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睿,朱知標
(1.云南會澤縣城鄉供水總廠,云南會澤 654200;2.云南會澤縣水務局工程管理站,云南會澤 654200)
會澤縣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縣、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扶持縣。雖然境內金沙江、小江、牛欄江、以禮河四水穿境而過,但大多江水看得見喝不著,人均擁有水資源量2747m3,比全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2780m3少33m3,比云南省人均水資源擁有量6931m3少41843,會澤仍然是全省缺水嚴重的縣份之一。
第一,水源保障難。因受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條件及持續干旱的影響,全縣區域內水質性缺水、資源性缺水狀況突出。部分山區鄉鎮由于山高水低,生活用水在干旱的時候很難得到保證。同時,由于水廠管理分割,全縣區域內的水資源缺乏統籌調度,全縣水資源的利用率相對低下,工程性缺水也比較突出。
第二,水質保障難。一些地區水質不達標、方便程度不達標?,F有集鎮管網進戶工程不完善,計量設施不配套,許多工程由于年久老化失修,漏水、滲水日益嚴重。同時,全縣21個自來水廠中有7個水廠沒有水處理能力。只有金鐘水廠擁有水質檢測設備,其余各鄉(鎮)水源情況不一,沒有檢測監控設備、缺乏專門的管理人員,在對待水質的問題上難以統一和控制。尤其是部分水廠人員較少,有的原來只有1名甚至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基本沒有對水質不達標等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
第三,管理水平低。除縣水務局直管的金鐘、者海等幾家水廠外,其余水廠為水務局、鄉(鎮)雙管單位,80%的水廠沒有建立物資臺賬,材料出庫入庫沒有登記。
第四,水廠效益低。由于供水無保障、管理水平低,導致效益低下。
為了建立科學有效的集鎮供水管理體制機制等,會澤縣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戰略,以“工程有人管、水費能承受、企業能運行、效益能發揮、群眾得實惠、地方得穩定”為目標,在全省率先啟動了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
2011年把原來的21個具有事業單位性質的城鄉自來水廠撤并改制成立了會澤縣城鄉供水總廠。供水總廠成立后,通過在縣城及各鄉鎮建立生產和營業網點,與供水廠供水主管聯網,水源跨區域調度、統一水處理工藝及設備設施、智能收費軟件的推廣應用等方式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基礎,面向農村農戶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管網設施為一體的“一張網”戰略布局??h城以總廠廠部為中心,集中規范管理、統一有效調配,科學合理布局,為供水覆蓋面的延伸夯實基礎,更好地服務于城鄉供水事業。
對于建成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由于點多面廣,有用水戶協會的村組,由用水戶協會進行管護、沒有用水戶協會的,由村組安排人員進行管護,對用水戶實行有償供水,所收水費用于管護人員的報酬和管網的維修。做到“有機構管,有人員管,有經費管”的“三有”良好狀態,真正實現城鄉水給、供、管系統化建設管理體制。
一是在財務管理方面。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其所有支出(含人員工資)控制在其創收的收益內,分廠間收入不平調、不拉用,超支一律不予彌補;各自來水分廠和泵站報帳員按月或按總廠要求上劃收入、核銷支出,實行收支兩條線;二是在日常供水工作管理方面。特別是面對多次自然災害的考驗中,各單位、部門、科室各司其職,充分體現一體化管理的成效。成立專業維修搶修隊伍,根據各供水區域的需要,調配人員,推行科學巡檢、管理、維修輸水管線,保證搶修管道時區域居民及時用水。實現了全面覆蓋、上下協同、管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目的。三是在資金、物資調配管理方面,項目資金統一安排,物資統一采購,有目標、有計劃的進行資金的安排調整,對物資進行合理調配。在金鐘、者海、娜姑、待補等較大水廠建成物資中心倉庫,專人管理,物資調配更加方便快捷。四是在人員管理方面。制定《人員招錄用管理規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全面考核、擇優錄用的原則,從學識、品德、能力、經驗、體格、符合崗位要求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核。切實加強對人員進出的管理,改變了過去人員隨意進出的散亂局面。
總廠成立以來,一直探尋水利融資新模式。采取銀行貸款、民間投資、集體籌資、引導其他經濟組織參與多元化投資等融資方式。一是向發展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直接用于供水工程的建設,并以水費收入作為償還貸款本息和自身收益資金的來源;二是鼓勵用水大戶參與供水工程設施投資建設;三是與其他一些水利行業投資公司合作建設重大供水工程項目。四是依托安全飲水集中供水工程等項目對各鄉鎮供水設施進行建設。
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改革有效打破了城鄉地域界限,整合了水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瓶頸,變“多龍管水”為 “一龍管水、團結治水”,改變了供水設施群眾管不了,村上管不好的局面,基本實現了“工程有人管、水費能承受、企業能運行、效益能發揮、群眾得實惠、地方得發展”的目標。
[1] 陳進,黃薇.長江環境流量問題及管理對策[J].人民長江,2009,40(8):17-20.
[2] 崔樹彬.關于生態環境需水量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水利,2001(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