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明 蔣紀紅 李敏 鄭芝欣
醫院門診不合理用藥的處方分析
丁明明 蔣紀紅 李敏 鄭芝欣
目的對醫院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析, 總結合理用藥措施。方法8600張門診處方, 其中不合理用藥處方339張, 對不合理處方的情況進行分析, 針對如何合理用藥提出措施。結果339張不合理用藥處方中, 不規范處方220張(64.90%), 用藥不合理處方27張(7.96%), 超常處方92張(27.14%)。不規范處方所占比例較高。結論推進合理用藥, 加強門診處方管理, 減少不合理用藥處方。
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
合理用藥對確保藥品真正、有效、安全的服務患者有較大意義。藥物使用不合理, 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疾病療效與預后, 還可危及患者健康安全, 甚至致殘、致死。現階段,藥品種類日益增多, 發展迅速, 門診不合理用藥發生率逐漸升高, 應引起重視[1]。現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門診處方8600張, 其中不合理用藥處方339張, 對醫院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析, 總結合理用藥措施, 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門診處方8600張, 其中不合理用藥處方339張。所選處方覆蓋面廣,涉及門診各診室, 代表性強。
1.2方法 對8600張門診處方進行合理用藥評估, 內容包括重復給藥、適應證、不良作用、用法用量、藥品劑型、配伍禁忌、聯合用藥、給藥途徑等, 不合理用藥處方339張,占3.94%(339/8600), 分析不合理用藥處方的情況, 總結合理用藥對策。
339張不合理用藥處方中, 不規范處方220張, 占64.90% (220/339);用藥不合理處方27張, 占7.96% (27/339);超常處方92張, 占27.14%(92/339)。不規范處方所占比例較高。
2.1不規范處方 220張不規范處方中, 166張(75.45%)為用法不準確、不明確, 多潘立酮片、阿卡波糖片、酵母片、格列硅酮片、乳酶生片、氨溴索片等藥物處方中未標明用藥時間, 餐前或餐后, 僅注明用量;滴眼液處方無準確用法, 僅寫“外用”;54張(24.55%)為書寫不全, 處方中1~2種藥物無相應診斷。
2.2超常處方 92張超常處方中, 47張(51.09%)為未按照適應證用藥, 如給予結膜炎患者碳酸鈣D3片, 給予前列腺炎患者甲鈷胺片, 給予頸肩綜合征患者氧氟沙星片, 給予腰肌勞損患者大活絡丸等;20張(21.74%)超說明書用藥, 如給予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正天丸或人參健脾丸等;25張(27.17%)使用2種或2種以上相同作用的藥物, 如同一張處方中應用消痛貼膏、骨通貼膏或云南白藥膏, 同時開枸櫞酸鉍鉀膠囊和鼠李鉍鎂片, 同時開無極膏和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 同時開鹽酸西替利嗪片、鼻炎康。
2.3用藥不合理處方 27張用藥不合理處方中, 4張(14.81%)給藥途徑不合理, 如陰道應用甲硝唑片, 口服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等;5張(18.52%)選擇藥物不合理, 如治療咽炎選擇六味地黃丸, 使用替硝唑片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等;8張(29.63%)聯合用藥不合理, 如關節炎患者聯合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 急性腸炎患者聯合使用諾氟沙星膠囊和乳酶生片, 消化不良患者聯合使用乳酶生片和蒙脫石散;7張(25.93%)用法用量不合理, 如氯霉素滴眼液寫0.5 ml/支, 實為8 ml/支;3張(11.11%)重復用藥, 如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同時應用維C銀翹片、氨咖黃敏膠囊、酚麻美敏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
目前, 醫藥科技發展迅速, 藥物品種不斷增多, 臨床病種日益復雜, 安全、合理用藥對保證患者安全、促進療效有積極作用[2]。在本研究中, 8600張處方中, 共有339張不合理用藥處方, 占3.94%, 其中不規范處方220張, 占64.90%;用藥不合理處方27張, 占7.96%;超常處方92張,占27.14%, 說明醫院門診實際工作中仍有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 需予以重視。220張不規范處方主要問題是書寫不全及用法不準確、不明確, 提示醫師必須不斷學習藥物知識,養成規范書寫處方的習慣。92張超常處方主要問題有未按照適應證用藥、超說明書用藥、使用2種或2種以上相同作用的藥物, 提示醫師應嚴格按照患者實際病情及藥物適應證用藥, 嚴格遵照藥物說明書。27張用藥不合理處方主要問題有給藥途徑不合理、選擇藥物不合理、聯合用藥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及重復用藥, 提示醫師及藥師應加強培訓, 更新知識結構。
結合以上分析, 作如下思考:①醫師對如何用藥及是否用藥具有決定權, 故必須具備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加強知識學習, 掌握藥物相關知識, 如適應證、藥理作用、禁忌證、用法用量、聯合用藥注意事項等, 準確、安全、合理的選擇藥物, 避免不良反應[3];②藥師主要承擔用藥指導、審查處方及調劑配發等工作, 藥師審方能力差, 與患者及醫師之間缺乏溝通, 均可導致不合理用藥, 因此, 藥師必須不斷學習臨床藥理學及治療學知識, 提高審方能力, 發揮藥學專長,認真調配處方, 嚴格遵守“四查十對”, 對不合理、不規范的處方予以退回, 與醫師及時溝通, 質疑不合理用藥, 并提出合理建議, 促進安全、合理用藥;③重視用藥指導, 加強用藥宣傳及健康教育, 向公眾講解用藥常識, 向患者說明治療藥物的注意事項、用法、用量等, 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不得隨意加量、減量或加藥、減藥等, 提高依從性。合理用藥意義較大, 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不合理用藥處方, 促進經濟、安全、正確、有效用藥。
[1]呂永豐, 葉琳, 梁丹.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與對策.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30):38-40.
[2]劉倫德.我院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安徽醫藥, 2010, 14(10):1230-1232.
[3]郭兆祥.門診不合理用藥的處方分析及其對策探討.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26):227-2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34
2015-07-23]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