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綺冰
(廣東羅定市農業技術推廣實驗場,廣東羅定 527200)
羅定市地處廣東省西部,全市總面積2327.5 km2,現有耕地面積45858 hm2,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4924 hm2,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春秋暖和,熱量豐富,夏長無嚴冬,雨量變幅大,溫、光、熱地域差異明顯。全年降水量1260~1700 mm,年平均值在1500 mm左右,年平均日照率42%,平均氣溫在22.10℃左右,四季皆可耕作,且適宜種植各種蔬菜。近年來,為優化我市農業產業結構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發展種植經濟效益高的蔬菜作物很有必要。從2012年起,通過引種、示范、推廣種植豐綠苦瓜,總結出一套豐綠苦瓜高產栽培技術加以推廣應用,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決定引進優良品種豐綠苦瓜種植。該品種于2012年引入羅定市,當年分別在羅平鎮、船步鎮各試種15 hm2,2013年至2015年全市累計推廣種植108hm2,豐綠苦瓜現已成為我市菜農種植首選的苦瓜品種,該品種果肉豐厚、耐貯運、品質優,每667m2產量3500~4000kg,純收入達3500多元,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豐綠苦瓜屬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75d,植株生長旺盛,側蔓結果為主,果形端正,果實長圓錐形,條瘤粗,果色淺綠亮澤。瓜長28~32cm,橫徑7~8cm,單果質量450~500g,果肉豐厚、緊實,肉質爽脆,苦味淡,耐貯運。
豐綠苦瓜對土壤要求不高,一般選擇土層深厚、地勢開闊、排灌方便、有機質豐富的灰黃泥田、砂質灰泥田、灰黃砂田和沙壤土等土壤,但以肥沃的砂壤土最為適宜。由于種植苦瓜不宜連作種植,所以應選擇近3年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土壤栽培。播種前應施足基肥,以腐熟畜禽糞便、花生麩等有機肥效果最好,在整地時施農家肥1500kg/667m2、硫酸鉀15kg/667m2、磷肥25kg/667m2,然后覆土做畦。畦帶溝寬180~200cm,畦高35cm左右。
由于豐綠苦瓜為中晚熟品種,本市最適宜播種期為3~4月或7月,一般不宜作早春栽培。為確保種子發芽整齊,播種前先用50℃左右的熱水浸種15min,然后再用30℃溫水浸種10h,其間應換水1~2次,并輕輕擦洗種子,撈出瀝干置于30℃左右催芽,每天用清水清洗1遍,3d后,當苦瓜芽長到0.5cm長時即可播種。春植宜采用營養杯或育苗盤育苗,夏秋種植采用浸種催芽直播的方式,用種量為250~300g/667m2。
當苦瓜苗長到3~4片真葉時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移栽,行距0.6m,株距30~50cm,栽植1500~1800株/667m2。種植時將營養缽苗連土取出,定植于穴中,每穴2~3苗,定植后淋足定根水。
當植株抽蔓時開始搭架,以穩固為宜,采用雙行人字架,當瓜蔓伸出20~30cm時將瓜蔓引上架,在引蔓的同時需進行整枝,根據生長情況,在初花期開始選留1~2條粗壯的側蔓,其余的分枝和側芽除去。
豐綠苦瓜結果期長,需要充足的肥水,除施足基肥外,按照前期輕、中期重、后期補的原則施肥。開花期結合中耕培土培肥,施農家肥25~30kg/667m2,復合肥25~30kg/667m2,為提高坐果率及促進果實膨大,可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陰雨天氣應注意及時排水,以防畦面積水引起爛根。
豐綠苦瓜單性結實能力差,如遇連續低溫陰雨天氣或昆蟲較少時應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應選擇晴天上午7~9時進行,授粉時先摘取雄花,去除花冠往雌花的柱頭上涂抹即可。
豐綠苦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瓜實蠅、蚜蟲、斜紋夜蛾等。如遇陰雨天氣易發生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每周噴1次,連續噴3次;在通風和排水不良時易發生白粉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每周1次,連續噴3次;防治炭疽病可用25%溴菌腈500~600倍液噴霧,每周1次,連續噴3次。瓜實蠅在幼瓜內產卵,幼蟲在瓜內蛀食,可用辛硫磷1000~1500倍液噴霧,每周1次,連續噴3次或用套袋的方法進行防治;蚜蟲可用70%吡蟲啉7000~8000倍液噴霧防治;斜紋夜蛾可用蘇云金桿菌600~8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及時采收不僅可以確保產品質量,還可以增加坐果數,提高產量。當果實瘤狀或條狀突起飽滿,果實有光澤,瓜皮尚帶綠色或淺綠色時為最佳采收時期,也就是在開花后20d左右選擇晴天早晨日出前采收為好,此時瓜肉細嫩,微苦帶甜,品質佳,耐貯運。
[1] 修崇基.豐綠苦瓜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5(5):99-100.
[2] 何強新,李冰,龔仕鋼,等.豐綠苦瓜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4(9):22-23.
[3] 張長遠,羅劍寧,羅少波,等.優質耐熱苦瓜新品種“豐綠”[J].園藝學報,2008,35(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