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英
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分析
陳杰英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80例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 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行優質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評定遵醫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干預后, 觀察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遵醫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及患者的遵醫行為, 提高患者對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度, 臨床效果顯著。
老年急性腦梗死;優質護理;滿意度;遵醫
優質護理是對護理措施的進一步優化, 是進一步對護理質量的提高。急性腦梗死嚴重損害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優質護理服務除了更好的為患者提供細化護理服務外, 同時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內容的滿意度[1]。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 觀察優質護理對此類患者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入選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共80例(均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2])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上述患者年齡均>60歲, 且無腦出血病例, 無精神障礙。所選患者家屬均積極支持臨床治療和護理干預且患者均意識存在。將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女分別為21、19例, 平均年齡(66.9±6.7)歲。對照組中男、女分別為22、18例, 平均年齡(67.1±8.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急性腦梗死護理干預,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①心理情緒優質護理。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前要充分了解患者不良情緒, 每例患者的心理情緒存在差異, 針對心理情緒特點實施優質心理干預措施,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提高患者配合醫護操作的積極性, 提高治療效果。②康復訓練優質護理。康復訓練根據患者病情穩定情況盡早實施。制定康復訓練方案后, 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特點及肢體運動障礙情況實施優質護理干預, 在康復訓練過程中要進行一對一指導和協助, 從被動訓練到主動訓練, 護理人員要進行詳細指導, 教會患者家屬或患者訓練方法[3]。③飲食方面優質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食, 進食過程中避免速度過快, 飲食要以低脂、低鹽、高蛋白及高維生素為主, 長期臥床患者要增加纖維性食物攝入,利于大便通暢而避免便秘。④用藥優質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用藥進行詳細指導, 鼓勵患者正確對待醫囑并能夠嚴格遵守醫囑, 通過說服教育等方式讓患者其了解遵醫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遵醫行為程度。⑤家庭支持方面的優質護理。對患者家屬進行腦梗死方面的知識講座, 讓其了解積極支持和參與對患者功能改善的重要性, 對患者家屬進行安慰和鼓勵, 使患者感受到家屬的溫暖及支持, 提高患者預后。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采用NIHSS神經功能缺損量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進行評定。評定兩組患者遵醫行為:完全遵醫(患者能夠完全遵守醫囑且嚴格執行)、部分遵醫(患者對醫囑不能完全遵守, 執行過程中有遺漏)、不遵醫(患者不能根據醫囑執行或隨意自行改變醫囑)。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量表評定兩組護理滿意度, 評定項目包括護理服務態度、護理服務技術水平、護理服務效果等, 總評分為100分, 分為滿意(>80分)、基本滿意(60~80分)和不滿意(<60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NIHSS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干預前后NIHSS評分分別為(29.3±4.1)、(11.2± 3.3)分;對照組分別為(29.1±3.8)、(17.5±2.8)分。護理干預前觀察組NIHS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NIHS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遵醫和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完全遵醫26例、部分遵醫12例、不遵醫2例, 完全遵醫和部分遵醫所占比例為95.0%;對照組中完全遵醫19例、部分遵醫11例、不遵醫10例, 完全遵醫和部分遵醫所占比例為7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滿意24例、基本滿15意、不滿意1例)為97.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滿意19例、基本滿12意、不滿意9例)為77.5%。觀察組遵醫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腦梗死發生后, 患者除了存在神經功能缺損外, 其生存質量也嚴重受損。臨床干預急性腦梗死措施中, 臨床治療和康復治療是重要干預內容, 而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預后[4,5]。優質護理干預是對護理干預措施的進一步優化, 目的是提高服務質量, 促進患者康復。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后, 觀察組在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方面、遵醫行為方面、對護理措施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這與優質護理服務的特點分不開的, 優質護理目的是提高服務質量, 對護理措施的進一步精細化, 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護理需求得到充分滿意, 使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得到充分體現[6,7]。
總之, 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 提高患者對護理干預措施的滿意度, 效果顯著。
[1]姜鴻, 趙海霞.護理干預對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康復的影響.臨床護理雜志, 2011, 3(4):25-26.
[2]黃慶萍, 農禮榮, 賴增橋, 等.系統化護理干預模式對腦梗死患者身體功能恢復的影響.當代醫學, 2013, 7(11):111-112.
[3]胡云靜.循證護理在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中國衛生產業, 2013, 10(25):49-50.
[4]徐世英.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影響.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10(11):243-245.
[5]成巧梅, 宋葆云, 李瑋.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伴抑郁癥狀患者康復效果研究.護士進修雜志, 2010, 6(2):103-105.
[6]顏雅瑋.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慮抑郁的影響.中國現代醫生, 2010, 5(33):75-76.
[7]羅小英.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體會.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2, 3(2):26-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215
2015-09-21]
473000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監護室