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滟
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良惡性結節的臨床探討
丁滟
目的探討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UE)在診斷乳腺良惡性結節的臨床價值。方法98例乳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乳腺二維和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以及UE檢查, 分析UE結果,并與病理檢查結果比較。結果手術病理結果:183個乳腺結節中, 良性結節為117個, 其中纖維瘤62個, 炎癥7個, 導管乳頭狀瘤48個;惡性結節66個, 其中腺癌11個, 浸潤性導管癌48個, 髓樣癌7個。CDFI分級結果:117個良性結節中90個為0~Ⅰ級, 66個惡性結節中51個Ⅱ~Ⅲ級, CDFI診斷乳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77.3%, 準確性為77.0%, 特異性為76.9%。UE評分結果:117個良性結節中有102個評分為1~3分;66個惡性結節中60個評分為4~5分, UE診斷乳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90.9%, 準確性為88.5%, 特異性為87.2%。CFDI與UE敏感度、準確性和特異性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UE在診斷乳腺良惡性結節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值得推廣應用。
乳腺良惡性結節;超聲檢查;彈性成像
UE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超聲診斷技術, 其以不同組織間彈性系數不同, 受到外力的壓迫后組織變形程度不同為基礎,將組織受壓前后的回聲信號移動幅度變化轉化為實施的彩色圖像, 彈性系數大、受壓后位移變化大的組織為藍色, 彈性系數小、受壓后位移變化小的組織為紅色, 彈性系數中等的組織為綠色。彈性成像技術彌補了常規超聲技術的不足, 拓寬了超聲圖像, 能夠生動地顯示出病變并進行定位[1]。UE技術目前主要用于乳腺、甲狀腺、前列腺等小器官方面, 尤其是乳腺疾病方面的研究最為深入, 技術也最為成熟[2]。本研究則主要是對超聲與UE診斷乳腺良惡性結節的臨床價值進行探討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9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98例乳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48.2±12.0)歲。結節數量共計183個, 最小0.9 cm ×0.9 cm, 最大4.1 cm×2.6 cm。
1.2檢查方法 檢查使用的儀器為GE公司的Logiqe 9彩超儀(線陣探頭, 頻率為6~15 MHz), 患者行平臥位, 選擇儀器預設的乳腺條件, 依次進行二維、CDFI、UE檢查。二維超聲檢查確定腫塊大小、性質、邊界、形態、內部回聲、有無暈環、有無鈣化等情況;CDFI檢查乳腺和腫塊內部血流情況;UE檢查時對包括病灶和周圍組織的感興趣區域進行取樣, 感興趣區域范圍應該為病灶的2倍左右, 將探頭垂直于病灶部位, 使用最微小振動, 防止發生位移, 探頭壓放5~10 min后根據顯示屏上壓力反饋標尺是否飽和來確定圖像。二維和UE在探頭加壓時會同時呈現在屏幕的左右側, 此時可以進行病灶硬度的鑒別。
1.3評分標準 CDFI:0~Ⅰ級, 少流血, 以良性病變為主;Ⅱ~Ⅲ級, 多流血。UE評分:彈性系數大、受壓后位移變化大的組織為藍色, 彈性系數小、受壓后位移變化小的組織為紅色, 彈性系數中等的組織為綠色。5分, 病灶和周圍組織均為藍色;4分, 病灶整體為藍色, 或內部出現少量綠色;3分, 病灶范圍內藍色和綠色顯示比例相近;2分, 病灶中心為藍色;1分, 病灶大部分為綠色;≥4分為惡性病變, ≤3分為良性病變。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病理結果:183個乳腺結節中, 良性結節為117個,其中纖維瘤62個, 炎癥7個, 導管乳頭狀瘤48個;惡性結節66個, 其中腺癌11個, 浸潤性導管癌48個, 髓樣癌7個。CDFI分級結果:117個良性結節中90個為0~Ⅰ級, 66個惡性結節中51個Ⅱ~Ⅲ級, CDFI診斷乳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77.3%, 準確性為77.0%, 特異性為76.9%。UE評分結果:117個良性結節中有102個評分為1~3分;66個惡性結節中60個評分為4~5分, UE診斷乳腺惡性腫瘤的敏感性為90.9%, 準確性為88.5%, 特異性為87.2%。CFDI與UE敏感性、準確性和特異性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UE的出現彌補了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不足, 可以鑒別診斷出最大直徑<10 mm的結節。乳腺彈性系數最大的為浸潤性導管癌, 之后依次為非浸潤性導管癌、乳腺纖維化、乳腺和脂肪組織。組織彈性系數越大, 其硬度越大, 受到壓迫前后反射回的回波信號獲取的不同深度位移量不同, 變形程度也不同, 從而表現出不同的顏色。彈性成像能夠通過反映不同物體硬度的不同而鑒別和診斷結節的良惡性[3]。本研究中, 惡性結節有66個, 其中UE技術發生漏診6個, 主要原因可能是:①結節病理征象。其中發生誤診的髓樣癌在鏡下可見大量的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 發生誤診的腺樣囊性癌在鏡下可見上皮細胞, 兩種癌都可見密集的纖維增生以及大量癌細胞在纖維間質間的浸潤生長, 髓樣癌和腺樣囊性癌的質地較為柔軟, 從而導致其評分較低。②病灶的大小和面積。結節過大時(>4 cm)無法均勻受力, 彈性結果受到影響;而結節過小時(<0.4 cm)受力發生變形甚至消失, 從而降低了診斷的準確性。③感興趣區域的范圍。對較大結節設置的感興趣區域范圍<病變的2~3倍時, 彈性評分較低, 導致乳腺癌彈性成像圖的面積是二維超聲圖像的2倍。良性結節的誤診原因可能為:①病灶發生纖維化、鈣化或壞死, 硬度增加,尤其是惡性結節周圍組織出現彌漫性病變, 導致彈性成像評分偏高。②部分結節內發生囊性變化, 內如有大量的液體,無法反映實性結節的硬度, 導致其評分過高。③纖維瘤一般包膜完整、界限清晰、活動度大, 導致其受力不均, 影響圖像質量[4]。
綜上所述, UE在診斷乳腺良惡性結節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在使用其進行診斷時需要熟練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式, 結合常規二維超聲和CDFI檢查做出綜合的判斷, 以提高其診斷的準確性。
[1]郭峰.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吉林大學, 2011.
[2]劉芳, 肖螢.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良惡性甲狀腺結節.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0, 26(6):1028-1030.
[3]李晶, 邱芳, 武云昊, 等.病灶深度對乳腺超聲彈性成像的影響.中國介入影響與治療學, 2012, 9(1):19-21.
[4]曲哲.超聲彈性成像基本原理及臨床應用.醫療裝備, 2011, 24(3):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52
2015-11-03]
113000 遼寧省撫順市中醫院功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