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臨床研究
劉洋
目的觀察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臨床效果。方法38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患者行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 觀察其治療效果。結果38例患者中顯效13例, 有效10例, 總有效率為60.53%。結論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療效可靠, 但其安全問題仍需相關部門給予重視。
腦血管痙攣;馬來酸桂派齊特;蛛網膜下腔出血
據報道,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發病率可達到30%~90%, 嚴重影響腦組織的血供, 造成缺血缺氧[1], 甚至繼發性缺血性卒中, 最終導致殘疾或死亡[2]。本文觀察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7月~2012年3月本院行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患者38例,其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齡18~73歲, 平均年齡35.2歲。臨床癥狀:頭痛19例, 頭暈12例, 頭痛頭暈同時存在4例,肢體麻木3例。診斷依據[3]:①神經系統定位體征不穩定;②意識在嗜睡與昏睡狀態之間, 呈波動狀態;③原因不明的高熱;④腰穿腦脊液再無血型改變。確診需具備前3項之一同時加上最后1項。納入標準:①術前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7.5分,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5分;②有腦外傷史。排除標準:①孕婦及可能妊娠者;②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等可能影響療效疾病者。
1.2治療 患者入院后伴原發病者給予積極降壓、降糖等治療, 38例患者均行馬來酸桂派齊特注射液320 mg, 溶于500 ml 0.9%氯化鈉中靜脈滴注, 1次/d, 起始劑量為2 mg/h,連用7 d。根據患者情況酌情調整用藥滴速。
1.3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血管痙攣狀態解除, 血流速度恢復正常, 臨床癥狀消失;有效:血流速度較用藥前明顯下降, 無痙攣狀態, 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存在血管痙攣狀態, 血流速度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 臨床癥狀稍有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患者在用藥3 d后癥狀逐漸減輕, 顯效13例, 有效10例,無效15例, 總有效率為60.53%。治療時, 1例患者存在惡心現象, 未中斷以及減少藥物用量, 減慢滴速后, 癥狀逐漸緩解。
心腦血管疾病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藥物是臨床醫生安全和有效的治療措施。蛛網膜下腔出血后4~12 d內的磁共振血管成像顯示腦血管痙攣的發生率較高,可達30%~70%, 其中約25%的患者有臨床癥狀。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外科常見急癥, 其原因多為血管畸形、腦動脈瘤、腦動脈粥樣硬化、顱內腫瘤、血液病等, 病理變化為進入蛛網膜下腔后對腦膜、血管和神經根等組織產生影響, 引起無菌性的腦膜炎。腦血管痙攣指顱內的動脈血管痙攣而發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管痙攣后可發生嘔吐、頭痛、眼底水腫等顱內壓升高癥狀, 意識障礙加重, 患者由清醒轉為昏迷或嗜睡。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 血液粘稠和管徑狹窄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因素, 但只有當管徑狹窄到原來的1/3以上才會導致腦血流量的減少。
馬來酸桂派齊特的商品名是克林澳, 于2002年在中國上市, 是新研制出來的具有弱鈣拮抗作用的內源性腺苷增效劑, 可促進細胞的營養代謝和擴張血管[4], 用于治療外周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腦栓塞、腦動脈硬化,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出血后遺癥、腦血栓形成等副作用低, 臨床應用有效、安全。研究表明, 馬來酸桂派齊特具有如下藥理作用[5]:①擴血管:其可通過組織鈣離子進入到平滑肌細胞, 松弛平滑肌, 擴張外周血管、冠狀血管和腦血管, 解除血管的痙攣狀態,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血流量, 對腦血管、外周血管和冠脈血管都有著良好的擴張和解攣作用;②改善血液流變學:減少中性粒細胞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區劃, 增加細胞的變形和韌性能力, 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微循環狀態;馬來酸桂派齊特可減少氧自由基的產生,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降低中性粒細胞對血管內皮細胞的趨化作用, 增加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和柔韌性, 進而改善微循環灌注, 提高腦組織的血流量, 改善腦組織的代謝;③腺苷增效作用:通過對細胞的阻滯, 達到腺苷重吸收和抑制腺苷脫氨酶的活性作用, 延緩腺苷的代謝過程,增強內源性腺苷的作用。有學者應用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研究表明, 實驗組應用馬來酸桂哌齊特320 mg靜脈滴注, 1次/d, 15 d為1個療程, 對照組應用丹參滅菌粉末400 mg, 兩組均不用腦血管擴張藥物、腦代謝藥物以及鈣離子拮抗劑。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可達90.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學者將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組和胞二磷膽堿治療組, 評價患者的GCS評分、腦脊液測壓、意識覺醒時間等, 表明馬來酸桂哌齊特可顯著縮短意識覺醒的時間,在用藥的10 d內, 患者轉清醒率顯著提高。張堅洪等[6]應用馬來酸桂哌齊特改善腦梗死后的肢體運動功能, 表明馬來酸桂哌齊特可恢復腦梗死患者的偏癱肢體運動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評分(ADL)。另外, 還有研究表明, 馬來酸桂哌齊特可減少血管吻合術后血管危象。而且應用馬來酸桂哌齊特還可保護脊髓的神經, 提高脊髓供血, 減輕水腫。
本研究表明, 馬來酸桂派齊特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具有較高的療效, 不良反應輕,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然而, 國外曾報道, 馬來酸桂哌齊特用藥后有導致血小板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的風險, 而國內對此方面報道不多[7], 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目前, 馬來酸桂哌齊特在國內廣泛應用, 其安全問題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同時, 馬來酸桂哌齊特對血液和臨床不良反應的機制還需進一步探討, 以保證馬來酸桂哌齊特在腦血管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1]范議方, 韓如泉.大鼠蛛網膜下隙出血腦血管痙攣模型的建立.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2010, 10(4):468-472.
[2]趙旭東, 史繼新.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0, 23(2):218-222.
[3]韓仲巖.臨床腦血管病學.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203-204.
[4]朱榮清.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觀察.海峽藥學, 2007, 19(1):681.
[5]王愛敏.馬來酸桂哌齊特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09, 12(8):27-29.
[6]張堅洪, 陳興活, 陳漢文, 等.馬來酸桂哌齊特改善腦梗死后肢體運動功能.中國臨床康復, 2003, 7(19):8015.
[7]張娜.馬來酸桂哌齊特注射液致急性粒細胞缺乏.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2008, 10(2):146-1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26
2015-11-02]
110021 沈陽維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