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雁云
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手術風險及治療對策
黃雁云
目的分析探討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的手術風險和治療對策。方法選取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80例作為實驗組, 另選擇同時段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80例為對照組, 兩組患者均進行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 并在治療結束后,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中血壓、血氧飽和度、心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治愈率及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兩組的治愈率、血氧飽和度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術中收縮壓、舒張壓、術中出血量、心率、手術時間及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行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 但在手術過程中需面臨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出血量增加、手術時間延長、術中不良事件多等風險, 需做好積極的預防和搶救措施。
高血壓;鼻息肉;鼻竇炎;手術風險
鼻息肉、鼻竇炎的臨床危害性較大, 如不及時進行臨床治療, 將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外科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在手術過程中, 其腎上腺素激活會導致患者的血壓升高, 進一步加重伴高血壓鼻息肉、鼻竇炎患者的手術風險。本文為進一步探究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的手術風險及治療對策, 選取本院收治的伴高血壓和鼻息肉的患者80例作為實驗組, 并與未伴有高血壓鼻息肉、鼻竇炎的80例患者進行對照,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80例為實驗組, 另選擇同時段本院收治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80例為對照組。實驗組26~70歲, 平均年齡(43.15±10.03)歲, 男43例, 女37例, 其中37例Ⅰ型、23例Ⅱ型及20例Ⅲ型, 所有患者均伴有原發性高血壓疾病。慢性鼻竇炎患者有43例,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有37例。對照組年齡27~71歲, 平均年齡(44.09±10.15)歲, 男44例, 女36例, 其中38例Ⅰ型、21例Ⅱ型及21例Ⅲ型。慢性鼻竇炎患者有42例, 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有38例。經確認, 所有患者均經鼻腔檢查確診為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 伴隨有鼻塞、膿涕、頭昏痛、嗅覺失靈等癥狀, 且將心、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意識障礙的患者及不愿配合本次調查研究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 給予插管全身麻醉后, 給予生理鹽水混合腎上腺素液棉片收縮鼻黏膜后, 切除鉤突處, 并咬出篩泡, 將篩竇內的病變組織和額隱窩內的病變組織清除, 之后開放額隱窩, 將頜竇開口擴大,并將竇口周圍的肥厚組織和息肉樣變組織清除, 開放蝶竇,并將蝶竇口和竇內的病變組織清除, 鼻腔清洗完畢后, 使用膨脹海綿和碘仿紗條填塞術腔, 術后給予患者常規的抗感染治療。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的術中血壓、血氧飽和度、心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治愈率及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觀察。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 實驗組的治愈率、血氧飽和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6.25%(77/80)、(97.65±1.52)%、12.50%(10/80);對照組的治愈率、血氧飽和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93.75% (75/80)、(97.87±1.47)%、13.75%(11/8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的術中收縮壓、舒張壓、術中出血量、心率、手術時間及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55.25±15.07)mm Hg (1 mm Hg =0.133 kPa)、(97.85±10.48)mm Hg、(63.58±10.25)ml、(107.85±6.57)次/min、(56.38±12.04)min、11.25% (9/80)。對照組的術中收縮壓、舒張壓、術中出血量、心率、手術時間及術中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128.54±10.33)mm Hg、(80.14±10.34)mm Hg、(35.62±10.57)ml、(85.34±6.37)次/min、(23.04±11.02)min、3.75%(3/80)。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 在行鼻竇內窺鏡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血壓波動、心慌、胸悶等癥狀,進一步加大了手術治療的難度, 如不及時對其手術風險進行評估, 將給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癥狀,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 給予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有效的手術風險評估, 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1]。
高血壓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伴有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由于對手術的恐懼, 加上手術創傷的影響, 術中使用生理鹽水混合腎上腺素液棉片、術中鼻腔填塞等會激活交感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興奮性, 進而導致術中血壓的升高[2]。另一方面, 患者手術中的血壓升高, 會使術野中的出血量增加, 進而影響手術視野, 導致手術操作困難, 并增加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常見的有視神經損傷、腦脊液鼻漏等, 故在手術過程中, 發現患者的血壓增高時, 應及時給予患者降壓藥物治療。烏拉地爾可起到良好的降壓功效, 可確保手術安全地完成, 但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該藥物的降壓幅度是以術中血壓為基礎的, 注射劑量一般≤30%[3]。
做好全面的手術風險評估需做到以下幾點[4,5]:①主動了解患者的高血壓病史, 具體了解患者的病因、病程及高血壓并發癥情況等;②做好全面的術前檢查, 對患者的心功能進行全面評估;③術前給予患者合理的降壓藥物治療, 將血壓控制在140/90 mm Hg。
綜上所述, 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行鼻竇內窺鏡手術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 但在手術過程中需面臨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出血量增加、手術時間延長、術中不良事件多等風險, 需做好積極的預防和搶救措施。
[1]黃曉愨, 呂志剛, 李萬輝, 等.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手術風險及治療對策.海南醫學, 2014, 25(4):576-578.
[2]張海, 杭偉, 張金玲, 等.鼻內鏡下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嗅覺恢復的相關因素.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34(5):1227-1228.
[3]孫紹輝, 趙松花, 朱奇, 等.鼻內鏡下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7):1667-1669.
[4]黃曉愨, 呂志剛, 李萬輝, 等.伴高血壓的鼻息肉和鼻竇炎患者手術風險及治療對策.海南醫學, 2014, 25(4):576-578.
[5]唐旭霞, 徐翔.慢性鼻竇炎并發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血壓控制.醫藥導報, 2010, 29(6):737-7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48
2015-10-28]
528100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住院部七樓耳鼻喉科護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