010(7).
[6]李岳兵.基于生命需求的高職土木建工專業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建設[J].浙江體育科學,2010,32(5):77-79.
[7]李儀.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現狀與構建[J].體育與科學,2012(6).
[8]曾永忠.高職體育課程內容體系設計與實施構想[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4).
[9]安蓉泉.為思政課教育搭建入腦入心的“立交橋”-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實踐[J].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
[10]顧曉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綜述[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11]劉曉.高等職業教學辦學模式改革:時代呼喚與現實訴求[J].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3).
[12]葉曉杰.校建工專業職業實用體育課程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13]錢應華.論高職高專院校職業實用性體育校本課程開發[J].教育與職業,2014(6).
Based on the Special Enterprises Fusion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ports
Clothing Occup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JIN Yu-na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logical reasoning and so on, through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from the cognitive, skills, physical fitness and occupation literacy project four curriculum module should be known target, ability standar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the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stume design professional clothing marketing and acting direction) sports curriculum design adopted"special enterprises fusion" is studied, that "special enterprise integration" of the sports curriculum is effective,recommended:①Different majors can tak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and different ways.②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③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ports skills and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Key words:college enterprise integration; fashion design;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ports course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624(2015)03-0065-04
作者簡介:金余囡(1982-),女,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人文和體育教學.
收稿日期: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