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昊林
·中醫中藥·
苦碟子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
侯昊林
目的觀察苦碟子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方法10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按照完全隨機法分為實驗組(52例)和對照組(53例)。實驗組給予苦碟子治療,對照組給予脈絡寧治療,2周后評價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實驗組有效率為88.46%;對照組有效率為66.03%,實驗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結論苦碟子治療急性腦梗死有效,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急性腦梗死;苦碟子;療效
急性腦梗死是老年患者的常見且多發疾病,其發病率近些年呈逐年增加趨勢,患病年齡年輕化,致殘率高,嚴重威脅了人們的健康,傳統中藥在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苦碟子又稱碟脈靈,是由菊科植物中提取而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1]。自2014年6月~2016年3月本院應用苦碟子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52例,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本院治療的10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2]。按照完全隨機法分為實驗組(52例)和對照組(53例)。實驗組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齡67.4歲,單發性腦梗死20例,腔隙性腦梗死17例,多發性腦梗死15例,并發高血壓22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24例;對照組男33例,女20例,平均年齡66.1歲,單發性腦梗死22例,腔隙性腦梗死19例,多發性腦梗死12例,并發高血壓22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抗血小板、脫水、保護神經、改善微循環,并治療原發病,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實驗組給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2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應用脈絡寧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2周為1個療程。2周后評定兩組治療效果。
1.3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1995年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評定治療效果[2]。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病殘程度5級以上;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46%~89%,病殘程度1~3級;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病殘程度為0級。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基本治愈13例,顯著進步18例,進步15例,無效6例,有效率為88.46%;對照組基本治愈6例,顯著進步10例,進步19例,無效18例,有效率為66.03%,實驗組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腦梗死是指腦動脈硬化等導致的腦動脈閉塞,局部腦組織發生壞死以及軟化等,進而發生疾病。臨床上頭部血栓形成后所導致的腦剖血栓形成是形成腦梗死的重要原因。腦梗死的數小時后,腦梗死區中心部分的腦組織得到一定壞死程度,臨床上已無措施進行逆轉,然而周圍的缺血半影區細胞膜的結構完整性仍保存,如及時治療積極搶救缺血半影區則可使缺損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復,缺血半暗帶腦組織的損傷恢復有時間限制,即治療時間窗。因此急性腦梗死應積極治療半影區。爭取短時間內改善微循環,提高缺血半影區的血供,減輕腦組織的充血水腫,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如腦血流的再通時間超過治療時間窗,則腦損傷加劇,甚至發生再灌注損傷。當前認為再灌注損傷主要通過自由基的產生和其瀑布式連鎖反應、興奮性氨基酸細胞毒性作用、神經細胞內鈣超載等一系列變化導致神經細胞的損傷。
如前所訴對于腦梗死的治療主要是快速恢復腦組織缺血半暗帶的血液供應,控制疾病的進展,保護腦組織,控制腦水腫,防止并發癥發生,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苦碟子的有效成分為異黃酮和腺苷,作用機制是擴張腦血管,增加血供,抑制形成血栓,抑制血小板形成聚集,控制疾病的發展,減少氧消耗,保護腦細胞,可迅速恢復缺血半暗區的血液供應,控制腦水腫,延緩病灶的進展,防止各種并發癥,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有學者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苦碟子注射液組和紅花注射液組,結果表明苦碟子注射液組的有效率顯著高于紅花注射液組,同時苦碟子注射液組的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和血小板的聚集率均顯著改善,說明苦碟子可顯著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癥狀和心電圖表現等[3]。腦梗死時腦細胞水腫,發生能量代謝受阻,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而腺苷可改善腦組織的能量代謝,異黃酮與腺苷可發揮協同作用,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供,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張建平等[4]選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87例,發病時間均在14 d以內,隨機分為兩組,入院后患者均給予脫水等基礎治療,治療組加用苦碟子,對照組來加用苦碟子,結果表明治療組的血腫吸收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減少。相關學者選擇發病72 h內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0例,按照完全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脈絡寧,治療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苦碟子,治療2周后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本文研究表明,實驗組有效率為88.46%;對照組有效率為66.03%,實驗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綜上所述,苦碟子治療急性腦梗死有效,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00.
[2]中華神經內科學會.腦血管疾病的分類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金明順,段大航,申野,等.苦碟子注射液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研究進展.中國民康醫學,2008,20(10):95-96.
[4]張建平,張新顏.苦碟子對高血壓性腦出血血腫吸收及神經功能的影響.中國臨床醫生,2005,33(12):18-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193
2016-05-11]
110041 沈陽市大東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