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歡
“熱敷時間到,奶奶您好點了嗎?您休息一下,我去整理一下物品,感謝您的配合!”“洗凈雙手,做好記錄,照料臥床病人要保持環境干凈整潔,操作過程要多些人文關懷,讓病人感到身心舒適。…‘報告評委,45號操作完畢。”10月28日下午,在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舉辦的廣西第二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家政服務員操作技能項目決賽現場,來自貴港市的參賽選手鄧惠芳在順利完成家政服務員項目“臥床病人護理”組別的比賽后長舒了一口氣。“今天還是正常發揮了水平,幾個月來的努力沒有白費。通過比賽,我學到了更多的家政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家政服務的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不管最后能不能獲獎,收獲都是很大的。”當天,由自治區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主辦、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自治區總工會共同協辦,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廣西石化高級技工學校和廣西華南職業培訓學校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廣西第二屆農民工技能大賽決賽在南寧市舉行,來自全區各地市的480多名農民工在家政服務員、焊工、鋼筋工等10個競賽職業(工種)比拼技能,切磋技藝。
搭建舞臺,“炫”出職業風采
“舉辦農民工技能大賽體現了政府對我們農民工的重視.為我們提供了展示風采的舞臺,這次能在比賽中獲獎,很意外也很開心,希望以后收入會更高吧。”在砌筑工比賽項目中獲得一等獎的梧州小伙高金明興奮地說。
廣西是勞務輸出大省,據抽樣推算結果,2014年廣西農民工總量121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929萬人,農民工群體占全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全區勞動力的三分之一。為鼓勵農民工學技能、練本領,努力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崇尚知識、崇尚技能的良好社會氛圍,廣西已于2013年和2015年舉辦了兩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吸引數萬農民工走上擂臺,亮技藝,顯身手。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黃智宇介紹說,農民工技能大賽既是農民工展現職業技能的舞臺,也是政府部門服務農民工,開展技能培訓的平臺,連續舉辦兩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文件,廣西將連續三年每年組織開展農民工技能提升競賽活動,以賽促訓,鼓勵農民工學技能成才。
據悉,本屆比賽于今年6月正式啟動,歷時5個月,共設置了110個縣級賽區、14個市級賽區和自治區決賽主、分會場等126個競賽專場,競賽職業(工種)達10個,參賽人員達2萬多人,涉及企業達1000多家,帶動崗位練兵人數超過10萬人。在參賽人員中既有各類企業在職職工,又有外來務工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年齡最大的58歲、最小的16歲,參賽范圍之廣、人數之多居全國各省市之首。
以賽促訓,提升技能水平
“鋼筋工項目的比賽內容主要是八個字,抽筋、下料、加工、安裝,選手必須嚴格按規范、按圖紙來操作,并在3個小時內保質保量完成。”大賽鋼筋工項目裁判付春松說,有的建筑行業農民工在上崗前未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而是在工地“現學現賣”,施工過程中會存在一些質量瑕疵和安全隱患,離行業規范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而舉辦農民工技能大賽,是以嚴格的行業規范來作為評判標準的,能夠選拔出一些高水平的技術能手。與第一屆廣西農民工技能大賽相比,此次比賽選手的培訓水平和競賽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廣西第二屆農民工技能大賽開賽以來,各地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向廣大企業和農民工宣傳大賽的意義和政策,各級新聞主流媒體對大賽進行了報道和實況轉播,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集中組織開展了職業培訓、崗位練兵、師徒幫教等活動,將學、練、賽有機結合起來,廣泛動員本轄區農民工參加比賽,廣大農民工立足崗位學技練藝,積極投身技能大賽,參賽熱情高漲,在全社會營造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崇尚知識、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擴大了大賽在社會和行業的影響力。
通過大賽,一大批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等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本屆大賽共產生10名大賽一等獎,30名大賽二等獎,60名大賽三等獎,5個團隊優秀組織獎。同時,獲得各職業(工種)競賽第1名、第2名、第3名的選手,經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核后,授予“廣西技術能手”稱號;獲得各職業(工種)競賽第1名的選手,可按程序申報“廣西五一勞動獎章”。
南寧市代表隊領隊李勤說,自治區開展農民工技能大賽以來,南寧市高度重視,組織3070名農民工參加初賽,2446名選手在初賽獲得了初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復賽中308名選手獲得了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通過大賽這種形式以賽促學,以賽促訓,有效帶動了農民工學技能學本領的積極性、主動性。希望以后能多組織一些全區性的有效提升農民工技能水平的培訓競賽活動。
資格認證,打造就業“金飯碗”
鄧惠芳目前就職于貴港市家樂家政有限公司,從事管理工作,她說,在此次比賽中,她收獲了知識,收獲了經驗,她會把這些知識和經驗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家政服務水平,并為公司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家政服務員。在緊張等待比賽結果的過程中,這個28歲的姑娘還透露了自己的一個小心愿,希望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并拿到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因為擁有高級別職業資格證的工人更受雇主的青睞,薪資往往比普通家政工高很多。
據悉,此次大賽采取了“現場報名、現場比賽、現場評比、現場鑒定、現場頒證”的方式進行,競賽成績達到標準的選手,均可獲得相應等級的資格證書。參加初賽者,競賽成績達到標準的,頒發參賽職業(工種)初級(五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參加復賽者,競賽成績達到標準的,頒發參賽職業(工種)中級(四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參加決賽者,競賽成績達到標準的,頒發參賽職業(工種)高級(三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通過三級比賽,共頒發了300本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3660本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和13578本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
自治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王宏說:“農民工技能大賽既促進了農民上技能水平和相應行業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的提高,也帶動了勞動者收入水平的提高。現在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用工市場的‘香餑餑,很多用工單位都要求員工持證上崗。參加決賽且成績合格者將獲得高級職業資格,也就是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收入會比一般同行高出1.5-2倍。”
舉辦農民工技能大賽是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加強農民工服務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綜合計劃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廣西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對于激勵引導全區廣大農民工學技能、學本領,構建初、中、高級技能人才梯次發展的職業技能人才隊伍,促進全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唐仁健說:“舉辦農民工技能大賽,展現廣西農民工風采,以大賽促培訓,以職業技能提升促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是幫助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徑。希望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進一步創新和加強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認真總結大賽經驗,發現和挖掘大賽涌現的先進典型,在全區范圍大力推廣,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