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豪斌
(云南省羅平縣阿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云南羅平 655816)
阿崗鎮種植冬早馬鈴薯歷史悠久,只是以前種植面積較小,技術不成熟。我站5年前就開始對冬早馬鈴薯進行了一系列的推廣種植和試驗示范,有效提高了種植戶的種植技術和土地的畝產量,根據近年實際測產,在種植技術、水源條件和土地肥力都達到上等水平的革宜村委會,最高產達到3344kg/667m2,最低2156kg/667m2,平均產2657kg/667m2,給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阿崗鎮農田水利設施薄弱,特別海子里面水資源缺乏,又加之后山幾個村委會田間道路狹窄不平,地窄坡陡,交通不便,很多地方無法機械化操作,對冬早馬鈴薯種植及整個農業生產形成了極大的制約。
不少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圖快省事,用牛耕種的過程中少種漏種,寬窄不一,甚至有些農戶連水都不灌,馬鈴薯有病蟲害不進行處理,更別說學習一些相關的高產栽培技術及預防霜凍災害等等,完全靠天吃飯。
鎮內沒有龍頭企業深加工,銷售主要靠零散商家收購,或者農戶直接到幾個街道零售,主要是銷售給人直接食用。與技術更新、商品市場信息、市場流通為主的產業綜合服務跟不上發展的需要,導致一些高產的品種由于不符合當地人的口味而又銷售不出去就無法種植推廣。
一是由于財政困難政府投入不足,缺乏新品種引進和推廣經費、缺乏組織農戶開展生產和管理的技術培訓的相應經費、缺乏市場開拓和市場建立的經費;二是農戶投入不足,優質種薯、農家肥、化肥、管理等投入均較少。
選擇單株生產能力強、塊莖個大、食用性好、結薯率高、抗逆性強、抗病蟲害、有賣相能賺錢的品種。經過這幾年的種植推廣,目前我鎮種植的主要高產品種有“合作88號”、“會-2”、“威芋三號”等,但還有半數多農戶還在種植老品種“馬芽殼”。
馬鈴薯不能與茄科作物連作,因它與茄科作物連作易加重病害,并且種性退化快,最好與非茄科作物實行三年以上輪作。
目前阿崗鎮冬早馬鈴薯主要種植在轉長河流域和后山村委會水源比較好的地方,稻田比較多。馬鈴薯屬深耕作物,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氣好,并可提高土壤蓄水,深耕要在20~25cm。先用耕地機套上犁頭深梨,再以旋耕機打碎以使土壤顆粒大小合適,為馬鈴薯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為高產打下基礎。
冬早馬鈴薯采取蓋膜種植,所以采用集中施肥,效果很好,用1~2包/667m2普鈣與1500~2000kg/667m2農家肥混合拌勻后,條施或穴施都可以,然后用一包復合肥和10kg硫酸鉀混拌后穴施于種薯周圍。這里增施鉀肥,主要是阿崗鎮馬鈴薯產區普遍缺鉀,馬鈴薯又是喜鉀作物。
2.5.1 播種時間 適時播種是取得高產及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又要在生長期避開霜凍,又要考慮產量及早收,所以在溫度條件允許下盡量早播。根據我鎮冬早馬鈴薯播期試驗,海拔1800m以下低凹地區最佳播種時間在每年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海拔1800m海子地區最佳播種時間在1月下旬。
2.5.2 種植密度及方法 由于冬春干旱和氣溫偏低容易導致出苗不齊和植株低矮,應根據所選用品種適當提高種植密度,以保證產量。種植時采用帶狀地膜覆蓋種植,播幅2m寬或者1.1m寬,起壟要高,約20cm。根據株行距開溝點播,開溝后先放種薯,然后再按前面的施肥要求進行施肥。采用2m一個播幅,一個播幅4行,采用2m的馬鈴薯專用地膜,行距50cm,株距30cm,4000 ~4500株/667m2;采用1.1m播幅種植,小行40cm,大行70cm,株距27cm,4000~4500株/667m2。蓋膜時,地膜要緊貼土壤,四周要蓋嚴壓實,地膜與地膜之間的間距不超過20cm,有利于保溫保水。
2.5.3 播種深度 阿崗冬春干旱,要深播,約15cm左右;當然有些特別潮濕和土壤粘重的地塊,應播淺些,以8cm左右好。
2.6.1 查膜護膜 種后加強查膜護膜,保持膜面完好,若有破損,應及時用細土封好破損處,如有膜被風吹起,要及時重新用土壓實。
2.6.2 查苗護苗 播種25d后開始發芽,待膜內出現幼苗后適時破膜放出幼苗,避免苗被燒死,然后用細土重新封好出苗口,防止膜內溫度散失,保證幼苗生長。
2.6.3 實時灌水,速灌速排 待苗出齊后灌水一次,盛花期灌水一次,馬鈴薯塊莖膨大期灌水一次。
2.6.4 培土發棵期要重視培土,一方面可壓除膜內雜草,另一方面能促使馬鈴薯形成較多的匍匐枝,也避免了匍匐枝伸出土外,也避免了馬鈴薯見光變綠,有利高產。
當田間發現生病植株時應立即拔除丟到大田外處置,并用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者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黃螞蟻、馬鈴薯塊莖蛾等,可用30%呋喃丹顆粒劑1.5~2kg/667m2隨播種施入播種溝進行防治。
當大田70%的馬鈴薯莖葉枯黃時,說明馬鈴薯已成熟,即可收獲。收獲后要清除地膜,以免污染土地。
[1] 孫慧生.馬鈴薯生產技術百問百答[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