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榮嶸
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臨床療效分析
付榮嶸
目的探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手術方法及臨床療效。方法78例(78眼)白內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對患者的視力及并發(fā)癥等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78例患者眼視力恢復滿意, 其中術后第2天45例(45眼)患者視力>0.5;術后1周57例(57眼)患者視力>0.5;術后1個月4例(4眼)患者最佳矯正視力<0.5, 74例(74眼)患者最佳矯正視力≥0.5。術后并發(fā)癥少。結論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手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患者術后視力恢復快,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
白內障是臨床上視力致殘的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白內障復明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治療[1]。超聲乳化術手術切口小、愈合快, 手術設備昂貴, 超聲乳化術不能被列為硬核性白內障的首選, 醫(yī)生學習曲線長。而小切口的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更有實用價值[2], 同時不受晶狀體硬度的限制,對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78眼)白內障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臨床療效滿意, 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為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78眼)白內障患者, 經裂隙燈檢查無角膜、虹膜、瞳孔疾病, 同時排除外眼與淚器疾患, B超檢查無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其中男40例, 女38例, 年齡48~87歲, 平均年齡66.5歲;其中老年性白內障60眼、外傷性白內障8眼、代謝性白內障7眼、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3眼。晶狀體核硬度(Emery晶狀體核硬度分級法)Ⅰ級:粉白色;Ⅱ級:核黃白色;Ⅲ級:核黃色;Ⅳ級:核棕色;Ⅴ級:核棕褐色或黑色,其中Ⅰ級核18眼, Ⅱ級核20眼:Ⅲ級核20眼, Ⅳ級核17眼,Ⅴ級核3眼。患者術前視力光感至0.1。
1.2手術方法 術前應用托吡卡胺充分散瞳, 1%丁卡因表面麻醉, 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行球周阻滯麻醉,應用開瞼器開瞼, 上直肌固定縫線, 做穹隆部為基底的結膜瓣, 于角鞏膜緣后2 mm處行反眉狀切開長約6 mm鞏膜, 約1/2厚度[3]。平行鞏膜面應用月形隧道刀做直達透明角膜內1 mm的鞏膜隧道, 行前房穿刺, 注入透明質酸鈉, 進行環(huán)形撕囊、水分層, 將晶體皮質與囊膜分開;縮小核心體積, 使晶體外周軟核與核心硬核分開, 晶體核心完全分離并被旋轉到前房內。整個隧道保持內口寬、外口窄的漏斗形。在核心的前后注入粘彈劑, 保護角膜內皮和后囊膜。應用注水圈匙娩出核心, 植入直徑5.5 mm的后房型人工晶體。角膜緣切口根據(jù)水密情況縫合1~2針。上方球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 地塞米松關閉結膜切口。術后常規(guī)檢查眼壓、視力、裂隙燈以及眼底, 隨訪時間2~12個月[4]。
2.178例患者眼視力恢復滿意, 其中術后第2天45例(45眼)患者視力>0.5;術后1周57例(57眼)患者視力>0.5;術后1個月4例(4眼)患者最佳矯正視力<0.5, 74例(74眼)患者最佳矯正視力≥0.5。
2.2術中2例患者出現(xiàn)后囊膜破裂伴玻璃體脫出;2例患者出現(xiàn)少量虹膜出血, 均自行止血。術后10例患者出現(xiàn)角膜水腫, 1周內緩解, 5例患者出現(xiàn)前房滲出, 經抗炎治療后緩解。
晶狀體在正常情況下是透明的, 光線通過它及一些屈光間質到達視網膜, 可以在視網膜上清晰的顯像。白內障分為先天性以及后天性白內障兩大類, 其中老年性白內障最為常見, 老年性白內障發(fā)病時間長短不一, 少則數(shù)月, 長者可達數(shù)年, 甚至數(shù)十年[5]。雙眼可先后或同時發(fā)病;最常見的發(fā)病年齡多在50歲左右, 另外眼內炎癥、糖尿病、出血等疾病可導致白內障, 由眼外傷導致的晶狀體混濁稱為外傷性白內障。白內障的主要癥狀是視力減退, 視力下降明顯時患者僅存光感[6]。
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不需要昂貴的設備, 手術效果卻可以達到與超聲乳化手術相似的療效[7-9], 逐步被廣大眼科醫(yī)生所接受, 手術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盡量應用表面麻醉手術, 隧道切口要根據(jù)核的硬度大致估計, 外切口采用“一”字形或反眉形, 內切口適當偏前, 有利于前房穩(wěn)定, 減少術后角膜散光。②晶狀體核與角膜之間及晶狀體核與后囊膜之間充分應用粘彈劑以保護角膜內皮及后囊膜。截囊以6~7 mm為宜, 大小要適中。③娩核時圈匙通過晶狀體核后極中心后, 要緊貼晶狀體核滑行, 要準、穩(wěn)、輕。④碎核時盡量保證圈匙的穩(wěn)定性, 切核刀伸入部分核體后, 左右輕擺使核分成2塊, 避免損傷角膜內皮及后囊膜。
[1]劉亞東, 張黎.小切口非超聲乳化聯(lián)合推注式折疊人工晶體植入術.眼科新進展, 2005, 25(2):166-167.
[2]劉方梅, 詹衛(wèi)群.小切口白內障摘出人工晶體植入術.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 200l, 23(2):176-177.
[3]張曉春, 燕振國, 孫熠, 等.硬核性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117例.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08, 29(2):149-150.
[4]韋玉玲.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術289例并發(fā)癥及處理.廣西醫(yī)學, 2008, 30(5):662-663.
[5]李春龍, 王文華.非超聲乳化小切口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8, 5(29):46-47.
[6]張磊, 柳林.手法小切口無縫線白內障摘出術.眼外科職業(yè)眼病雜志, 2006, 28(5):346-348.
[7]Emery JM, Little JH.Phaeoemulsification and aspiration of cataract.Lodon: Mosby, 1993:323.
[8]黎海平, 郝小波, 鐘舒陽, 等.非超聲乳化鞏膜隧道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伴植入術的療效觀察.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08, 3(3):216-217.
[9]王衛(wèi)群, 席保紅.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人工晶體植入.國外醫(yī)學眼科學分冊, 1995, 32(6):339-3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77
2015-10-28]
110036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