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桂艷
阿奇霉素臨床應用原則及不良反應探究
茍桂艷
目的探討阿奇霉素在臨床應用中出現不良反應的規律和特點,分析其臨床合理用藥原則,指導醫務人員對其合理使用。方法回顧性分析應用阿奇霉素出現不良反應的8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86例不良反應患者中男女比例差異不明顯;60~90歲發病率最高,達34.88%。阿奇霉素靜脈滴注的速度不宜過快,滴注時間要>60 min,控制滴注液濃在2 mg/ml,該藥不宜肌內注射給藥。86例不良反應患者中發生的不良反應以變態反應為主,共41例,其次為胃腸道反應31例,神經系統反應共14例。結論臨床中阿奇霉素的應用,應嚴格按照抗生素應用原則,并結合個體情況,選擇適合的給藥方式,給藥濃度在2 mg/ml,滴注時間>60 min,用藥后密切觀察以確保安全用藥。
阿奇霉素;不良反應;抗生素
阿奇霉素作為臨床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抗菌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兒童及成人的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統,沙眼衣原體感染等,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學指南推薦作為上述感染的一線治療藥物[1]。因其療效明確,臨床上得到普遍應用,由此引發的不良反應也日漸增多,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12月《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中記錄的應用阿奇霉素出現不良反應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對86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歸類,統計其性別、年齡、給藥方式(靜脈注射、口服給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發生時的臨床表現等,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進行分析。
2.1一般資料 86例不良反應患者中男45例,占52.33%,女41例,占47.67%,男女比例差異不明顯;年齡最小8歲,最大84歲,其中60~90歲發病率最高,達34.88%(30/86),這與老年患者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有關。所有不良反應患者中,以呼吸系統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咳嗽、哮喘)用藥數量最多,占76.74%,其次為泌尿系統感染,占16.28%。有明確藥物過敏史17例,其中4例為過敏體質,過敏藥物包括青霉素、紅霉素,頭孢菌素、感冒藥等;明確無藥物過敏史27例,不能確定42例。
2.2阿奇霉素給藥方式及用量 86例不良反應患者中靜脈滴注60例,劑量為0.5 g/d;口服17例,劑量為首日0.5 g頓服,后第2~5天0.25 g頓服;先口服給藥后改靜脈滴注的4例,先靜脈滴注后改口服的5例。阿奇霉素靜脈滴注的速度不宜過快,滴注時間要>60 min,控制滴注液濃度在2 mg/ml,該藥不宜肌內注射給藥。時間分布方面:52例發生在靜脈滴注過程中,8例發生在靜脈滴注后;不良反應出現在靜脈滴注后5~30 min,最慢的發生在靜脈滴注后2 d;口服給藥不良反應發生較慢,最慢一例發生在用藥后5 d。
2.3不良反應的主要臨床表現 86例不良反應患者中發生的不良反應以變態反應為主,共計41例,占47.67%,其中過敏性休克8例、血管神經性消腫7例、咳嗽6例、蕁麻疹6例、發熱5例、皮疹5例、喉頭水腫4例。胃腸道反應31例,占36.05%,臨床表現有惡心、嘔吐、胃灼燒感、腹痛等。神經系統反應共14例,占16.28%,臨床表現為耳鳴、頭暈、嗜睡、視力模糊、步態不穩等。
隨著阿奇霉素的臨床應用以及大量基礎研究工作的開展,由此引發的不良反應也逐漸增多。采用阿奇霉素治療所發生的不良反應與性別關系不大,但與年齡相關,老年人群容易發生,既往有過敏史者易發生[2]。其不良反應發生與給藥方法有密切關系,靜脈滴注造成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遠遠大于口服給藥,且靜脈滴注速度快、濃度大更易于發生。阿奇霉素在用藥時,盡量選擇口服給藥,如需靜脈滴注應密切觀察并做好相應急救準備。阿奇霉素的不良反應臨床表現多樣[3],累及器官也較多,肝損壞是阿奇霉素在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的主要表現。藥代動力學顯示其主要經肝代謝,由膽汁排泄,半衰期長,在肝臟和膽汁中停留時間長、濃度高,再與其他肝毒性藥物聯用時可增加肝臟毒性反應。阿奇霉素也可通過腎臟排泄,約6.5%的藥物以原形從尿中排出,因此,對于肝、腎功能不全者應減量使用或慎用。
阿奇霉素在臨床應用中要嚴格遵守臨床合理應用原則,做到無指征不做預防用藥,診斷為細菌感染者,方可用藥。用藥時詳細詢問過敏史,并做急救措施。查明感染病源,根據其種類及藥敏感試驗結果選擇用藥,以減少耐藥性的產生[4]。按照其類別的抗菌作用特點及體內過程(吸收、分布、代謝和排出過程)選擇用藥。結合患者生理特征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選擇適當的給藥方式、用法用量等。對于輕癥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藥者,應口服給藥;對于重癥感染、全身性感染者初始治療為確保藥效應靜脈給藥,待病情好轉后即時轉為口服給藥。靜脈給藥藥物濃度應控制在2 mg/ml,滴注時間≥60 min。阿奇霉素局部用藥不宜吸收且易產生過敏反應故不可局部應用。對于新生兒、青少年,肝腎發育尚不成熟者應根據體重、日齡、月齡等計算給藥劑量,老年患者應用時也應減量或慎用。注意阿奇霉素與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阿奇霉素會提高茶堿在血漿中的濃度,應進行治療藥物監測;阿奇霉素可能會增強華法林的抗凝作用,合用時應嚴密監測凝血酶原時間。
[1]倪志英.阿奇霉素靜脈滴注不良反應分析.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385.
[2]符祥瑜.注射用阿奇霉素不良反應文獻分析及對策.中國處方藥,2014(6):48-49.
[3]房建國,胡凱.阿奇霉素臨床應用特性與安全性.中國民康醫學,2006,18(2):70-71.
[4]徐瑩毅.阿奇霉素藥理毒理及其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醫學信息(旬刊),2011,24(9):1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22
2016-05-03]
123000 阜礦集團總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