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孟軒
人流術后水痘的中藥治療與體會
石孟軒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種原發感染性出疹性傳染病。也可見于成人,且成人水痘的癥狀及持續時間多較兒童嚴重,出現并發癥幾率亦高于兒童。近年來有關成人水痘的文獻報道已不勝枚舉,但對某些特殊情況下的成人水痘的探討尚屬少見。筆者近年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成年女性無痛人流術后合并水痘,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2例女性患者均為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作無痛人流術后發病者。按就診先后隨機分為治療組(12例)和對照組(10例)。發于冬春季者16例,夏秋季6例;年齡18.6 ~30.2歲,平均24.6歲;所有患者均無明確水痘疫苗接種史;12例患者發病前有明確的水痘病人接觸史(其中5例為人流術前接觸,7例為人流術后接觸);從人流術后至發生水痘的時間為2.6~14.5天,平均8.8天。
所有患者發病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適、畏寒、發熱、乏力、咽痛或不適、納差、頭痛等癥狀,體溫37.5℃~39.2℃。皮疹初起于軀干、頸部,為紅色小丘疹,很快即變為丘皰疹、水皰,部分中央有臍凹,周圍繞以紅暈,繼而延及頭面、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疹出后2~3天內可見部分結痂,同時少許新發丘皰疹。病程中,8例伴扁桃體I°~II°腫大;12例伴口腔皰疹;20例伴不同程度的瘙癢。同時還有6例患者伴陰道少量出血、下腹隱痛墜脹等癥狀。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阿昔洛韋片0.4,日4次,分3餐飯后半小時及臨睡前服用。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合用自擬的解毒活血湯(基本方:金銀花18 g,連翹12 g,牛蒡子10 g,柴胡10 g,葛根15 g,蘆根15 g,升麻6 g,丹參12 g,黨參15 g,益母草15 g,蒲黃10 g,川芎6 g,玄參12 g,生薏苡仁15 g,生山楂12 g,生甘草3 g)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3次飯前半小時服。方藥加減:咽痛明顯加馬勃、板藍根;咳嗽加桑葉、杏仁;唇燥口干加石斛、麥冬;大便干結加大黃、瓜蔞子;癢甚加蟬蛻、地膚子;水皰多加白蔻仁、車前子;陰道出血,血色暗者加赤芍、紅藤,血色淡者加白芍、當歸;氣血虧虛加黃芪、當歸;納呆腹滿腹瀉去玄參加焦三仙、厚樸。
兩組患者均外用爐甘石洗劑,6~7次/天,破潰處外用夫西地酸乳膏,2~3次/天。瘙癢劇烈者予氯苯那敏片4 mg,3次/天。同時囑患者注意休息,多飲溫鹽開水,剪短指甲,并向患者耐心解釋發病過程使其積極配合。3天為1療程,觀察2個療程。
若存在明顯的人流術后不良反應,則同時請婦產科處理。
1.3 療效判定標準[1]痊愈:皮疹完全結痂,體溫正常,自覺癥狀消失。顯效:皮疹結痂量≥60%,無新發皮疹,體溫正常,自覺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皮疹結痂量20%~59%,無新發皮疹,體溫正常,自覺癥狀減輕;無效:6天后皮疹結痂量<20%,仍有新發皮疹,體溫未恢復正常,自覺癥狀無改善,或出現并發癥。
臨床療效:治療組痊愈8例(66.67%),顯效3例(25.00%),有效1例(8.33%),無效0例(0),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痊愈 4例(40.00%),顯效 1例(10.00%),有效3例(30.00%),無效2例(20.00%),總有效率80.00%。
退熱及結痂時間:治療組退熱時間為(2.85± 0.50)天,皮疹結痂時間為(3.55±0.64)天;對照組退熱時間為(3.52±0.78)天,皮疹結痂時間為(4.69± 0.80)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用藥后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水痘的中醫治療,多以清、泄、利為主,用藥多為苦、寒、涼之品,這對大多數水痘都是適宜的,但對人流術后發生水痘的患者來說則未必完全合適。人流術為強制機體終止妊娠,因宮腔手術直接損傷沖任胞宮,而胞脈系于腎,腎與胞宮之間通過經絡有著直接聯系,胞脈損傷,耗傷腎之元氣精血,導致氣血耗傷、血海空虛[2]。且無痛人流是在患者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手術,由于缺乏患者配合,往往對胞宮損傷更嚴重[3]。腎虛血少則瘀滯不暢,如《內經》云:“人有墮墜,惡血留內”,故人流術后患者往往存在胞脈瘀滯。因此,人流術后患者常存在腎精虧虛、氣血耗傷、
胞脈瘀滯的虛實夾雜特點。自擬的解毒活血湯是由銀翹散合生化湯化裁而來,并酌加利濕之品。方中金銀花、連翹、牛蒡子清熱解毒透疹,柴胡、葛根解肌發表退熱,蘆根清熱生津,丹參、益母草、蒲黃涼血活血、通經利水,升麻解毒透疹、升舉陽氣,黨參甘平、益氣養血生津,配銀花、連翹、牛蒡子等解表藥可扶正祛邪,川芎為血中氣藥,能“下調經水,中開郁結”,并為頭痛要藥,而水痘患者常有發熱頭痛之癥,玄參滋陰清熱解毒,薏苡仁利濕泄熱使毒邪從小便而去,生甘草清熱解毒并調和諸藥。值得一提的是方中生山楂的應用。由于人流患者常存在緊張、焦慮或恐懼等情緒,(憂)思則氣結,恐則氣下,氣為血之帥,氣不調則血不暢,而生山楂可“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郁氣而不傷正氣,其性猶和平也”(《醫學衷中參西錄》)。現代藥理學證實山楂有收縮子宮的作用[4]。故生山楂可放心全程使用。王俊華[5]認為:依據清熱解毒、扶正固本原則建立的中藥復方對水痘病毒有良好的對抗作用。本方實際亦體現了此種原則。全方用藥特點以甘涼微寒微溫為主,無石膏、大青葉等大苦大寒之品,故無礙血及傷陽之弊,不致影響術后機體恢復,共湊解毒利濕、涼血清熱、活血益氣之功。至水痘病程晚期則重在補肝腎、調氣血,可酌情多用黃芪、當歸、菟絲子、續斷等中藥,以促進胞宮和機體康復。
阿昔洛韋是核苷類抗DNA病毒藥,廣泛用于皰疹病毒相關的各種疾病。由于近年來阿昔洛韋靜脈滴注的不良事件日趨增多,而王慧媛等[6]亦主張:適宜口服或局部給藥者應避免靜脈滴注,故筆者治療皰疹類疾病喜用口服劑型,如病情較重則合用中藥治療,每獲良效。通過本次觀察,證明人流術后水痘患者合用中藥能快速解除其全身毒血癥狀,縮短發熱時間,促進皮疹結痂,從而減少了繼發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且對人流術后子宮和機體的恢復有正面作用,最終取得滿意療效。當然,由于此類患者數量有限,導致臨床病例偏少,更多的臨床效果和經驗還有待進一步總結。
[1]張海礁,任艷麗.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水痘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20):51.
[2]肖姬,張曉峰.補腎養血調經湯治療人流術后腎虛血虧夾瘀型月經過少40例[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0,33(2):31.
[3]李秋霞.中西醫結合治療無痛人流術后腎虛血瘀型月經量少的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1,33(4):39.
[4]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70-172.
[5]王俊華.水痘的中藥治療[J].天津藥學,2006,18(4):74.
[6]王慧媛,趙志剛,等.阿昔洛韋致不良反應86例文獻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9,9(11):865.
(收稿:2013-09-29 修回:2013-12-03)
綿竹市人民醫院皮膚科,四川綿竹,61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