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超
多層螺旋CT在踝關節外傷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柏超
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在踝關節外傷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62例踝關節外傷患者, 分別行多層螺旋CT診斷和行X線片診斷踝關節外傷。對X線未顯示骨折線但臨床懷疑骨折的患者和X 線檢查不能明確碎骨片來源者行多層螺旋CT進行確認, 明確診斷。結果多層螺旋CT檢查確診率為100.00%, X線片確診率為77.42%, 兩種方法確診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X線未顯示骨折線但臨床懷疑骨折的患者和X線檢查碎骨片來源不明者進行多層螺旋CT掃描后發現, 均為踝關節外傷。結論多層螺旋CT診斷踝關節外傷較為準確, 不僅能夠明確踝關節外傷的內部圖形還可以診斷X線片無法顯示的骨折, 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 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多層螺旋CT;踝關節外傷;診斷
臨床在診斷踝關節外傷時, 通常將X線片作為首選檢查方法, 但是由于踝關節結構復雜、X線檢查角度局限、分辨率較低, 因此常造成踝關節骨折漏診。多層螺旋CT技術不僅具有較高分辨率, 而且能夠進行關節重建, 對于明確診斷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層螺旋CT在踝關節外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骨外科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踝關節外傷患者62例為觀察對象,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分別行多層螺旋CT診斷踝關節外傷和X線片對外傷情況進行檢查。62例患者中, 男32例, 女30例, 年齡8~76歲,平均年齡(41.0±10.5)歲。病例選擇標準:①具有明確外傷史;②臨床資料完整, 自愿參與。本實驗中包括X線片發現碎骨折片, 不能確定其來源或經X線診斷的踝關節部的復雜骨折。
1.2檢查方法 X線檢查進行常規患側踝關節的正位投照和側位投照, 攝片保留。多層CT檢查的儀器選用西門子16層螺旋CT機進行檢查, 電壓120 kV, 電流100~180 mA, 層厚、螺距均為1, 取仰臥位, 掃描雙側踝關節, 掃面順序足部遠端至近端。將二維掃描(冠狀位和失狀位)獲得的原始數據輸入CT后工作站進行重建(1 mm), 重建方式包括多種, 選擇合適的閾值, 變換角度, 顯示踝關節骨折的全貌。檢查圖像由放射科兩名資深醫生經過獨立檢閱、共同商議后做出的一致性影像學診斷。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行多層螺旋CT診斷結果顯示有62例踝關節外傷患者均為一側踝關節受傷, 確診率為100.00%, 外傷部位以外踝最為多見(24例), 其次為內踝(17例)、后踝(15例), 脛骨下端前結節較為少見(6例), X線片診斷結果顯示有48例患者踝關節外傷, 確診率為77.42%, 其中對于脛骨下端前結節漏診最多(5例), 外踝漏診4例, 內踝漏診2例, 后踝漏診3例,兩種方法確診率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X線檢查無法清晰顯示骨折線、根據臨床癥狀高度懷疑踝關節骨折的患者以及X線檢查不能明確碎骨片來源者進行多層螺旋CT掃描檢查后證實均為踝關節骨折。
踝關節外傷作為骨科常見臨床疾病之一, 最為常見的就是踝關節骨折。脛骨遠端、 腓骨遠端和距骨體共同構成了踝關節, 其主要包括腓距關節、脛距關節、跟距關節等關節機構, 具有關節腔輕薄、應力分布適宜、周圍軟組織菲薄等特點[1]。內踝為脛骨遠端內側突出部分, 外踝為腓骨遠端突出部分, 在跖屈時, 踝關節相對不穩定, 加之站立時,踝關節需要承受全身重量, 運動時, 需要負荷約5倍體重,因此, 踝關節在跖屈位、運動時極為容易發生骨折[2]。最近,由于不當運動、老齡人增多等因素, 踝關節外傷的發病率呈明顯增高趨勢, 其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的行走功能, 而且嚴重者能夠引發創傷性關節炎, 威脅生命安全。快速、準確診斷踝關節外傷對于恢復負重、運動功能尤為重要。X線片檢查是傳統常規踝關節骨折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 它具有簡便、價廉、快捷等優點。然而踝關節存在多骨重疊結構, 因此在診斷微細骨折中常發生錯誤診斷, 尤其是后踝部的骨折和關節內細小的碎骨片難以被發現。1998年, 多層螺旋CT的開發應用使得掃描范圍進一步擴大, 雖然CT在診斷踝關節外傷中仍有局限, 不能診斷踝關節韌帶的損傷, 需要依靠臨床及MRI檢查, 但是時間分辨率顯著提高, 診斷的準確性顯著提高[3]。目前, 有學者認為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是診斷關節骨折的首選方法, 通過多平面重建(即MPR)、表面遮蓋成像(即SSD)及容積再現三維成像(即VRT)等方法對于踝關節骨骼、周圍組織結構等進行立體重建, 不僅能克服二維掃描容易遭受重疊骨骼的影響而準確性低的缺陷, 而且能夠將X、Y、Z軸進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的旋轉, 從而對骨折線走向進行全視角觀察, 對于術前評估骨碎片分布位置、關節面損害程度、制定手術方案提供了直觀、可靠的影像資料。本研究中, 作者通過對62例踝關節外傷患者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分析表明, 多層螺旋CT的診斷準確性明顯高于X線檢查, X線片能夠受到重疊骨影響, 對于復雜性骨折、細小骨折、脛骨下端前緣骨踝關節外傷容易發生漏、誤診, 而多層螺旋CT不僅檢查率高、準確度好, 而且能夠顯示踝關節全貌。
綜上所述, 多層螺旋CT檢查不僅能夠明確踝關節外傷的內部結構, 還可以診斷X線無法顯示的關節骨折情況, 為臨床診療提供可靠依據, 值得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1]張文煜.螺旋CT三維重建在踝關節骨折分型及治療中的作用.中國基層醫藥雜志, 2013, 20(1):61-62.
[2]Talusan PG, Essig D, Perez JL, et al.Fibular lengthening using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fibular malunion: a case report.Foot Ankle Int, 2013, 34(7):1035-1039.
[3]朱培楊, 周瑋, 李建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踝關節骨折診斷和術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中國現代醫生雜志, 2014, 52(30):34-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51
2015-10-08]
110002 沈陽醫學院附屬二院南院區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