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芳 ,李 雙,孫 凡,曹克剛
偏頭痛的現代醫學治療現狀
韓芳1,李雙2,孫凡3,曹克剛1
1.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北京100700);2.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3.北京市房山區中醫醫院
摘要:偏頭痛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科疾患之一。目前現代醫學治療主要包括急性期的頓挫治療和緩解期的預防性治療。本研究簡要從急性期治療與預防性治療兩個方面論述偏頭痛的現代醫學治療進展。
關鍵詞:偏頭痛;急性期治療;預防性治療
偏頭痛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神經血管性疾患,屬于原發性頭痛的一種,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的特點。其主要表現為單側或雙側的中、重度搏動性疼痛,部分病人發作前有畏光、流淚、惡心、嘔吐等先兆癥狀,且病程較長、纏綿難愈,給病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嚴重影響,并顯著降低病人的生存質量。偏頭痛的發病率男女差別較大,女性約18.2%,男性約6.5%[1],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25歲~55歲[2]。全世界有2.4億偏頭痛病人每年要經受14億次偏頭痛的折磨[3],研究顯示超過90%的偏頭痛病人因頭痛發作出現失能,半數需要臥床休息,導致工作能力下降且生存質量受到影響[4]。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其與癡呆、四肢癱瘓、嚴重精神病等同列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四大疾病[5],2012年WHO對常見病按健康壽命損失年進行排列中,偏頭痛居于第七位[6]。偏頭痛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不僅影響個人社會功能的發揮,給家庭造成經濟負擔,更降低社會生產力,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公共衛生負擔[7]。因此,偏頭痛的防治是目前備受國內外醫學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課題。
偏頭痛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個方面。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物理療法、心理治療、音樂療法等,并盡量避免各種偏頭痛誘因。藥物治療方面,由于偏頭痛的發作具有復發-緩解的臨床特點,發作期和緩解期的病機不同,其治療也相應地分為急性發作期治療和緩解期預防性治療兩個方面。
1急性期的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目的主要是快速止痛,減少頭痛再發,改善伴隨癥狀,恢復功能。急性期主要是根據病人頭痛的嚴重程度、伴隨癥狀以及既往用藥等情況,結合個體情況不同而選擇藥物,方法主要包括分層法或階梯療法[8]。分層法是基于頭痛程度、功能受損程度以及之前對藥物的反應選藥,如為輕中度發作(能進行日常活動,但功能受到影響)不伴明顯惡心或嘔吐的病人,推薦選用花費較低、不良反應較低的中效止痛劑,如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如為嚴重發作(日常活動受限,需臥床休息)則使用特異性治療藥物,如曲坦類、麥角胺類,以期迅速緩解,減少失能[9]。階梯療法為每次頭痛發作時均首先給予非特異性藥物治療,如治療失敗再給予特異性藥物治療[10]。
急性期治療有效性指標為:2 h后無痛;2 h后疼痛改善,由中重度轉為輕度或無痛(或VAS評分下降50%以上);療效具有可重復性,3次發作中有2次以上有效;在治療成功后的24 h內無頭痛再發或無須再次服藥[11]。治療偏頭痛急性期的藥物包括非特異性藥物和特異性藥物兩類。
1.1非特異性藥物
1.1.1非甾體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是臨床廣泛應用的一類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功效的藥物,包括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2015年美國成人偏頭痛急性期藥物治療指南中指出,有效的非特異性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布洛芬和萘普生)和阿片類藥物等(A級證據)[11]。根據2011年中國成人偏頭痛診斷治療指南[12],非甾體抗炎藥對于輕、中度的偏頭痛發作和既往使用有效的重度偏頭痛發作,可被視為一線藥物首選,并且此類藥物在偏頭痛發作時早期使用獲益較大。Lipton等[13]為探討對乙酰氨基酚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了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證實對乙酰氨基酚在治療偏頭痛病人的疼痛、功能障礙、畏光、畏聲非常有效,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較好。但是,也有研究證實過度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增加了發展為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MOH)的風險[14]。李偉等[15]將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用于治療偏頭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比較,得出阿司匹林用于偏頭痛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優于尼莫地平,且長期效果較好。布洛芬亦屬于非甾體抗炎類藥物的一種,為芳基丙酸類,為選擇性環氧化酶(COX)抑制劑,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PGs)的活性,也抑制體內炎癥刺激的活性物質白細胞和溶酶體的釋放,使人體局部組織的痛覺沖動減少,痛覺受體敏感度降低而發揮其鎮痛作用。李健華等[16]為評價布洛芬軟膠囊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療效和安全性,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交叉對照的多中心臨床研究,發現布洛芬治療偏頭痛安全性較好,可作為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有效藥物。
1.1.2巴比妥類鎮靜藥本藥物易成癮,應慎用,避免形成藥物濫用,僅適用于其他治療無效的嚴重病例[17]。
1.1.3阿片類鎮痛藥阿片類藥物包括可待因、嗎啡及曲馬多等,因其具有成癮性,一般不推薦使用,且阿片類制劑如過度使用亦可導致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MOH)[18]。曲馬多是一種弱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其鎮痛具有雙重作用:①激動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前膜的阿片受體,減少P物質的釋放,抑制疼痛傳導,改變疼痛感受,產生阿片樣的作用,但其對嗎啡μ-受體的親和力只是嗎啡的1/6 000,所以,與傳統的阿片類和非甾體抗炎藥物相比,不良反應較低,幾乎不產生耐受性和抑制呼吸;②抑制脊髓下行抑制系統突觸前膜對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A)的再攝取,使突觸間隙5-HT和NA的濃度增加,增強脊髓下行抑制系統對痛覺神經傳導的抑制作用,即單胺效應。婁志宏[19]認為曲馬多安全性較大,適合那些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療效不好或是因過敏及胃腸道損傷等不良反應不能耐受的病人,是治療偏頭痛的理想藥物之一。另外,有動物實驗研究證明,給予曲馬多后,大鼠腦組織中5-HT含量明顯增加,可推測曲馬多對偏頭痛的作用機制[20]。
1.2特異性藥物
1.2.1曲坦類藥物曲坦類藥物為5-HT受體激動劑,能特異地控制偏頭痛的頭痛。自1991年舒馬曲坦問世以來,這類藥物已成為偏頭痛治療的首選藥物,也是急性期應用循證醫學證據最充分的藥物。目前國內常用的有舒馬曲坦、佐米曲坦、阿莫曲坦、夫羅曲坦、那拉曲坦和利扎曲坦等。偏頭痛的發生與腦內多種神經遞質有關,其中,最為有關的首推5-HT。腦內5-HT能神經元功能紊亂,可能是偏頭痛的觸發點。血漿中5-HT 大部分貯存在血小板α顆粒內,偏頭痛發作開始時由于5-HT 從血小板中釋出,使顱內小血管收縮,從而產生皮層缺血;繼之5-HT血漿濃度下降,其代謝產物5-羥吲哚乙酸(5-HIAA)增加,尿中5-HIAA的排泄亦隨之增加,頭痛發作期血小板5-HT含量和血中濃度急劇下降,5-HT收縮血管作用逐漸減弱或消失,顱外血管擴張,牽引血管壁神經末梢上的傷害性感受器,同時5-HT減少也使丘腦的痛閾降低,兩者的共同作用,導致發作期的血管擴張性頭痛。
曲坦類藥物屬于高選擇性5-HT受體激動劑,此類藥物能選擇性的激動5-HT,使5-HT作用于大腦的血管平滑肌細胞,從而起到治療大腦血管的收縮障礙、緩解偏頭痛的作用。曲坦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如下: 一是通過刺激腦干的5-HT1B或5-HT1D受體,降低三叉血管調節系統神經元興奮性;二是通過突觸前5-HT1D 受體的作用,減少炎癥性和血管擴張性神經肽的釋放;三是通過刺激血管5-HT1B受體使顱內外血管收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曲坦類藥物有潛在的血管收縮作用,其應用人群受到嚴格限制,如患高血壓病且血壓未得到控制、腦或周圍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病變、發生過心肌梗死、變異型心絞痛和冠狀動脈痙攣的病人等[21]。在2015年美國頭痛協會關于成人偏頭痛急性期藥物治療的指南中,曲坦類為A級證據[11]。在2013年加拿大頭痛協會制定的關于偏頭痛急性期藥物治療的指南中,曲坦類也被強烈推薦用于偏頭痛急性期的治療[22]。一項來自Cochrane 的綜述證實舒馬曲坦是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一種有效藥物,且皮下注射效果更好,但不良反應相對較多且價格昂貴[23]。王文昭等[24]臨床研究發現,利扎曲普坦治療偏頭痛安全性好,2 h內頭痛消失率和2 h內頭痛緩解率均較安慰組高,可作為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有效藥物。韓喜梅等[25]評估利扎曲坦、依來曲坦、舒馬曲坦、阿莫曲坦、佐米曲坦、夫羅曲坦及那拉曲坦七種曲坦藥物治療偏頭痛的效能及副反應,發現其均有一定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姚剛等[26]動物實驗發現利扎曲普坦能夠減輕硝酸甘油型偏頭痛模型大鼠行為學癥狀,使偏頭痛大鼠頭痛發作期外周血中5-HT水平升高,改善偏頭痛發作時血管舒縮功能紊亂的狀態,減輕因5-HT下降引起的血管過度擴張。
1.2.2麥角胺類麥角胺類藥物為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和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可以激活動脈壁的5-羥色胺受體或收縮平滑肌,改善腦血管舒縮異常,從而減輕頭痛癥狀。麥角胺類藥物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的歷史很長,但判斷其療效的隨機對照試驗卻不多。在舒馬曲坦出現以前,麥角胺和雙氫麥角胺一直是急性偏頭痛治療的唯一特異性藥物。2000年的歐洲共識[27]認為,麥角類藥物不作為偏頭痛特異性治療的首選,但對于長時間反復發作的偏頭痛病人可能有效,對于大多數需要特異性藥物治療的偏頭痛病人,無論從療效還是副反應來看,曲坦類通常是更好的選擇。2015年的加拿大偏頭痛急性期藥物治療指南中,麥角胺類治療偏頭痛急性期只是弱推薦,且臨床研究證據級別較低[28]。此外,麥角胺類臨床應用不良反應較多,極小量的麥角胺類即可迅速導致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MOH),因此應限制此類藥物的使用頻度,不推薦常規使用[29-31]。
另外,無論使用何種急性期的藥物,每周的使用最多都不要超過2 d~3 d,以防發展為慢性偏頭痛,且臨床應用時均需注意其不良反應,阿司匹林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刺激癥狀,如惡心、嘔吐等,消化道潰瘍病人慎用等等。
2預防性治療
偏頭痛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且與缺血性心臟病、缺血性腦血管病、出血性腦血管病、癡呆、腦白質病變的發生密切相關,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32-36],預防性治療可以明顯改善偏頭痛病人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37]。但是,目前普遍存在著偏頭痛治療不足的現象,尤其是預防性治療不足的現象更明顯[38]。研究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偏頭痛病人適宜預防性治療,但許多可能從中受益的病人卻沒有得到此類治療[39]。
預防性治療主要目的是降低發作頻率、減輕發作程度、減少功能損害、增加急性發作期治療的療效、提高生存質量。預防性治療雖然沒有明確的指征,但存在以下情況時應考慮預防性治療:①病人的生活質量、工作或學業嚴重受損(須根據病人本人的判斷);②每月發作頻率在2次以上;③急性期藥物治療無效或無法耐受;④存在頻繁、長時間或令病人極度不適的先兆,或為偏頭痛性腦梗死、偏癱性偏頭痛、基底型偏頭痛亞型;⑤連續3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療(6~8)次以上;⑥偏頭痛發作持續72 h以上;⑦病人的意愿(盡可能少的發作)[12]。預防性治療的評價指標包括頭痛發作頻率、頭痛程度、頭痛持續時間、頭痛的功能損害程度以及對急性期治療的反應。
2012年美國神經病學會(AAN)和美國頭痛協會(AHS)發布的《2012年成人發作性偏頭痛藥物防治循證指南》對偏頭痛的藥物防治進行了更新[40],將偏頭痛的預防藥物由3級改為5級:A級,對偏頭痛預防具有明確療效,應該用于偏頭痛預防的藥物 (> 2項Ⅰ類研究);B級,對偏頭痛預防很可能有效,可以用于偏頭痛預防的藥物(1項Ⅰ類或2項Ⅱ類研究 );C級,對偏頭痛預防可能有效,可以考慮用于偏頭痛預防的藥物 (1項Ⅱ類研究);U級,對偏頭痛預防療效不確切或存在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偏頭痛預防藥物;其他,對偏頭痛預防治療無效或可能無效的藥物。臨床常用的防治偏頭痛的藥物有如下幾類:
2.1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在中樞神經系統可調節多巴胺和5-HT在腦內的代謝,還可以增強一氧化氮的作用,而一氧化氮在體內可起擴血管和神經遞質的作用,在偏頭痛的發生中起重要的作用,為引發頭痛發生的始動因子。ACEI或ARB類藥物預防偏頭痛的作用類似于目前一些常用藥物,低劑量賴諾普利或坎地沙坦可能為合理的二或三線藥物,尤其是在有ACEI或ARB藥物治療的其他指征時[41]。根據 2012版指南,坎地沙坦酯、賴諾普利的推薦等級定為“C 級”[42]。李大勇等[43]研究證實,賴諾普利治療偏頭痛有效,可明顯減少偏頭痛發作的天數及頭痛持續時間,并可降低頭痛指數,可能成為預防偏頭痛的方法。李金蓮等[44]研究證實培哚普利可明顯減少偏頭痛的發作天數,證明培哚普利預防偏頭痛有效。萬林[45]對比觀察坎地沙坦及氟桂利嗪預防治療偏頭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發現坎地沙坦和氟桂利嗪對偏頭痛的預防治療效果相近,但坎地沙坦的安全性更好。
2.2抗癲癇藥物 《2012年成人發作性偏頭痛藥物防治循證指南》推薦雙丙戊酸鈉、丙戊酸鈉對偏頭痛預防有效,并且是A級推薦。一項來自Cochrane的綜述證實[46],托吡酯、丙戊酸鈉和雙丙戊酸鈉都是預防性治療成人發作性偏頭痛的有效藥物,但沒有足夠的證據來進一步支持加巴噴丁的使用。胡發明等[47]對丙戊酸鈉治療預防偏頭痛有效性與安全性進行Meta分析,發現丙戊酸鈉防治偏頭痛是安全有效的。左乙拉西坦與丙戊酸鈉在預防性治療偏頭痛方面療效相當[48]。托吡酯為《2012年成人發作性偏頭痛藥物防治循證指南》新增加的預防偏頭痛的藥物,且是A 級證據。朱凱云等[49]臨床研究對比研究托吡酯和丙戊酸鈉預防偏頭痛發作的療效及安全性,發現托吡酯和丙戊酸鈉均能有效預防偏頭痛發作,托吡酯較丙戊酸鈉能更好地減輕頭痛程度,但托吡酯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丙戊酸鈉。另外,雙丙戊酸鈉對偏頭痛發作均有較好的預防作用,且應用效果好、較安全[50]。
2.3抗抑郁藥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節奏的加快,偏頭痛的發病率和就診率不斷升高,同時,偏頭痛常合并焦慮、抑郁,嚴重影響著人類,特別是中青年人群的生活質量[51-52]。因三者之間具有共同的遺傳致病因素[53],偏頭痛病人表現出焦慮、抑郁的風險明顯高于非偏頭痛病人,焦慮、抑郁也增加了偏頭痛的患病風險[54]。有研究證實,偏頭痛與抑郁是一種雙向關系,即抑郁癥病人中偏頭痛的發生率明顯升高,且偏頭痛病人中抑郁癥的發生率明顯升高,提示偏頭痛與抑郁癥之間存在共患關系[55]。因此,在偏頭痛的臨床治療中,心理干預亦非常重要。
三環類抗抑郁劑(TCA,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為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能通過抑制高親和力的再攝取,增加去甲腎上腺素或5-HT的可利用度。中國偏頭痛診斷治療指南[12]亦在預防性藥物中增加了美國指南所推薦的第三代三環類抗抑郁藥阿米替林,阿米替林是唯一在所有研究中均被證實有效的藥物。阿米替林是一種常見的三環類抗抑郁藥,有較強的抑制5-HT再攝取作用,從而增加了神經突觸間隙內5-HT的濃度,這可能就是該藥物有較強的治療偏頭痛作用的機制[56-57]。文拉法辛在2012 版指南中推薦級別為 B 級。黃雨蘭等[58]研究應用阿米替林與鹽酸文拉法辛對偏頭痛病人進行為期3個月的預防治療,發現阿米替林和鹽酸文拉法辛治療偏頭痛療效相當,且鹽酸文拉法辛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好。另外,也有研究證實,大劑量的度洛西汀可能對于非抑郁癥病人的偏頭痛預防性治療有效[59]。
2.4鈣拮抗劑非特異性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氟桂利嗪對偏頭痛預防性治療證據充足,這與2012年成人發作性偏頭痛藥物防治循證指南的推薦是一致的。氟桂利嗪是非特異性鈣拮抗劑,該藥物主要對細胞內 Ca2+釋放和異常Ca2+內流過程產生明顯抑制作用,將平滑肌的動作電位徹底阻斷,使因Ca2+內流而導致的血管擴張得到有效控制,及時糾正腦缺血、缺氧狀態。同時,氟桂利嗪還能夠對紅細胞的變形能力起到明顯的保護和提高作用,對血小板聚集與5-羥色胺釋放過程進行抑制,降低血黏度水平,保護血管內皮完整性,使腦血流、微循環及腦缺血狀態得到改善,預防偏頭痛反復發作。
于生元等[60]綜合國內外學者對偏頭痛發病機制的認識,認為偏頭痛是一種離子通道異常疾病,而鈣通道又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阻斷鈣通道就成為偏頭痛預防性治療的重要策略,其臨床研究也證實鹽酸氟桂利嗪可明顯減輕偏頭痛病人的頭痛程度,減少頭痛發作頻率。另外,在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中,尼莫地平不值得推薦,因多項研究結果均未能顯示其療效優于安慰劑。
2.5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能選擇性地與β腎上腺素受體結合,從而拮抗神經遞質和兒茶酚胺對β受體的激動作用,目前該類藥物在預防偏頭痛的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普萘洛爾(心得安)、美托洛爾預防偏頭痛有效,在在2012 版指南中推薦級別為A級。一項針對普萘洛爾治療偏頭痛的Meta分析證實,普萘洛爾預防治療偏頭痛療效優于安慰劑,與氟桂利嗪相當[61]。在成人發作性偏頭痛預防的藥物治療循證指南更新中認為,美托洛爾、普萘洛爾和噻嗎洛爾能有效預防偏頭痛,應該用于偏頭痛病人以減少發作頻率及程度(A級證據)[62]。
3結語
針對偏頭痛發作期和緩解期不同,臨床所選用的藥物亦不同,急性期應結合病人自身情況、頭痛程度及對藥物的反應等,根據分層法或階梯療法選用不同的藥物,但要注意用藥適度,防治藥物濫用而形成MOH;緩解期應參照《2012年成人發作性偏頭痛藥物防治循證指南》,結合病人個體情況,選用雙丙戊酸鈉、丙戊酸鈉、托吡酯、美托洛爾、普萘洛爾和噻嗎洛爾等能有效預防偏頭痛的藥物,以減少偏頭痛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
參考文獻:
[1]Lipton RB,Stewart WF,Diamond S,et al.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migra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data from the American Migraine Study Ⅱ[J].Headache,2001,41(7): 646-657.
[2]徐翠云,張軍.偏頭痛的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遺傳學分冊,2005,28(3):173-176.
[3]倫道夫W·埃文斯.頭痛診療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2:1.
[4]Lipton RB,Diamond S,Reed M,et al.Migra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s from the American Migraine Study Ⅱ[J].Headache,2001,41(7):638-645.
[5]Goadsby PJ.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migraine[J].BMJ,2006,332(7532):25-29.
[6]Steiner TJ,Stovner LJ,Birbeck GL.Migraine: the seventh disabler[J].Headache Pain,2013,14(1):1.
[7]Lipton RB,Stewart WF,Scher AI.Epidemiology and economic impact of migraine[J].Curr Med Res Opin,2001,17( Suppl 1):s4-10.
[8]于生元,陳敏.成人偏頭痛的藥物治療策略[J].中國新藥雜志,2014,23(14):1631-1636.
[9]Rothrock JF.Acute migraine treatment: “stratified”care[J].Headache,2012,52(1):193.
[10]孫麗.偏頭痛的防治[J].中國臨床醫生,2010,38(9):18-20.
[11]Marmura MJ,Silberstein SD,Schwedt TJ.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n adults: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evidence assessment of migraine pharmacotherapies[J].Headache,2015,55(1):3-20.
[12]李舜偉,李焰生,劉若卓,等.中國偏頭痛診斷治療指南[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1,17(2):65-86.
[13]Lipton RB,Baggish JS,Stewart WF,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etaminophen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opulation-based study[J].Arch Intern Med,2000,160(22):3486-3492.
[14]Starling AJ,Hoffman-Snyder C,Halker RB,et al.Risk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therapy for migraine: 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J].Neurologist,2011,17(5):297-299.
[15]李偉,徐翠萍,陳敏,等.阿司匹林與尼莫地平治療偏頭痛臨床對比研究[J].河北醫學,2015,21(1):160-163.
[16]李健華,顧學蘭,許亦群,等.布洛芬軟膠囊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試驗[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5,13(6):29-31.
[17]Evans RW,Baskin SM.Why do migraineurs abuse butalbital-containing combination analgesics[J].Headache,2010,50(7):1194-1197.
[18]De Felice M,Ossipov MH,Porreca F.Update on 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11,15(1):79-83.
[19]婁志宏.曲馬多緩釋片對偏頭痛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J].天津藥學,2009,21(3): 41-43.
[20]劉印忠,許雅琴,王月明.曲馬多止咳作用的臨床觀察[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2,8(3):316-317.
[21]張莉,欒勇,孫成春.曲坦類藥物治療偏頭痛的臨床應用進展[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2,28(6):551-553;557.
[22]Worthington I,Pringsheim T,Gawel MJ,et al.Canadian headache society acute migraine treatment 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Canadian Headache Society Guideline: acute drug therapy for migraine headache[J].Can J Neurol Sci,2013,40(5 Suppl 3):S1-S80.
[23]Derry CJ,Derry S,Moore RA.Sumatriptan (all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for acute migraine attacks in adults-overview of Cochrane review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4,28(5):CD009108.
[24]王文昭,趙忠新,常履華,等.利扎曲普坦治療偏頭痛隨機雙盲多中心對照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24(3):219-222.
[25]韓喜梅,毛西京,滿玉紅,等.曲坦類藥物對偏頭痛療效及副作用的Meta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2,18(2):86-91.
[26]姚剛,郝婷婷,羅翔丹,等.利扎曲普坦對硝酸甘油型偏頭痛模型大鼠行為學和外周血中疼痛相關因子水平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0(5):981-984.
[27]Tfelt-Hansen P,Saxena PR,Dahl?f C,et al.Ergotamine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 review and European consensus[J].Brain,2000,123 ( Pt 1):9-18.
[28]Orr SL,Aubé M,Becker WJ,et al.Canadian headache socie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pain in emergency settings[J].Cephalalgia,2015,35(3):271-284.
[29]馬俊義.麥角胺治療偏頭痛發生的心絞痛和猝死(無動脈粥樣硬化患者)[J].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1981,1:42-43.
[30]Ozpelit E,Ozpelit ME,Akdeniz B,et al.Ergotamine-induced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 [J].Am J Ther,2014,5:1-5.
[31]Roberto G,Raschi E,Piccinni C,et al.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ssociated with triptans and ergotamines for treatment of migraine: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J].Cephalalgia,2015,35(2):118-131.
[32]Sacco S,Ornello R,Ripa P,et al.Migraine and risk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Eur J Neurol,2015,22(6):1001-1011.
[33]Etminan M,Takkouche B,Isorna FC,et al.Risk of ischaemic stroke in people with migrai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BMJ,2005,330:63-65.
[34]Donata G,Eugenia R,Nicola M,et al.Migraine and stroke:“Vascular” comorbidity[J].Front Neurol,2014,5:193.
[35]Kruit MC,van Buchem MA,Hofman PA,et al.Migra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subclinical brain lesions[J].JAMA,2004,291(4):427-430.
[36]Kruit MC,van Buchem MA,Launer LJ,et al.Migraine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eep white matter lesions,subclinical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 and brain iron accumulation: the population-based MRI camera study[J].Cephalalgia,2010,30(2):129-361.
[37]雷革勝,林宏,苗建亭,等.預防性治療對偏頭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8,14(5):263-264.
[38]Diamond S,Bigal ME,Silberstein S,et al.Patterns of diagnosis and acute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for migra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s from the American Migraine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study[J].Headache,2007,47(3):355-363.
[39]Lipton RB,Bigal ME,Diamond M,et al.Migraine prevalence,disease burden,and the need for preventive therapy[J].Neurology,2007,68(5):343-349.
[40]董珍宇,曹克剛,王曉平,等.2012年成人發作性偏頭痛藥物防治循證指南更新解讀[J].世界臨床藥物,2014,35(1):10-14;28.
[41]Gales BJ,Bailey EK,Reed AN,et 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igraines[J].Ann Pharmacother,2010,44(2):360-366.
[42]Silberstein SD,Holland S,Freitag F, 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 update: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episodic migraine prevention in adults: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nd the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J].Neurology,2012,78(17):1337-1345.
[43]李大勇,康洪.賴諾普利預防偏頭痛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5,8(6):599-600.
[44]李金蓮,陳春富.培哚普利預防治療偏頭痛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 16-17.
[45]萬林.坎地沙坦酯預防治療偏頭痛的療效及安全性[D].濟南.山東大學,2013.
[46]Mulleners WM,McCrory DC,Linde M.Antiepileptics in migraine prophylaxis:an updated Cochrane review[J].Cephalalgia,2015,35(1):51-62.
[47]胡發明,黃知秀,張靜.丙戊酸鈉治療預防偏頭痛有效性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1):94-96.
[48]Sadeghian H,Motiei-Langroudi R.Comparison of levetiracetam and sodium valproate in migraine prophylaxis: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5,18(1):45-48.
[49]朱凱云,黃焰,胡運新.托吡酯和丙戊酸鈉預防偏頭痛發作的對比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7,20(4):271-273.
[50]馬秀萍.雙丙戊酸鈉與托吡酯預防偏頭痛發作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20):108-109.
[51]陳玲,文薇,艾清龍.偏頭痛與抑郁癥的相關性研究[J].云南醫藥,2008,29(3): 246- 248.
[52]趙斌,章軍建.偏頭痛與精神障礙[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07,34(5): 456-459.
[53]Ligthart L,Nyholt DR,Penninx BW,et al.The shared genetics of migraine and anxious depression[J].Headache,2010,50(10):1549-1560.
[54]Victor TW,Hu X,Campbell 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igraine,anxiety and depression [J].Cephalalgia,2010,30(5):567-575.
[55]Breslau N,Lipton RB,Stewart WF,et al.Comorbidity of migraine and depression:investigating potential etiology and prognosis[J].Neurology,2003,60(8):1308-1312.
[56]黃東祥.心得安與阿米替林聯合用藥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試驗[J].云南醫藥,2010,31(5):523-525.
[57]鄭安海,周冀英.阿米替林預防性治療偏頭痛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3,42(24):2925-2928.
[58]黃雨蘭,喻良.文拉法辛與阿米替林預防偏頭痛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09,22(5):341-343.
[59]Young WB,Bradley KC,Anjum MW,et al.Duloxetine prophylaxis for episodic migraine in persons without depression: a prospective study[J].Headache,2013,53(9):1430-1437.
[60]于生元,董釗,李焰生,等.鹽酸氟桂利嗪預防性治療偏頭痛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7,13(4):199-201.
[61]郭益邑,韓喜梅,滿玉紅,等.普萘洛爾預防偏頭痛療效及不良反應的Meta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107-111.
[62]鄒靜,李穎,馮智英,等.循證指南更新:成人發作性偏頭痛預防的藥物治療[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12,9(2):89-95.
(本文編輯王雅潔)
基金項目:2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桂枝-白芍對時相性偏頭痛模型大鼠血流及血管內皮的調節機制研究”(No.81273688)
通訊作者:曹克剛,E-mail:kgdoctor@sina.com
中圖分類號:R747R25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1.012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01-0042-06
(收稿日期: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