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鋒 韓紀昌 張雅軍 劉笑春 戚冠斌
阿奇霉素對難治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氣道炎癥的療效觀察
徐鋒 韓紀昌 張雅軍 劉笑春 戚冠斌
目的觀察阿奇霉素對難治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氣道炎癥的臨床療效。方法53例難治性哮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6例)和觀察組(27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加吸入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哮喘控制評分(ACT評分)、肺功能、治療后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結果觀察組治療后ACT評分、每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FVC)分別為(23.42±0.37)分、(88.73±1.35)%,均優于對照組的(20.19±0.51)分、(78.85±1.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明顯少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難治性哮喘患者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加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緩解氣道炎癥,值得臨床應用。
阿奇霉素;難治性哮喘;肺功能;氣道炎癥
多數哮喘患者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加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后可控制臨床癥狀,少數患者持續治療6個月臨床癥狀仍不能有效控制,臨床稱為“難治性哮喘”[1,2]。本研究選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27例難治性哮喘患者,觀察分析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加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阿奇霉素對難治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氣道炎癥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本院呼吸科難治性哮喘患者53例,隨機分為對照組(26例)和觀察組(2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36.72±7.4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7例,女10例,年齡21~58歲,平均年齡(36.14±7.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吸入沙美特羅(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614),50 μg/d,2次/d;氟替卡松(葛蘭素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080282)400 μg/d,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阿奇霉素(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357)0.5 g/d,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ACT評分及肺功能(FEV1/FVC);治療前后收集患者痰標本送檢,使用4.5%的高滲鹽水對痰進行誘導,應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來測定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CT評分及肺功能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ACT評分、FEV1/FVC分別為(17.12±0.63)分、(65.18±1.16)%,治療后分別為(20.19±0.51)分、(78.85±1.03)%;觀察組治療前后ACT評分、FEV1/FVC分別為(17.26±0.58)分、(65.32±1.07)%、治療后分別為(23.42±0.37)分、(88.73±1.35)%。兩組患者治療后ACT評分及肺功能均優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分別為(12.58±0.47)×104/ml、(138.64±24.72)×104/ml,治療后分別為(11.62±0.39)×104/ml、(127.44±22.25)×104/ml;觀察組治療前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分別為(12.62±0.51)×104/ml、(139.35±25.14)×104/ml、治療后分別為(9.13±0.21)×104/ml、(66.35±18.26)×104/ml。對照組治療前后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明顯少于治療前(P<0.05)。
難治性哮喘患者臨床表現為肺功能下降、嚴重的氣流限制、咳痰從無至多等[3]。該類患者應進行教育與管理,改善居住環境,并給予藥物治療,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劑和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輔助治療,以增加治療效果。
研究發現[4],難治性哮喘患者痰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數量明顯高于普通哮喘患者,而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引起氣道發生炎癥。本研究顯示,經阿奇霉素聯合β2受體激動劑加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后觀察組痰標本中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數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阿奇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其可以減少氣道內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達到抗炎、調節免疫等作用,改善患者氣道炎癥[5]。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ACT評分及肺功能高于對照組(P<0.05),與何彩霞等[6]研究結果一致,說明阿奇霉素對難治性哮喘治療效果明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輕哮喘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難治性哮喘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可以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數量,緩解氣道炎癥,改善肺功能,值得臨床使用。
[1]張成軍.難治性哮喘的臨床特征及護理體會.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4(20):157-158.
[2]吉寧飛,黃茂.難治性哮喘的定義、表型與治療進展.國際呼吸雜志,2013,33(23):1805-1808.
[3]陳文瑞,程利,龔元忠.難治性支氣管哮喘53例的臨床特征分析.中國實用醫刊,2014,41(5):95-96.
[4]陳麗娟.兒童哮喘經孟魯司特與阿奇霉素治療的療效及對患兒FEN1、PEF的影響.吉林醫學,2015,37(15):3303-3304.
[5]方麗萍,趙明,張鵬鵬,等.難治性哮喘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的表達及其與肺功能和氣道炎癥的關系.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1):55-57.
[6]何彩霞,張輝,肖衛兵,等.阿奇霉素對難治性哮喘患者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0):192-1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05
2016-04-26]
475000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