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曉偉1,步瑞蘭2,高德民
(1.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355)
?
山東省野生及歸化植物新記錄
辛曉偉1,步瑞蘭2,高德民1*
(1.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355)
摘要:報道了3種山東野生植物新記錄:單花鳶尾Iris uniflora Pall. ex Link、煙管薊Cirsium pendulum Fisch. ex DC.和蹄葉橐吾Ligularia fischeri (Ledeb.) Turcz.。3種山東外來歸化植物新記錄:鋪地藜Chenopodium pumilio R. Br.、毛龍葵Solanum sarrachoides Sendtn.和霜毛婆羅門參Tragopogon dubius Scop.。
關鍵詞:山東省;野生植物; 新記錄; 外來植物
2013—2014年,對山東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進行了調查采集。在室內標本鑒定過程中,發現了6種山東新記錄植物,其中3種為外來歸化植物[1],現有文獻資料未予記載[2-8]。本文報道了這6種植物在山東的分布,憑證標本均存放于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標本室(SDCM)。
1名錄
(1)單花鳶尾Iris unifloraPall.exLink(鳶尾科Iridaceae鳶尾屬IrisL.)(圖1A)

A 單花鳶尾;B 煙管薊;C 蹄葉橐吾;D 鋪地藜;E 毛龍葵;F 霜毛婆羅門參圖1 6種山東新記錄植物Fig.1 New records of six Shandong plants
本種葉條狀披針形,葉片寬0.4~1cm,花期葉較短,長5~20cm,果期長可達30~45cm。花莖短于葉;苞片2枚,黃綠色,較硬,先端驟尖或鈍,內含1朵花;花藍紫色,花梗甚短。近似種矮紫苞鳶尾I. ruthenicaKerGawl.var.nanaMaxim.在山東有分布,但其葉片較狹,寬僅1.5~3mm,長8~15cm,葉在花果期同形或果期稍長。苞片較軟,綠色。兩者易于區別。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植物志》中記載的紫苞鳶尾I. ruthenicaKerGawl.的變種矮紫苞鳶尾在《FloraofChina》中認為其僅是紫苞鳶尾的個別矮小個體而作為紫苞鳶尾的異名處理[9-10],但據我們的野外觀察,山東分布的該種植物性狀穩定,植株均較矮小,其花莖矮于6cm,無高大類群,故本文仍采用《中國植物志》中的觀點。
憑證標本:煙臺海陽市留格鎮日照莊村后山山坡曠地,2013年4月28日,辛曉偉xxw130428006。
生境:常見于干山坡、林緣、路旁及林中曠地,多成片生長。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俄羅斯、蒙古和朝鮮也有分布[9-10]。
(2)煙管薊Cirsium pendulumFisch.exDC. (菊科Asteraceae薊屬CirsiumMill.)(圖1B)
本種莖生葉多數,葉片不規則二回羽狀裂,兩面同色,無毛,邊緣及齒頂或裂片頂端針刺長可達3mm。頭狀花序下垂,在莖頂排成總狀圓錐花序,總苞光滑,小花管部細絲狀,2~3倍長于檐部。近似種薊C. japonicumFisch.exDC.在山東有分布,但頭狀花序直立,極少下垂,不呈明顯的花序狀排列,總苞片外面有微糙毛并沿中肋有粘腺,小花管部稍短于檐部。兩者易于區別。
憑證標本:濟南市歷城區藥鄉國家森林公園林緣草地,2014年10月18日,步瑞蘭,辛曉偉BX141018002。
生境:常見于山谷、山坡草地、林緣、林下、巖石縫隙、溪旁及村旁。
新教師需求為工科新教師培訓目標之基石。學校培訓總目標與學校培訓分目標均以新教師需求為出發點,結合學校與國家之要求,高于新教師之需求,成為新教師參加培訓的指揮棒、力量發動機、效率生發器。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內蒙古、山西、陜西及甘肅;俄羅斯、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11-12]。
(3)蹄葉橐吾Ligularia fischeri(Ledeb.)Turcz. (菊科Asteraceae橐吾屬LigulariaCass.)(圖1C)
本種基生葉腎狀心形,先端圓形,邊緣有整齊的鋸齒。花序總狀,苞葉卵形,呈舟狀抱莖,下部者寬至2cm,向上漸小;總苞片8~9,2層。舌狀花5~9,黃色;冠毛棕褐色。近似種窄頭橐吾L.stenocephala(Maxim.)Matsum.etKoidz.在山東有分布,其基生葉心狀或腎狀戟形,先端急尖。苞片較狹,卵狀披針形至線形,下部者寬僅0.7cm;總苞片5~7。舌狀花1~4 (5);冠毛白色、黃白色或偶為褐色。兩者易于區別。
憑證標本:青島市嶗山區嶗山頂灌叢,2014年8月28日,步瑞蘭,辛曉偉BX140828012。
生境:常見于水邊、草甸、山坡、灌叢、林緣及林下。
分布:安徽、黑龍江、河南、湖北、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四川、浙江;不丹、印度、日本、克什米爾、朝鮮、蒙古、緬甸、尼泊爾和俄羅斯也有分布[13-14]。
(4)鋪地藜Chenopodium pumilioR.Br. (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屬ChenopodiumL.)(圖1D)
本種植株鋪散或平臥,全株密被柔毛。葉片卵圓形,長1~2.5cm,寬0.4~1cm,葉緣有3~5對牙齒,幼葉背面密生黃色腺粒,后漸變稀疏,兩面均被節毛,具有特殊氣味。團集聚傘花序腋生,花被片5,具1~3枚雄蕊或無,柱頭2。其近似種土荊芥C.ambrosioidesL. 在山東有分布,其莖直立。葉片披針形,邊緣具稀疏不整齊的大鋸齒,上面平滑無毛,葉片較大,下部的葉長達15cm,寬達5cm。雄蕊5,柱頭3 (4),種子橫生或斜生。兩者明顯不同。
憑證標本:日照莒縣碁山鎮東盧家岔河青峰嶺水庫水邊砂地,2014年10月8日,高德民,辛曉偉GX141008021。
生境:常見于路旁、荒地、砂地以及村旁。
分布:原產于澳大利亞,現已傳入亞洲、歐洲和南北美洲[1, 15-16];國內最早發現于河南[17]。
(5)毛龍葵Solanum sarrachoidesSendtn. (茄科Solanaceae茄屬SolanumL.) (圖1E)
本種植株平臥,全株密被白色腺毛,具特殊氣味。葉卵形,長2.5~10cm,寬1.5~5.5cm,先端短尖。花冠白色,花萼較大,長0.5~0.8cm,密被腺毛,包裹成熟果實一半以上。果實成熟時黃綠色至黃褐色。其近似種龍葵S.nigrumL.在山東有分布,其植株直立,莖、葉及花萼近無毛或被微毛但絕無腺毛,萼小,長2~3mm,淺杯狀,僅包裹果實基部。果實成熟時黑色。兩者區別明顯。
憑證標本:日照莒縣碁山鎮小林茂村旁路邊荒地,2014年10月6日,高德民,辛曉偉GX141006003。
生境:常見于路邊、荒地、農田以及林中曠地。
分布:原產于南美洲,現已傳入北美洲、亞洲、歐洲等地[1, 18];國內最早發現于東北地區[19-20]。
(6)霜毛婆羅門參Tragopogon dubiusScop. (菊科Asteraceae婆羅門參屬TragopogonL.)(圖1F)
本種莖直立,無毛,分枝或不分枝。葉線狀披針形,長15~40cm,寬0.3~0.5cm,莖生葉基部抱莖或半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花梗膨大,花黃色,總苞片8~14個,1層等長,長于舌狀花。果實具長喙。山東分布有鴉蔥屬Scorzonera L.植物華北鴉蔥S. albicaulisBunge與本種相似,但其莖枝被白色柔毛。葉片較寬,寬0.3~2cm,莖生葉無明顯抱莖現象。總苞片約5層,由外向內漸長,果實的喙極短。兩者易于區別。
憑證標本:煙臺海陽市留格鎮日照莊村青草山山坡草甸,2013年7月17日,辛曉偉xxw130717011;煙臺海陽市留格鎮東遠牛村南大沙濱海砂地,2014年6月16日,辛曉偉,王林XW140616012。
生境:常見于草原、路邊和山坡。
分布:原產新疆、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歐洲,現已傳入東亞、南亞以及北美洲[1, 21-22]。國內東部地區最先發現于遼寧[23]。
2討論
山東省植物資源豐富,前人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山東省的植物資源進行了廣泛調查,基本弄清了山東植物區系的組成。但仍有部分種類,可能分布于山東,由于種種原因尚未被發現,這些植物仍有待于發現和研究。另外,外來植物也不斷改變著山東的植物多樣性,這一類植物應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研究和早利用,以求合理開發這些植物資源,并避免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以上6種山東新記錄植物的發現報道不僅豐富了山東的植物多樣性,對研究山東植物區系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植物資源的合理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資料。
致謝:濰坊中醫院王林中藥師參與野外考察,協助采集標本,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
[1]閆小玲,劉全儒,壽海洋,等.中國外來入侵植物的等級劃分與地理分布格局分析[J].生物多樣性,2014,22 (5):667-676.
[2]陳漢斌,鄭亦津,李法曾.山東植物志(上卷)[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2.
[3]陳漢斌,鄭亦津,李法曾.山東植物志(下卷)[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7.
[4]李法曾,趙遵田,侯元同,等.山東植物精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5]李法曾,樊守金.山東植物志補遺(一)[J].廣西植物,2004,24 (2):122-124.
[6]李法曾,張學杰.山東植物志補遺(二)[J].廣西植物,2006,26 (6):581-582.
[7]臧德奎,解孝滿,李文清.山東植物區系新記錄[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7 (4):165-166.
[8]馬成亮.山東省植物區系新資料[J].西北植物學報,2006,26 (8):1697-1698.
[9]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十六卷第一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166-167.
[10]WUZY,RAVENPH,HONGDY.FloraofChina:Vol. 24[M].Beijing:SciencePress/St.Louis;MissouriBotanicalGardenPress. 2000: 303.
[1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七十八卷第一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116-117.
[12]WUZY,RAVENPH,HONGDY.FloraofChina:Vol. 20-21[M].Beijing:SciencePress/St.Louis;MissouriBotanicalGardenPress. 2011: 170.
[13]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七十七卷第二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65-66.
[14]WUZY,RAVENPH,HONGDY.FloraofChina:Vol. 20-21[M].Beijing:SciencePress/St.Louis;MissouriBotanicalGardenPress. 2011: 410.
[15]GROZEVAN.Chenopodium pumilio(Chenopodiaceae):AnewspeciestotheBulgarianflora[J].PhytologiaBalcanica, 2007, 13(3): 331-334.
[16]BONZANINE,BARBOZAGE,BUGATTIMA,etal.Morpho-histologicalstudiesinthearomaticspeciesofChenopodiumfromArgentina[J].Fitoterapia, 2003, 74 (3): 207-225.
[17]朱長山,朱世新.鋪地藜——中國藜屬一新歸化種[J].植物研究,2006,26 (2):131-132.
[18]GUILLERMJL,LEFLOC’HE,MAILLETJ,etal.TheinvadingweedswithintheWesternMediterraneanBasin[M]//BiologicalinvasionsinEuropeandtheMediterraneanBasin.Netherlands:Springer, 1990: 61-84.
[19]傅沛云,李冀云,王慶禮,等.東北植物檢索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585-586.
[20]高燕,曹偉.中國東北外來入侵植物的現狀與防治對策[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27 (2):191-197.
[21]WUZY,RAVENPH,HONGDY.FloraofChina:Vol. 20-21[M].Beijing:SciencePress/St.Louis;MissouriBotanicalGardenPress. 2011: 209.
[22]CLEMENTSDR,UPADHYAYAMK,BOSSJ.ThebiologyofCanadianweeds. 110.Tragopogon dubiusScop.,Tragopogon pratensisL.,andTragopogon porrifoliusL.[J].CanadianJournalofPlantScience, 1999, 79(1): 153-163.
[23]呂玉峰,張勁林,邊勇,等.華北入侵雜草新記錄——長喙婆羅門參[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3,28 (4):3-4.
NewrecordsofShandongnativeandnaturalizedplants
XINXiao-wei1,BU Rui-lan2,GAO De-min1*
(1.SchoolofPharmacy,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2.Research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iterature,ShandongUniversityof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Abstract∶We report three native plants,Iris uniflora Pall.ex Link, Cirsium pendulum Fisch.ex DC., Ligularia fischeri (Ledeb.) Turcz.,and three naturalized plants Chenopodium pumilio R.Br.,Solanum sarrachoides Sendtn.,Tragopogon dubius Scop.as newly recorded spec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 native plant; new record; naturalized plant
中圖分類號:Q948.2;Q 94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026(2015)04-0079-04
通信作者*。Email: gdm607@126.com
作者簡介:辛曉偉(1990-),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資源鑒定與分類。
基金項目: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采集項目(WGB-1204)
收稿日期:2015-03-04
DOI:10.3976/j.issn.1002-4026.2015.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