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會枝
綜合護理干預影響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研究
姜會枝
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影響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研究結果。方法117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59例)。對照組實行基礎護理,觀察組實行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膝關節活動角度為(108.77±11.89)°,直腿主動抬高時間為(11.31±1.85)h,優于對照組的(93.62±11.27)°、(22.67±3.46)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63、2.586,P<0.05)。觀察組患者生理機能、軀體功能及社會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261、3.692、3.993,P<0.05)。結論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復效率,提高生活質量,具推廣價值。
全膝關節置換術;護理干預;影響
全膝關節置換術是臨床治療各類關節炎疼痛、骨關節炎、關節屈伸障礙等疾病的常用手術方式,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糾正關節畸形、快速促進關節恢復。術后采取護理干預協助治療,以提高膝關節康復效率[1,2]。本研究現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取得的療效做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7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8例)和觀察組(59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4:24,年齡55~74歲,平均年齡(64.53±5.79)歲;類風濕關節炎21例、骨關節炎22例、膝關節腫瘤15例;觀察組男女比例32:27,年齡54~73歲,平均年齡(63.48±5.07)歲;類風濕關節炎23例、骨關節炎25例、膝關節腫瘤1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行基礎護理,包括各項體征檢測、基礎生活護理等。觀察組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施行:①康復訓練: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肢體康復訓練內容,包括四肢肌肉及關節活動按摩,將患肢抬高至20°并固定,其下放置軟枕;進行踝關節、股四頭肌運動,以收縮、舒展為1次,60次/d;術后第3天進行早期探步行走訓練,2 h/次,2次/d;運動量隨改善程度遞增,直至完全康復。②心理疏導:治療期間,療效不明顯易引發患者情緒焦躁、失望,與患者積極溝通,通過友好、熱情的服務態度增加患者信心;給予安慰和鼓勵,可緩解其心理壓力,提高依從性。③飲食指導:制定合理飲食表,給予其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以確保營養充足;告誡患者戒煙戒酒,減少身體危害;對病房定期清潔、消毒,提供舒適生活環境。④健康知識宣傳:向患者講解健康知識,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并講解并發癥預防措施,提高患者疾病預防意識。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術后肢體活動情況及生活質量評分(QOL)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術后肢體活動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膝關節活動角度為(108.77±11.89)°,直腿主動抬高時間為(11.31±1.85)h,優于對照組的(93.62±11.27)°、(22.67±3.46)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63、2.586,P<0.05)。
2.2兩組QOL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理機能評分為(78.46±4.72)分,軀體功能評分為(79.88±4.21)分,社會功能評分為(80.11±4.32)分,優于對照組的(60.32±5.73)、(63.17±5.09)、(65.05±4.3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261、3.692、3.993,P<0.05)。
全膝關節置換術原理是以人工膝關節置換肢體病變組織,通過清除病變源頭以減少關節疼痛、糾正畸形,從而徹底改善膝關節臨床癥狀,促進關節恢復[3]。但在術后康復期間,受多種因素影響,其手術療效不明顯,易引發感染、肌肉麻痹、萎縮等并發癥,對此,需采取有效護理干預,做好并發癥預防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取得的臨床療效做回顧性分析,旨在為臨床護理學發展提供循證依據。研究顯示,兩組在膝關節活動角度比較,對照組的關節活動幅度顯著小于觀察組(P<0.05);其直腿主動抬高時間也較觀察組長(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快速促進患者膝關節恢復,提高其活動角度。分析原因為,綜合護理干預通過術前護理準備,即進行全面病情評估,能夠快速據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以減少并發癥發生。定期康復訓練,則是通過長期關節活動,肌肉收縮和舒展,可以促進關節組織靈活性,避免關節僵硬或肌肉麻痹、萎縮等,同時提高患者肢體功能及生存功能等[4]。心理疏導是護理計劃中重要內容之一,患者在康復階段,受各因素影響易產生消極情緒,對此需進行相應心理疏導,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其情緒波動原因,隨之給予其安慰和鼓勵,能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減少不良情緒發生,增加患者治療信心。通過結果顯示,對照組QOL各項評分均顯著低于觀察組(P<0.05),由此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較基礎護理療效更佳,能快速促進緩者膝關節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受例數限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響,該研究尚未對患者護理滿意情況作詳細調查,還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與探討。
綜上所述,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快速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護理大力推廣。
[1]梁書榮,張運清,韓向真.綜合疼痛護理干預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4):411-413.
[2]楊菊蓮,陳利明,唐國瓊.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護理效果觀察.西部醫學,2014,26(8):1082-1086.
[3]季艷萍,楊威,劉繼蘭,等.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3):1-4.
[4]吳雪慧.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8):147-1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88
2016-05-23]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